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金黄

散文金黄

作者 杨蓝天 插图 网络

五月风吹来,黄花河畔开。

朵朵比美丽,芬芳扑面来。

近看金满地,远观似花海。

人人争采摘,欢笑洒满怀。

一首写于48年前青涩的诗,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河畔,那片耀眼的金黄,又鲜亮地浮上脑海,铺展在眼前。

那是一个诱人的季节,那是一个迷人的河畔。

每年五月,人们就成群结队,挎筐擓篓,踏着晨露,披着霞光,涌向诱人且迷人的蚂蚁河畔,采摘黄花,收获喜悦。

五月的蚂蚁河,尚未到雨季,河水清浅,柳丛青翠,野鸭群舞,白帆点点。美景如画,艳丽还数蚂蚁河两岸。举目望去,翠绿丛中,金黄万点,如金色的海浪,从脚下涌向远方,扑向天边。

那时的我,置身花海,却不急于争采黄花,而是贪婪地观赏,细细地品味,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炫美馈赠,把这美好印在心间,留在笔下。有时看着看着就醉了,眼前金色的花海,身着五颜六色的采花人,就像一幅会动的油画,再高超的画家也不能描绘出的优美画卷。时常一个“大”字型躺倒在花丛中,望着如同海水洗过的湛蓝天空,雪白雪白的云朵,嬉戏鸣叫的飞鸟,惬意盈满心头。一声响亮的呼喊,花海柳丛,惊飞的野鸭,翅舞长天,眼花缭乱。

其实,方正是盛产黄花的地方。山坡,沟壑,田边,草甸,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片片,但人们还是喜欢集聚蚂蚁河畔,采花观景,因为,这里是任何地方都无法媲美的黄花海洋,黄花天堂!

童年采黄花,只知道黄花叫黄花菜,人人都这么叫。直到上了中学,才知道黄花菜还有许多好听的名字:老虎百合,萱草,金针菜,忘忧草,川草花,忘郁,丹棘等。并且知道了,这个普普通通像百合一样的花,自古就被中国人称为“母亲花”。当知道它的花语竟是“遗忘的爱或者隐藏起来的心情”时,心情真的不平静了。黄花真的是低调、不张扬的花,它在河畔草丛中默默孕育,悄然生长,没有人注意它,直到怒放时,一片片金黄才倏然铺满河畔,惊艳人们双眼,引来无数赞美。宋代苏东坡在《萱草》诗中朴素、直白的描绘道“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发。亭亭乱叶中-----芳心插。”明代高启对萱草也有生动的描写,“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黄花绽金,野泼泼地开,那种野性中尽透柔媚,就让你一下子想到东北的女人来,喜欢多于敬畏。

儿时采黄花,是我们的一大乐趣,但绝没有大人们那么专注采摘,多是边采边玩。尤其是孩子们聚到一起,更是玩儿疯了。牧童追羊,捉迷藏,斗花茎……看到女孩子们把偶尔采到的粉红老虎百合插在头上,男孩子们就会扯开嗓门儿大喊:“新娘子,出门子,戴红花,跨盆子!(注)”害羞的女孩会立刻把花扯下来,泼辣的女孩子就会把男孩子撵得满河滩跑,惊飞野鸭满天飞,惊落白云水上飘。五月的蚂蚁河畔,就是我们的乐园。

童年时代,野菜既是我们补充粮食的替代品,也是难得的美味,尤其是黄花菜,一入锅,一股股清香就会四处飘散,令人垂涎。

那时,采回来的黄花都要晾晒,家家的小院子里,案头,地上,如黄金铺洒。想吃,自然是迫不及待的,但母亲很少给我们炒食新鲜的黄花菜,问母亲,就说:新鲜的黄花菜不能吃。至于为什么,母亲从未给过我们解释。有时缠磨大劲儿了,母亲就会用开水焯一下,炒上一小盘,从头至尾,清香扑鼻,萦绕不散。但母亲绝不允许多吃,我们心里很不痛快。直到长大了才知道,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有毒的,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毒素才会分解掉大半,之后用猛火高热一炒,毒素就微乎其微了。如今想想,真的是错怪了母亲。

每逢五月采黄花,自然是乐不可支,但总觉得不过瘾,便把黄花挖回家来,栽种在房前屋后小菜园的四周,任由它自生自灭。春天,黄花的小嫩芽,竟然相继拱了出来,便向父母炫耀,没想到竟让父亲训了一顿。父亲说:黄花菜是不能往园子里栽的,栽了它,菜就没法种了。我听了十分不解。两年过去了,我才领教了黄花的厉害,园子里竟然到处都有了黄花的身影。父亲告诉我说:黄花菜是串根生的。很庆幸的是,父亲只是说了我,却没有全部铲除黄花。这样,每到五月,蚂蚁河畔黄花开得红红火火时,我家的园子里也是一片金黄,清香,耀眼,美丽。

五月,又到了黄花盛开的季节。今日的蚂蚁河畔已非昨日,两岸河畔,草,依然翠绿;花,仍旧芳香。但金黄的花海却没了踪影,只有星星点点的黄花散落在草丛中,心中不免陡生几分失落,几分悲凉。也许是垦草造田留下的伤痛,也许是盲目挖沙带来的不可修复的伤疤,昔日黄花如海的景象,就真的只有到记忆中去翻看了。

站在五月的蚂蚁河畔,看水瘦滩荒,心有不甘,仍觉得那片金黄不会走远,更不会消失得很久。退耕还草,那片耀眼的金黄,一定会重现河畔,金浪拍天!

注:跨盆子----即:迈火盆,汉族婚俗之一。是指新娘下轿前换上带来的“踩堂鞋”,蹬着小红板凳走下喜轿。顺着铺好的红毡走进院内。新娘要跨过路上的一个火盆,意思是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作者简介:杨蓝天,别名,杨学志。笔名:驰骊,蓝翼,叶子等。国家二级编剧,副研究馆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0多年,在省、市和国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0多部(篇、首),200多万字。在20多个公众号发表各类作品310多篇(首)。获得省、市和国家文艺奖120多次。发表、上演大型剧目5部,出版《杨蓝天作品选集》及小说,散文,诗歌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