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小城,是颇有些历史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每当远方朋友驾临,我都会炫耀一番。多年下来,对于小城春秋,虽不能说了如指掌,起码当个“业余导游”绰绰有余。
几百年前,小城曾经颇具规模。明末有一位兵部尚书致仕返乡,大兴土木,不顾逾制杀头的危险,模仿京城的格局,将小城改建了一次,规模虽然不大,但极精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据口碑相传,当时的小城气势恢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很可惜,从民国开始,小城逐渐破败,很多非常漂亮的建筑都毁于战火,仅仅剩下了两三条破烂不堪的古街道,惟一能证明曾经辉煌历史的,就是那些脚下被磨得幽亮的青条石。
近年来,为了发展旅游业,政府把仅剩的古街用重资进行了修缮,重现当年的雕梁画柱。在中央地带,仿照旧例,重新修建了一座戏台子,此举得到了耆老的一致夸赞。据他们说,这个地方原本就有一座戏台,台面虽然不大,但是曾经有很多名角都在此演出过。那个时候,很多曲艺名家来到此处,演出之余,能到处逛逛,置办行头、采买物品。耆老的说法,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质疑:人家那些名家在哪里置办不了行头?还来我们这个小地方?每当听到年轻人这样的疑问,耆老们都会长叹:你们小啊,不知道,北京城里曾经红火一时的“八大祥”,其中有七家,总店就是在这里!再者,山西的各大票号,在我们这里都有分号,这些分号,那是除了总号以外最大的一家。那个时候,各类奇巧器物,京城也不一定赶上咱这里多!
耆老们说的不假,小城的确还有过这样辉煌的时候。据说,在大清朝的时候,全国有十一处陆路货品集散地,小城就是其一,乾隆皇帝曾经御赐“旱码头”,民间贸易的繁荣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九零四年,经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举荐,小城正式开埠,由原来的民办商埠变成了官办市场。了解了这段历史,每当我行走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我都会不由自主憧憬昔日的繁华,眼前似乎看到了那时的场景。集市里,客商云集,迤逦其中,不绝于缕;戏台上,琴鼓并作,水袖曼舞,声韵悠扬,好一派祥和景象。可惜,这样的景象,如今我却只能靠想象来描述它了。
新修的戏台旁边,有一个木头的架子,悬挂了一面巨大的铜锣,架子上立着一副匾额,刻着六个大字:江北第一虎音。据传,当年小城最繁华的时候,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位老人,拿着锣锤,施施然行至巨锣前,猛力一砸,如虎啸龙吟的锣声,响震四野,锣声响毕,老人仰头高喝:开市喽!据说,小城的店铺商家,都以锣声及老人的'吆喝声作为开门的信号,在锣声响亮之前,是不准营业的。那位敲锣的老人,在小城里地位超然,颇受商家尊重。这个敲锣的差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那必须经得民间商会的一致同意才行。就是那面虎音巨锣,也具神威,平日里,无论任何人,都不得擅动。这个规矩,不但商贩们知道,小城里的大人孩子也全都知道。所以,尽管铜锣就立在戏台边上,但是,哪怕看戏的人再多,也绝不会有人去动它。现如今,如织游人,大多喜欢站了锣前,敲一棒锣响,引起一阵欢笑。旁边的戏台上,则是空空荡荡,了无人迹。
今年正月里,一位相熟的老大姐得知我也喜欢看戏,盛情邀请我去演出,戏呢,是她们自发的小剧团排演的,地点正是古街的戏台子。实在拗不过,便去给捧个人场。台上,老大姐她们极为卖力地演绎才子佳人的故事,认真倒是认真,就是扮相儿差的太多,一干老人所扮的“才子佳人”形象,给人的感觉,实在有点儿惨不忍睹。而且,他们所唱的是本地的一种曲种,不要说我这个外来户,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喜欢听的也没有几个。说实话,那天,台下听戏的人还不如唱戏的人多。既不能走,又听不得,我只好与身旁的一位老大爷攀谈。老人说,想当年,老戏台子在方圆百里曾经红极一时,在这里演出的,多数是名角,连梅兰芳、尚小云都来过,唱的是南北客商喜欢听的昆曲、京戏,现在,商业不行了,那些名角也不来了。
我不想去矫正老人的说法,更何况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时无语,只能点燃一根烟,眯起眼睛,在淡淡烟雾之中,定定的看着戏台两侧的对联。
那上面,两列行书:
古今人何遽不相及
天下事当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