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形容游览的文言文

形容游览的文言文

1. 描写旅行的文言文有哪些

1、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从一个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的声音,很像人们身上佩戴的配饰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高兴,砍一个竹子,开辟出一条小道,沿着路走下去,看到水潭,潭水格外清凉。

石头的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的高地、小岛、岩石等型装。数目青青翠翠,遮掩着经络,互相缠绕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的鱼儿游来游去,一百多条,阳光照下来,鱼的影子映在岩石上,一动不动,忽而又游向远处,来来往往,好似与游玩的人们相互取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伐竹取道、旅游看山看水,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当时的心情。)2、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散去,云彩拢过来,山里或暗或明,山林中早晚的美景,野草开花了,散发出芬芳的香气,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水面底下去,石头露出来,四季景色不同,乐趣无穷。(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描写知州的秀美景色。)

3、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我观看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在洞庭湖。

远处是山,吞吐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天气变化,气象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景色,前人记述已很详细了,向北是巫峡,向南面是潇水和湘水,来往的诗人对汇集到这个地方,赏景抒发心情吧?(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邀,写《岳阳楼记》)4、王羲之《兰亭集序》节选: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这天,天气晴朗,清新,风儿暖和,欢畅,抬头看,天空大无边,向下俯瞰,地大物博品类丰富,游玩开怀畅快,尽情享受音乐乐趣,实在多快乐呀。

(东晋时,王羲之与友人,今天浙江绍兴兰亭写的诗。)5、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译文:从这里向下有一个山洞,平坦而空阔,山泉流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前洞,山上五六里有个洞,幽深样子,打探深度,就是喜欢探险的人也未必走到尽头,就是后洞。

( 北宋王安石在回家途中游玩了褒禅山写的游记。)6、袁宏道《满井游记》节选: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文:22日天气暖和,与几个友人出东直门,到满井。

柳树很高,位于堤旁,土地湿润,以往空阔开朗,好像是天鹅。(慢井是明清时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作者袁宏道写的一篇记游小品。)

7、钱谦益《黄山游记》节选: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译文:黄山很高,云从山中涌出,旅游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望见山峰,白云似飘带,不能达到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弥漫,遮住天空,山峰在白云上,铺展开云朵,望去就像天海,一下子又散开,好似野鸭和兔子,顷刻间跑得无影无踪,黄山耸立在云层外,天空辽阔,云无所依。

8、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节选: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译文:从西山路口一路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向下,有两条道,一个朝西,走过去什么也没有,一个是偏北方向走到东,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挡住,积石横档在路尽头。

(柳宗元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旅游时写的。)9、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节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译文:月光洒在庭下,好像积满了清水一样透明。水中的海藻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苏轼描写了黄州旅游的景色。)。

2. 关于游玩的作文文言文

荡漾在西湖上,放眼远望,清晨尚未退去的薄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群山被雾气包围着,雾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沿着山腰,缠绵而上,又像一条白色丝带,弯弯曲曲,飘向远方。近处,水平如镜的西湖上,正有几叶扁舟,在风中摇拽,船浆激起的微波,仿佛是鱼儿的鳞片,随着凉风向四周扩散、扩散,我的思绪也飘得好远好远……

西湖不愧被誉为“人间仙境”。在春天,“苏白两堤”桃柳夹岸,漫步堤上,曾为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迷,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雷峰独峙”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又别有一番景色。在夏季,体验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意境,穿行在曲曲弯弯的桥上,犹如荡漾在荷丛中,人面荷花相映红。在秋日,“三潭印月”独具一格,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赏心悦目。在游览过西湖多处景致之后,我不由借古人发出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请大家帮我写一篇关于游玩的古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 求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原文+译文)

始 得 西 山 宴 游 记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艹伐〕,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 自从我成了受过刑辱的人(如同说罪人,作者被贬),居住在此州(永州),经常恐惧不安。在那间暇的时候,就缓步而行,无拘无束地游览,每天与那些同伴登上高山,入深林,沿著迂回曲折的溪涧一直走到它的尽头。

幽僻的泉水、古怪嶙峋的岩石,没有一个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达。到后就拨开野草,倒尽壶里的酒喝尽为止。

醉了又互相靠在对方身上躺下,躺下便做梦。心里有所向往,连做梦的情趣也是一样的。

醒后就起来,起来就回家。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特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因为坐在法华西亭(法华寺西面的亭台),了望西山,才指著西山觉得它不同寻常。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著染溪,砍伐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焚烧茂密芜乱的野草(茷:草叶多),一直清除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

