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探幽宋剑湖散文

探幽宋剑湖散文

时常路过宋剑湖,春赏绿柳依依紫燕绕、桃红梨白烟雨中,夏观荷莲***妖蜻蜓伴、鱼跃虾欢野禽游,秋阅枫红杏黄荻花白,碧水涟涟波光舞。这些美景妖娆的时分,如同初恋的情人一般,我一直不敢去撩拨她的风骚,触碰她的神韵。

 时已冬至过后,在午后的阳光下找一空闲,我驱车东去十公里处的宋剑湖,想去再领略一番她冬天里的湖光天色。

 宋剑湖位于常州的东南的遥观镇,南北长约五公里,东西约三公里,现有水域面积达四千多亩,似一枚温润的玉扣点缀在龙城的胸前,又似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遥观镇的东边。

 宋剑湖原名临津胡,原为长江三角洲形成时的低洼的沼泽地带。到了东晋南宋时,宋文帝刘义隆带领文武大臣狩猎到这个地方,见到处沼泽,遂下令彻底根治,修湖拓壤,使她成为造福万代的丰美之地。也使得宋剑湖成为龙城四大湖(滆湖、宋剑湖、阳湖、长荡湖)中的第二大淡水湖。湖中的鱼虾鲜美,藕嫩菱肥,水生植被众多,禽鸟种类繁杂。所以,宋剑湖又叫宋建湖。

 宋剑湖的南岸,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石拱桥,因为它位于一个叫做青城集镇边的一条河上,就被叫做青城桥。它拥有一大二小的空洞,桥身陡峭高耸,上桥可望南天白云,下桥可观古镇古韵(时至今日,还可见许多竹木结构的建筑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风韵)。站在桥上,凭栏北望,碧波涟漪秀,粼光闪闪;南眺,玉带飘舞,银龙南飞。春听蛙鼓,夏茗蝉鸣,秋闻虫唱,冬揽雪舞。虹飘在青城河的青城桥,均为白石垒砌,唯有一块微黄的石块,而独独是这块看似不雅的黄石,却给青城桥披上神秘的白纱。

 就是那块黄石上,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孔,里面居住着修炼千年的玉螺,每到风清月白的夜深人静时,就会变幻为一个丽质美女,到宋剑湖岸游玩。由于她的存在,使得青城这块土地年年风调雨顺,丰收连连。可是,有一天青城来了一个江西人,被他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他使用法术,捉走了玉螺,从那以后,使得青城这块原本丰美的土地经常洪闹成灾。

 在青城河边曾经还有一座青城庙,原名青尘禅寺。该禅寺的开山人是赫赫有名的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骆宾王自幼头脑聪颖,颇具文采。在他七岁时,面对春水碧波、白鹅戏水的情景,脱口而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脍炙人口的《咏鹅》,时至今日,还是妇孺皆知的。他后来所作的《在狱咏蝉》更是千古绝佳,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却说公元684年,骆宾王因为不满改唐为周的武则天的统治,经过多次谋划,会同当时的眉州刺使李敬业一道,起兵讨伐武则天,旨在匡复大唐天下。不料,大军行至今天的扬州时,军中出现了叛将王那相,杀死了李敬业,并追杀骆宾王。慌乱中跳入长江的骆宾王,幸亏遇船搭救,逃到宋剑湖畔的青城。他看到风景优雅的宋剑湖后,就筑室为寺,落发为僧。但他仍然报有复唐扶李、清妖扫尘的夙愿,遂将禅寺定名为清尘寺。不过,几年后,壮志未酬的骆宾王却病死于在清尘寺。

 随着时光的流淌,宋剑湖的湖水荡漾到了北宋末年。一天,古老的宋剑湖又迎来了一位皇帝——宋高宗。丧权辱国的赵构在一帮老臣的簇拥下,来到清尘寺。他看到大将韩世忠正在宋剑湖里不断地操练水军,屹立在大运河的南岸,挡住了金兀术的军队南下。同时,精忠报国的岳飞又在今天的淹城公园一带驻扎,就壮着胆子在清尘寺住了下来。一时间使得清尘寺成为了临时的行宫,也成为了临时的“指挥部”。正是他的到来,使得青尘寺改名为青城禅寺,也正是因为他的入住,青城西边的遥观有了一个御赐的地名。

