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可谓占全了当时旧社会的各种陋习,鸦片、吗啡、赌博、嫖妓纳妾无所不为,也曾试图把张爱玲母亲的钱骗光。这种荒淫无度荒唐可笑的遗少行为后来都被张爱玲含沙射影的写进了自己的文字里,而且读者也能从张爱玲的小说中看到父亲的形象几乎都是出于一个原型。张爱玲与父亲张廷重的关系除了应有的血缘外,并不如旁人或后人的所说,说张爱玲有很严重的恋父情结。其实张爱玲的骨子里对张廷重是有憎恨的,要不然,张爱玲不会在以后的难挨中毅然的离家出走,且是一去永不回头。张爱玲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尚好,父亲也很欣赏她的才华,曾经为她的小说拟写题目。但随着继母的加入等原因,父女关系逐渐恶化,在张爱玲十七岁那一年,父亲毒打了她并把她囚禁达半年之久,以至她差点因一场痢疾而丧命。逃走后的张爱玲从此与父亲彻底决裂。后来她把被软禁的经历写成了英文,投到《大美晚报》发表,这是她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竟是一篇控诉自己父亲的文章。她在自传性散文《私语》中写道: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黑暗、恶、魔是父亲留给张爱玲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张爱玲日后的写作实现了在文字中报复父亲的这一愿望。她将对父亲的不满、怨恨和讽刺都投射到文本中父亲形象的塑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