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为什么文言文中从来没
“吃”这个字出现的比较早,至少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形成了。文言文中之所以很少从吃东西的角度出现,是因为它的本义不是吃东西,而是口吃。《说文》:吃,言蹇难也。《汉书·周昌传》:为人口吃。
在古代,作吃东西讲的汉字是
当然,两个吃字有时又通用。例如:《新书·耳庳篇》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
2. 文言怎么产生的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加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省略。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另一种是美化。书面语要求写得整齐和优美。经过省略和美化的书面语,跟口语就有距离了。口语因时代而变化,变化比较快。书面语也因时代而变化,但变化慢得多。从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语经过了多次重大的变化,而书面语的变化则相对地比较微小。书面语跟口语的距离越拉越大,文言成为完全不同于口语的另一种语言。学习文言,不仅要学汉字,还要学书面的人造古汉语,所以学习困难。
历史上不断创造文章的格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四六文”,不仅束缚语言,还束缚思想。例如,《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两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得意”省略成“杨意”,“钟子期”省略成“钟期”,还用了司马相如和伯牙鼓琴两个典故。这样的文章怎能不难读呢?
格式束缚到“八股文”可说是至矣尽矣。八股是把文章分为八个段落:“破题、承题、起讲、提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滥觞于北宋,盛行于元明清。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初诏行科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谕停科举”。
在漫长的六百年间,八股文是中国文官考试的“托福测验”,是一代一代中国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龙术”。中国文化长期停滞不前,八股文浪费了青年的精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叫做“白话”? 白话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也要加工吗?是的。有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是写***同语(普通话),不写方言。方言也有书面语,那不是通用的书面语。另一方面是对口语要作语法修辞的规范化的加工。规范化的作用是扩大***同语的流通价值。白话不仅是“写”的,也是“说”的。写出来是“语体文”,说出来是“文体语”,写和说的统一就是“言文一致”。白话是汉族全民族和中国全国的现代通用文体。
文言除少数通俗文章外,一般只能看得懂,读出来是听不懂的。我们脑袋里储存的是现代汉语,不是古汉语。电视里常常朗读文言诗词而不配备字幕,观众听得莫名其妙。白话不仅能看得懂,读出来又能听得懂。所谓听得懂,当然是以文化和专业相同为条件。白话虽然经过加工,它的基础是现代口语,所以容易听懂。老百姓的口语好比是“粗制品”,书面的白话文章好比是“精制品”。
3.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O(∩_∩)O
4. 为什么把古文叫成文言文,把现代文叫成白话文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而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古代的正式文体是文言文。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 白话文
东汉发明了造纸,随着工艺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感觉上文言文结构紧凑,与现代语言相比晦涩难懂,但字的容量较高,一个字往往包含很多内容,白话语言相对易懂,内容浅白。
5. 文言文由来总是被古人惜字如金的文言文所难为,因为用字少,古体字生僻字又多,便显得晦涩难懂;但是,又总是被古人短小精悍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文章所折服,因此经常与朋友慨叹:古人谴词造句之精妙,长短皆可而的妙论辨证,包含天象地理数理政治军事等万象的研究之广泛和深刻,真是让人感觉已经穷乎世界万物之广博,今天的我们似乎只有赞叹学习和解释的份了.
尤其是文言文,洋洋洒洒的古体诗文,如大家都知道的那句顺口溜:"唐诗宋词汉文章",这是初中阶段的文学常识了,就说的是这三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蜂.再向前就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成果,通过通俗易懂的古散文表现的淋漓尽致.向后看就是元剧及明清小说了.
它们无一例外都属于文言文的序列.
那么文言文的显著特点有哪一些呢?一是用词简;二是善用典;三是虚词多.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呢?作为门外汉,我以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古人在甲骨竹简等坚硬的物体上刻字而不是写字,费时费事费劲费材,所以力求简洁,用一个字就可以代表两个字甚至一句话.后来帛书以及纸张都很贵重,所以这种用词法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第二,由于这种俭省的手法,在叙事抒情时有音节句子不完整的时候较多,所以就用无实际意义的虚词,予以补充以形成完整的句子.再加上当时有文化的人数较少,在文人相见时,又以文章体裁的语言交流切磋, 也助长和发展了虚词的使用.
第三,古人善于歌唱.这就象今天少数民族仍然有这个特长一样,这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贫乏的表现之一.但是就是这个歌唱的特长,使宋词得以大发展.宋词的节律极富音乐化,以至使传唱词令在当时就象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满大街都能听得到.实际上被称为汉文章的赋,用词华丽,节律性也特强.这些文章词令的音乐化,也是虚词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元剧也是这样,并且它的虚词带上了戏剧的特殊记号.但到了明清小说时,这种"之乎者也矣言哉"的虚词相对的就少了.