 却说赵构一天夜里,睡醒后突然发现青城寺的西方一片火红,惊慌失措的他以为是金兵打来,赶快大喊“救驾!”侍卫到来后赶紧告诉他:“那是窑光呀!”原来西边是现在的遥观镇所在地,当时大量生产砖瓦,每到夜晚窑光四起,把整个天空都照得一片火红。明白后得赵构才故作镇静地连续说了四个:“哦,窑光、窑光、窑光……”于是这个地方就有了窑光这个名字。后来,人们嫌弃“窑”字不雅,就改成为“遥”字;而“光”字不吉利,就被改为了“观”字,从而才有了遥观这个地名。

 宋剑湖的北岸紧邻现在的中吴景观大道,那里有一座古城堡,其布局酷似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淹城的结构——三河三墙。借助大运河的屏障,易守难攻,不能不说是智慧所在,据说那是当年韩世忠操练水军的地方。

 就在这个古城堡的不远处,有一口半阳泉,泉水一年到头汩汩而出,蜿蜒流进宋剑湖,初喝井水感到有一些寒冷,再喝则感到微热,口感醇美。

 在北岸还保留着好多古迹遗址,有***和国总理周恩来的上祖周良卿处士之墓——周三王坟,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宋剑湖游玩时的登舟处——西沟码头,有充满凄美的爱情故事的牛郎庙,传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宋剑湖的东岸,有一个形似双臂交叉的湖心绿洲,那里的水质优美,清凉淳厚,煮水为茶,倒入茶杯时,满而不溢,那里也是人们郊游小憩的好地方。

 尽管宋剑湖历尽二次人为的鲸吞,又被不断蚕食,但好多地方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是3a级的旅游风景区。近几年来,政府规划并开发了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公园——得园,它是一个湖心公园,是游人和居民游玩和休憩的极佳选择。

 走近得园,一块足有一人高的长方体巨石卧在门前,烫金的“得园”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左首有一块剑形的长石直插云天。拾阶而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四层的阶梯的瀑布在飞流而下,与喷涌而出的泉水声形成了此起彼伏的妙曼的旋律,相映成趣。接踵而来的场景是温润似玉的潭渊,翠绿色的水草氤氲着绿意,从那些残留的叶茎来看,这里的春夏曾经是荷莲同栖的水域,就在沉思的时候,二岸的水中几乎是同时喷出高大的喷泉,恰似二行玉树突现眼前,瞬间,水面的绿色沸腾了。

 踏阶而上,刚转身,就见一桥飞越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上,从而连接了岸岛。高高的桥中间,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雄踞耸立,老远就看见亭楣书写着四个绿色的大字:百步得福。不用想,其意在说明,这座用汉白玉石砌成的桥只有百步之遥,也说明从此岸到彼岸只有百步。站立亭中,北望,烟波浩渺之中,一岛绿树漂浮水面,栖鸟翔飞。西岸则是清一色的白墙黑瓦的江南古典建筑,沿岸那曲曲折折的栈道和水榭,更增添了那些民居的神韵。桥的南面则是一片开阔的水面,不时有一些水鸡出没,使平静的河面荡起涟漪,阳光下恰似缎面的'皱褶,发出粼粼的波光。东看,就是绿柳垂帘的湖心岛,虽然是冬季只有些许的茶花在点缀,但整个岛中仍然充满着绿色。

 转身下桥,迎面出现三条幽径。正东方的是通往樱花林的,偏东北的是一条水上栈道,由于西边侧有一亭古韵纷呈,翘檐欲飞,煞是养眼,故我投足前往。一颗垂柳的枝条茂密,不仅帘般挡去了湖面,也遮掩了亭楣。当我转悠到亭子的东面,才看到此亭叫做“听荷亭”,不解其意的我不免要四处查看,当我落目北侧湖面时才恍然大悟。湖面上歪歪斜斜地杵着好多枯萎的荷叶、残缺的荷柄、倒垂的莲蓬,各自在凝望着自己在水中的墨色的倒影,咋看就是一幅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卷,静静地铺在湖面。

 荷色可揽,荷香可闻,荷韵可品,唯以听荷为名,何意?