攀援著登上山,两腿伸直岔开坐在地上(形同簸箕状,这是古人不讲礼貌或适意自得,无拘无束的一种坐姿)而玩赏,那么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突露嵯峨的样子、深陷低洼的样子,有的像蚁封(蚂蚁洞口旁边的小土堆),有的像洞穴。

看上去似乎只有尺寸般大小的景物,实际上已远在千百里之外,(远处的山川景物全都)聚集收缩,堆叠在眼下,没有什么能隐藏的。萦绕著青山,环绕著白水,极远的地方与天交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

(先登高远望)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土丘等同。(这是何等)辽阔广大啊,仿佛已与整个宇宙间的浩气融合为一,哪里还能找到它的尽头?悠然自得地与大自然相交游,而不知道它的尽期。

拿起酒杯来倒满酒,东倒西歪,疲乏无力地进入醉境(颓然:形容喝嘴酒时东倒西歪,疲乏无力的样子),不知道太阳落山了。灰暗的暮色,从远处来到,来了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

思虑停止了,形体消解了(形容超然忘我的一种感觉),与自然万物浑然融为一体(冥合:不知不觉中结合在一起)。然后才知道我过去不曾游赏过(意谓:过去的游算不上真正的游),真正的游赏从这一次才开始。

所以为这次游赏写成一篇文章(为:动词谓语,这里是写的意思)(志:记,记载下来稿。这一年,是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四年。

小 石 城 山 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木丽〕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予未信之。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上帝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上帝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上帝似乎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上帝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

5. 关于游西湖的文言文有哪些

关于游西湖的文言文有:1.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南游记-游西湖记》 孙嘉淦 登万松岭(在杭州城外)而望西湖,一片空明,千峰紫翠,楼台烟雨,绮丽清幽。

向观图画,恐西湖不如画,今乃知画不足以尽西湖也。过松岭,渡长桥,至南屏。

南屏之山,怪石攒列,作六桥以通舟,植梅柳于其上,所谓“苏堤春晓”。堤西有园亭,引湖水为沼以畜鱼,所谓 “花港观鱼”也。

堤东有洲,旁有三塔,影入湖中,所谓“三潭印月”也。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

下有古寺,所谓 “南屏晚钟”也。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树间,茶棚竹下。

路西有坊,题曰“飞来峰”。过坊而西,乃见奇峰特峙,流水环周,洞在山腹,桥当洞口,度桥入洞,岩壑空幻,石骨玲珑,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洞顶怪石,如古树倒垂,云霞横出,孔空贯串,八达四通,或巨或细,或暗或明。出洞西行,溪边岩下,石皆奇秀,卓立林间者,往往与松竹争长。

山侧有放生池,池上有冷泉亭。高峰插天,修篁(竹的通称)蔽日,流泉清池,环亭左右。

盛夏正午,冷落深秋北曰雷峰,有塔高而色紫,所谓“雷峰夕照”也。西曰苏堤,从南抵北,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

山有紫垣者,行宫(乾隆南游时所建造的行馆)也。其东直抵杭城者,白堤也。

苏堤纵而白堤横,孤山介两堤之间焉。其西有岳武穆庙,庙西有坟。

坟南亭台,临湖结构,朱栏碧槛,与绿水红莲相掩映,所谓“曲院风荷”也,又四围幽壑深林,不类人境,惧其为虎豹之窟穴,因返。复至飞来峰下,寻前所见村落而歇焉。

天风南来,微闻鼓乐之声。寻声觅路,忽见一片瓦砾,屋坏墙存,土焦石黑。

由岳坟而西,道出北高峰下,路旁皆山,苍松翠柏,蔽岫连云。林中徐步,忽见清溪,白石磷磷(清晰可见的样子),落花沈涧,鸟语如簧,心中恍惚,冀有所遇。

沿山深入,见一村落,酒帘(古代酒店的招牌。

亭北有寺,匾曰:“云林” ,未暇入也。过寺而西,小园别墅,布置佳胜,纵目流览。

忘其路之远近。幽林密箐,曲折其中。

有时仰望,不见天日。心中惊疑,不知误入何境。

欲一借问,而深山无人。林间企望,见一僧度岭而去,因亦至其岭上。

路闻人语云:“天竺(天竺寺)新遭回禄(火灾)。”见此,乃悟身在天竺峰也。

当是时,日将暮,予见天竺寺既已烧残。3《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4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5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知识延展:西湖简介: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

