杜甫草堂记
花间紫燕飞东西,
水上肥橙压嫩枝;
塘边枯树似杜老,
呕心扶杖觅新诗。
杜甫草堂记 文 / lbxyhm
成都西南三十里,有小溪逶迤而行,溪边青草萋萋,修竹葱笼。日:浣花溪。沿溪有青砖碧瓦,古色古香之建筑群落。日:杜甫草堂。草堂系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在成都闲居时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草堂最初是不是现在这个模样,我不敢肯定。因为经过后人无数次的扩充修缮,草堂也许早就面目全非了。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后人能找到这个文化圣地,从而缅怀我们伟大的诗人就行。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幽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是诗人笔下草堂的景色,恬静优美,清幽雅致。如果你饱受了城市的喧嚣,如果你厌恶了灯红酒绿,那么眼前这赏心悦目的山水画会不会让你浮躁的心灵安静一点呢?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又会不会让你冷漠麻木的神经有所震动呢?我想也许就是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前来拜谒草堂所要寻求的答案吧!
我跨进草堂的时候,天色尚早,几无游客。清静的院内,古木参天,好鸟相鸣,怪石林立,荷花飘香。在“听秋轩”,两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悄然而坐,他们的银髯在晨风的轻拂下微微飘动,严然神仙下凡抑或杜老重生。我于是赶紧选了一个位子坐下来,与二位长者一道静静聆听这秋日的喁喁私语。可是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大量的游客接踵而至。大人的手机,孩子的欢笑,照相机的快门马上就取代了院子里的宁静。很快草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人的踪迹,整个草堂喧闹起来。
我尾随众人姗姗而行。我的心情是无比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游览这种历史文化圣地就应该庄重一点,至少不应当像游览自然风光那样抱一种游玩的态度。在一览亭,在盆景园,在陈列室,在楠树林,在草堂旧址,每到一个景点我都竭力去感受圣地的文化氛围,并不断地想象杜甫当年在此生活的情景。也许是由于我的游览过于专注和庄重,走在草堂亭台楼榭之间我竟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我的意识仿佛进入了一种虚空的境界,一会儿是在唐朝,一会而又是在现代,似梦似醒,亦真亦幻。旅游居然让人获得了这样美妙的体验,真是不敢相信!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今天的游客太多,整个草堂内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独自静一静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而且我想要是杜老先生看到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场面,会不会心烦呢?以诗人的品性,他又会不会跑到九寨沟、峨眉山之类的地方再盖上它几座杜甫草堂呢?本来我计划用一整天的时间细细玩味草堂的一景一物,可是喧嚣却让我不得不草草结束这次旅行。中午时分,我怏怏地走出了草堂大门。
站在马路对面,回望草堂。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草堂是那么的不起眼,是那么孤苦伶仃,甚至有点不伦不类。虽然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宝贵之处,并刻意地在保护它,但迅猛发展的城市建设却正在一刻不停地将它同化,而且随时有可能将它吞噬。这是杜老先生始料不及的,他当初修建草堂的时候,周围是肥沃的田野,里生长着茂密的庄稼,而今的草堂,方圆几十里看不到一棵农作物,除了楼房,还是楼房。当然在杜老先生所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思考生态、环保之类的问题,但是如果今天请他重新回到草堂来,回到这个连鸟叫也需要用机器模仿的草堂来,不知道他还住不住得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