 或微风舞来,枯萎的荷叶随即相擦出沙沙声响,摆动的莲蓬中的莲子发出低沉的撞击声,那些断柄则不停地在湖水中晃悠着,击起涟漪的同时,也溅出细微的哗哗声……我终于明白的亭名的来源。想来,倘若是春夏之际来到这一望无际的荷湖,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风中起伏,雨中承滴,鸟翔鱼潜,怎么能够不演奏出妙曼的天籁之音呢?荷下听雨,风中荷香,绝妙至极。

 继续北行,弃阳光草坪于不顾,过湖畔农庄的门楼而不入,在我心中,是村庄总有其它的进村之路,只瞥了一眼进村的道路是古旧的石子路,二边栽种着高大的参天大树——被称为北方伟丈夫的白杨,在烟雨江南,它是稍见的落叶树种,说明着此时已经深冬时节。偶见稀疏的竹屋草舍点缀其中,似有袅袅的炊烟在升腾。

 见北方有一座汉白玉垒砌的高耸的小桥横垮河面,是一座具有传统江南色彩的石拱桥。一条只有数米宽的小河蜿蜒在农庄的北面,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见,似一条温润的绸带飘舞着,从而也彰显了静雅祥和的农庄氛围。

 低头北望,视线又被一座依湖傍水的亭子给挡住了,朱红的色彩和古典的结构,迅速地拉去了我脚步,老远就可以看到那亭楣上绿色的大字:芦影亭。在碧波荡漾的彼岸,虽然已经枯黄的芦苇的苇叶全部脱落,梢头的荻花也洒落了洁白的花絮,但留下的暗紫的花穗还在此起彼伏着,空中的摇摆成为了湖水里舞蹈,在湖水形成一道原木色的墙,不难想象,倘若是春夏到来,那湖水定然是一湖翡翠。

 就在我想绕亭细品之时,低头,择径,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一头足已乱真的雕塑的水牛正四蹄卯足了劲向我冲来,头低过膝部,二只尖角正向我顶来,那姿态、那眼神活脱脱就是斗牛士红布前的那些牛,吓得我本能地后退了几步。当我平静一些后,才惴惴地走到它面前的那块说明碑:金牛出水。

 这个雕塑在告诉我一个久远的传说:东晋时,就在这片湖区,有一头神牛时常在中秋时分出没,每次浮出湖面时,湖水会瞬间分成为二半,箭一般地登上岸来,去吃岸上的一种灵异的丝草。又一天被一个从江西来这里寻宝的发现,就一高价购买一家农夫家中石臼中生长着丝草,不明真相的家主竟然将石臼刷洗得干干净净,等待留下定钱的买主来取。没有想到买主来后大呼:“可惜!可惜!”看到丝草已经枯死,那个江西人说出了原委:他不是要买那陈旧的石臼,而是要买那丝草,去诱捉拿湖中金牛的,现在丝草已经枯死,定金我也不要了。说完拍拍屁股就走了。农夫觉得奇怪,在午夜时分,拿起枯死的丝草,来到我现在的脚下,试着一番。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来到此处不久,浮云挡住了月亮的脸蛋,湖水中金光一闪,哗啦一声巨响分为二半,一头金色神牛俯冲上岸,吓得农夫赶紧躲进家中,眼看着那头金色的神牛,奋踢如飞地向西边奔跑,据当时目击者说:那头金牛在跑到今天的奔牛镇后就遁入土中。据碑上介绍,此神牛后来在奔牛镇又引起一个个传说,但笔者不详,不能胡言乱语。

 大概是我刚刚的叫声,惊扰东边那片池塘里的鹭鸟,群飞而起,那优雅的身姿和洁白的羽毛确有天鹅的神韵。于是我信步走向了那片如镜水面的池塘,还未站稳,就见数只水鸡唰地一声钻进了水中,还不时地露出水面,似乎在考察我有没有敌意,当它们发现我手无长物时,才开始慢悠悠地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原来这里的湖区被分割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养鱼塘,阳光下,它们似一粒粒碎钻镶嵌在宋剑湖的东岸。