第四,至于用典,这是古人博览群书知识面宽的表现,也是论证说理增强感染力的例证手法.当然也不乏卖弄的需要.
事实上,今人的文章,特别是官样文章,应该学学古人,除了虚词之外,简练用词和适当用典,应该大力提倡.不妨来个"复古文言文"的运动,在高中某一学年(高二比较适合),就定位复古文言文年,让后来人好好学学中国古人的丰富的文化思想.
文章引用自:
提起文言文,大家都会想起“之乎者也”的文言特点。如今我们早已摈弃了文言文而使用白话文。文言文的历史有几千年的历史,白话文的历史才一百年的历史,文言文为什么会有如此长的历史呢,主要源于他的优点。
一、特点:
1. 文言文的最大优点是“简洁”。一的故事几句话就可以说完,要用白话文就不一样了,要写很多。
2. 文与言分开。语言是会随着时代变迁的,所以语言跟文字如果一致,经过几百年语言变了,从前人写的东西,你一定看不懂。西方人就没有文言文这样的工具。像欧洲,拉丁文是他们古老的文字,还有印度的梵文,现代人几乎无人能看懂,只有一些极少数的考古学家、专家,才能理解一部份,而且并不能完全理解。经过时代的变迁,语、文同步所产生的弊端已显露无遗。
3.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只好用“之乎者也”代替。有点像日语里面过多的助词。
二 、简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写字很慢,慢的原因:
1.当时是繁体字,写字很慢。单字写得慢只有使句子简短一点。
2.当时用毛笔写字甚至用刀刻,远不如现在用钢笔和圆珠笔熟练。
3.最初文字主要写在龟甲、贝壳、金属、石头、布帛、竹简等笨重或贵重的东西。不能太多,否则搬不动。
6. 文言文的来历人类发展之初,没有系统规范的语言。
随着社会合作化的深入与普及,人类开始习惯于使用一些特定的音阶来表示某些特定的含义。而随着这样的情况的增加,音阶也在不断地增加,乃至到后来形成了某些音阶的连续,用以表述较为复杂的交通内容。
这就是语言的最初级形式。当然,随着这种形式的进一步普及与规范化,最初的语言也便形成了。
由于人类一开始需要表达的内容还比较简单,所以对音阶变化的要求还很低。往往几个特定的音阶的连续就可以完整地表述出一件事情的始末。
也可以认为这就是最开始的文言文。
7. 如何学好文言文我们在听说读写中,除了一些成语、谚语等以文言形式沿用下来外,基本上不使用文言文。这种时间差造成的语言距离形成了文言文学习的障碍,容易让人产生畏难心理。但只要方法得当,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学好文言文。
一、翻译时要注意每个字词对号入座,一 一译出,译不出来的词,了解它的句法、作用。将文言翻译为现代汉语,不能只侧重大概的意思,要落实到句中单个的字词,翻译时尽量直接翻译(哪怕不是特别流畅优美),一字对一词,对号入座,一些解释不出来的虚词应该知道它讲不出来(无意思),并非多余,它有一定的句法作用。如“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句中除掉“之所”、“也”其余都可一 一译出,为实词。“之”、“所”、“也”,为虚词,且虚化的程度也不同:“也”表示判断的标志,意念上可译为“……是……”。“之所”是文言文中固定搭配的一种方式,“所”与动词“及”组成名词短语,可译为“所到达的地方”,“所”表示“……的地方”;这句中最虚化的是“之”,它一点意思也解释不出来,但它表示一定的句法作用,即结构助词,与“所”搭配,形成一个名词短语。
二、多诵读,形成语感。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多背诵。读要做到三点:1.读准字音。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2.读准句读(dòu)。句读,是指文词停顿的地方。3.读准语气。语言表达感 *** 彩,总是带有语气的。文言文中,词的感 *** 彩、句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表达密切相关。正确处理诵读的语气,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境世界的关键。
读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文章。读的过程,便是体味文章意义、情味、旨趣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不断诵读中形成对语言的感觉,进一步加深理解文句的含义。
三、善于归纳,寻找规律。文言文字词及用法很固定,有很强的规律性,学习时要善于从具体的字词中总结出来,对于一个词的几种用法、一种句式特点、一类实词活用等等进行归纳,这样慢慢积累起来,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论语六则》中“而”的用法,可归纳为:1.学而实习之(而:连词,而且,表递进关系);2.人不知而不愠(而:连词,可是,表转折关系);3.敏而好学(而:连词,并且,表并列关系);4.默而识之(而:连词,地,表修饰关系);5.择其善者而从之(而:连词,从而,表顺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