6. 形容游览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 模仿游褒禅山记写一篇关于游览风景名胜的文言文

《夜游沈园志》

癸巳七月十八,夜游绍兴沈园。游罢悒悒,郁结填膺。

既出,见一铜雕立道旁,放翁唐琬栩栩焉。放翁者,圆雕为之,愁眸远眺,恻怆凄其;唐琬者,阴刻为之,俯首蹙眉,愀戚哀婉。二人相对,提手欲牵,争奈高低不齐阴阳两异。

余为驻足良久,浩叹而去。

《西天目山诣大树王志》

癸巳十月十四,游西天目山。耸翠衔云,峭壁摩天。

有一柳杉逾千龄,乾隆赐号“大树王”。由是,人争剖食其皮,或欲疗沉疴,或冀益阳寿。无何,树王遂薨。

炎炎者灭,隆隆者绝。余付诸一叹而已。

8. 急求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周日,吾及吾一好友与四位mm相邀偕同游山,途中,众mm皆对吾好友颇多好感,赞其文采俱佳,风度翩翩,吾甚不平,心曰::“尔何知!敢常与之处,疯也!” 一路上说笑相伴,也并无觉甚累,便来至山顶。游玩半晌,用过野餐。始下山。 下山途中,路经半山一陡坡,吾友忽对众mm道:“前有一凉亭,尔等可在其中小憩片刻,吾二人亦可爬至坡上为汝等采些野花、野果等物,不枉汝等此行!”众mm皆赞许其心细!吾不明其意为何,只得顺言附和。待众mm离去后,其对吾低语曰:“甚内急!!欲大解!!”吾环顾四野,方解其意,此坡甚陡,游人多不从其行!且四周多为茂密树灌!坡上坡下之人放眼望之,皆不透其内。偶怒曰:“汝欲厕!留吾何为!嗅尔味之!”话毕欲去从众mm。友答曰:“无纸,甚急!!尔可否寻些许纸乎!晚餐吾定宴尔!”吾曰:“吾身亦不曾存纸,何不往众mm求之!”答曰:“吾等大丈夫者!今于野外解之,煞吾风度,甚羞愧乎!无颜求纸于mm,不往!求尔助吾!”话毕,脱裤解之! 无奈,吾只得遍寻陡坡,望寻得片纸,奈何吾遍寻陡坡,仅拾得废弃报纸一张!惜其时日久矣,残破不堪,风化怠尽!掩鼻递于吾友,友叹息,用之!岂料此纸甚破,不堪友大力,闻听“噗”一声,吾友手指便穿破废纸,触及污秽!友怒,骂之,大力甩手,不想手指竟砸于其旁树干,瞬间,血涌出!友大痛,忘其手污,竟将手指放入口中呍血,入口后,方觉其恶。狂吐,岂料动作过大,坡过陡,吾友后倒之,又听“噗”一声,竟坐于其排泻污物之上。吾友癫狂,怒跳起,奈何,其裤未提,仍于膝下,且坡过陡!一跳之下,腿力不胜,竟依惯力往坡下冲去,刹那间,便已出数丈,只见吾友狂奔于斜坡之上,一手欲提裤,一手欲平衡其身以避坡上树、石,少倾,即出树林之外,吾在其后追之,欲拦其,无奈其速甚快,赶之不及。 坡下亭中众mm,闻得坡上树木碰击之声,纷纷注目,只见吾友竟自坡上冲下,其裤褪于膝下,裸奔冲出林外。众mm见状,大惊失色,尖叫连连,避之不及!吾友躁狂之极!仰天长啸一声!奋力欲驻其步,奈何其速甚快!再次闻听“噗”一声,竟摔倒于地,滚将出数丈,待吾赶之,只见吾友裤已褪至脚骒,龇牙叱目,口吐白沫,遍体血痕,周身污秽,异味刺鼻,间晕半醒!而众mm也皆立于不远处,花容失色,无敢上前!吾欲扶之,友拒之,含泪自立、穿裤、拂发,竟自蹒跚跌撞下山去,留吾与众mm呆立于山上,后不复现于市! 屈原曰:“举世皆浊吾独清,众人皆醉吾独醒,是以见放!”,友曰:“举世皆清而吾独浊,众人皆醒唯吾独癫,是以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