 不喜垂钓的我也没有顾盼岸边那几位静心垂钓之人,自顾自地沿着折转的林间小路向南而行。行不过五百米,路一弯,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二行郁郁葱葱的香樟树似那片枯黄的青绿色的镶边,又是芦苇荡抛在空中的水袖一般在微风中起起伏伏。枯黄一片的世界貌似死寂一片,然而在你没有靠近时,就会发现里面充满生机,起舞的麻雀,翩飞的蜡嘴,还有野画眉的歌唱……如此繁茂的芦苇,每年春绿时不要说在烟雨季节,就是晨雾或者夜露都会给它披上一层薄纱,朦胧着它的今古传奇。一条蜿蜒的栈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在芦苇荡中,行走其上,赛比仙境。

 柳暗必然花明,就在你感到行踪难定时,豁然开朗的空间里突然丽日悬空,蓝天低了,云儿白了,好像他们在与湖水对话着。透过高大的竹制门楼,抬眼可见一座木桥高耸在碧水流淌的小河上。飘着江南风韵的那堍,可以说是竹的世界:簇簇凤尾,葱葱玉刚,就连那些房屋、厕所都是青竹围建。稀疏的院落或面对草坪,或门迎碧水,屋后是清一色的翠竹环抱,彰显着江南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喜爱和习性,同时也给我们带进了古远的村落。

 当我将目光从竹梢滑落时,发现面前的四间独立的竹墙草舍的门楣上,分别书写着:茉莉、蔷薇、丁香、百合等四种花卉的名字,遒劲中透着飘柔,十分夺目。略一思索,才知道原来这里湖畔农家乐的场所,可以庭前钓鱼,可以院后摘梨,可以东边挖笋,可以西边采蔬……渴了湖井泡茶,累了竹床栖息,烦了静幽洗心,确是一个好处所。

 绕过竹舍,在绿竹幽径行走回味时,不知不觉地踏上蛇行龙游的湖上栈桥,刚穿越高过人头的芦苇荡,就踏上湖水清波,依然青绿的金钱莲和松针草把湖水渲染成为一湖春色。在这个水上栈道的中间,有一个凌空欲飞的亭子(水榭),西望落日和红霞***沐湖中,与身后的绿色互为点缀、互为映衬。

 行走在这条弯弯曲曲的、直达我进来时的入口的栈道上,在那晚霞中湖面皱褶里,似乎在告诉你宋剑湖来历的一个传说:多次礼让国君的季扎,峨冠博带地出使齐国,当他风尘仆仆途径徐国时,发现为他洗尘的徐王在席间看上了他腰间的佩剑,遂许偌将宝剑赠与徐王,但因身为使臣按例要佩戴宝剑,待他回归时,一定送达。可当他回来途中送剑徐王时,发现徐王已经驾崩,坟前祭祀,冢树悬剑,突然,风雨骤起,宝剑出鞘,似一道彩虹飞向烟雨江南,落入宋剑湖中,成为镇湖之宝。所以,宋剑湖也称为“送剑湖。”

 无独有偶,宋剑湖称为送剑湖还有一个传说:来自昆山的二条雌雄蟒蛇,化身二朵妖冶的莲花,诱惑迷信的人登了成仙。后被常州府尹识破,使用桃木剑斩杀雄蟒,改湖为“送仙湖”。谁知那雌蟒变幻人形,化为美女,进宫迷住皇上,索要常州府尹的心肝入药。常州府尹将计就计,暗带桃木剑又斩雌蟒。皇上就命府尹将桃木剑送入胡中,以它永镇湖怪,并命名该湖为“送剑湖”。

 如同眼前宽阔、浩淼的湖水一般,关于宋剑湖的传说还很多,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优美,数不胜数,倘若你有情趣,不妨足踏烟波,畅游一番宋剑湖,在那里你一定会有你喜爱的美景,可以领略到这个至今还保留原始风貌的宋剑湖的风韵。

 在出公园的大门时,听几位退休老者在议论说:政府为了保护这个“处女湖”,已经决定将宋剑湖规划为7.5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将退耕还湖,退渔还湖,退市还湖,恢复她的原始风貌,使她如同西太湖一样,成为原生态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