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在工作之余欣赏一部文学名著时,常会为作者那巧妙的构思、奇特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而啧啧惊叹。可是,你是否斗胆想过:我能不能也学会这种本领,成为一个思维活跃、能说会写的人呢?你应该这样想一想——如果你希望自己学有所成的话。
要想学有所成,就要熟读精思,把“读书”与“思索”结合起来。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要用心思索,理解领会。他说读书要象严峻的官吏问案一样,“推勘到底”,有寻根究底的精神,努力探索作者的主旨和思路。下面谈谈几种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探流溯源法。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读书要“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看文章要顺着流波去探讨源头,尽管文意幽深也一定会明白的。任何一篇好作品都有它的来龙去脉,结构规律,我们在阅读中就要用心地探索和分析。
我希望你在读小说的时候,不要因情节引人入胜而一口气读完,要采取读读停停的办法,动脑筋想想再读。读到情节高潮处,可以合书悬揣: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将会怎样发展?主人公的命运将会如何等等。还可为作者设计:怎样才能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更有典型意义,情节要怎样发展才能波澜起伏,更吸引人。然后打开书再看下去,对照自己的设想,找出差距,比较得失。
紧缩扩充法。当一部小说把复杂纷繁的社会现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阅读时你会为之倾倒。可是当你向别人转述故事的内容时,你会发现,无论作多大努力都不如原作那样丰富、精彩。那么,我劝你读完一本书后,及时采取“过电影”的方法回忆全篇,紧缩故事,在头脑中理清脉络,再现梗概。待全书“骨架”基本清晰后,再一环环地想想:作者是怎样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联想,加以描写、议论和抒情,把“血肉”有机地组合在“骨架”上,使文章变得如此文采斐然、丰满感人的,而哪些地方是我没曾想到或想不到的。读诗词我们可以采取与此相反的方法:把握住诗的感情节奏,将诗中跳跃、浓缩、含蓄之处试做扩充,构成画面、意境,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上面的两种方法最好能与“写”结合起来,前者可采取写“内容提要”“人物、情节提纲”等办法加以紧缩;后者可用改写(如将抒情诗改写成抒情散文)的办法进行扩充。
置换比较法。千古流传的名篇的语言往往是不可移易的,这是作者匠心独运、反复锤炼的结果。我们怎样才能在阅读中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呢?鲁迅先生为我们指出过一个办法:读作者的原稿。他认为研究作者涂污满纸的原稿,就等于作者在告诉你:你看,不该那样写,应该这样写。可是,供我们研究的作家原稿并不是随处可得。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办法:当你发现文中那些感人、优美、精辟的句子时,试用另外的说法将这些句子置换出来,看看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即使是文章的标题也应该仔细推敲:为什么要用这一个?能不能换另一个?通过这种置换比较,揣摩作者的用心,锻炼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探宝拾贝法。在阅读中,我们不要一扫而过,必须培养自己在浩繁的文海中拾取“贝壳”的兴趣和能力,学会在文献中迅速捕捉住自己尚未掌握的、精辟的词句的功夫,反复揣摩、玩味它们的色彩、情趣和蕴含。最好还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经常及时地将我们需要的东西采集进去,整理归类,留待需要时使用。
提问质疑法。你读过卢纶的《塞下曲》吗?那可真算得脍炙人口的名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谁曾怀疑过这首诗有问题呢?千古流传的名篇呀!但华罗庚同志就敢于提出质疑: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这种大胆向名作挑战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既要做鉴赏者,又要做批评者;既要有欣赏的眼光,又要有审查的眼光。从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都来一番用心的审查,经常提一些“为什么”来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才能学有所得,不断进步。
(本栏题图:李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