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月记的文言文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
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
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
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
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
之:往。 [10]蕲(qí):求。
玩:欣赏。 [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
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宫:即月宫。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
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有《于湖居士文集》。 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2. 跟微风有关的诗句跟微风有关的诗句:1、《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咏柳》唐代-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在微微春风之中。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译文: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5、《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微微的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扩展资料: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5、《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3. 求一首诗文言文解释 8句话翻译:清明正好是暮春的时节,却偏偏惹来闲愁涌上眉尖。看到那些美好的景物令人忘记忧愁,人也觉得懒了起来,从梦中醒来时这才相信那旧时的缘分。
这个是大理鸡足山祝圣寺的签,我今年求的签就是这根,第三十五签,中平签
诗曰:清明正好暮春天,偏惹闲愁上眉尖,触景忘忧人意赖,梦回方信旧时缘。
后象:微微几点雨,混乱满天星,幸的吹嘘力,依然送好音。
断语:家宅安稳,官事平和,功名迟就,婚姻可成,求财小有,走失寻得,行人安稳,病者求神,多积荫德,万事可成。
4. 文言文观月记全文翻译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
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
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
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
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
之:往。 [10]蕲(qí):求。
玩:欣赏。 [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
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宫:即月宫。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
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有《于湖居士文集》。 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5. 观月 文言文答案我找了一篇,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得,翻译不全啊,只是单个词的解释
观 月 记
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临水之观,宜〔宜 适宜,应当。〕独往;独往之地,去〔去 离开。〕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安得 哪里能。〕皆临水?盖有之矣〔盖有之矣 假如有这样的地方。盖,句首语气词,表示假设,推测。之,指代有中秋月而又近水的城郭宫室〕,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若夫……则…… “如果不是……那么……”。或者“要么……要么……”。〕诚〔诚 果真〕。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独行以夜 在黑夜中独行〕。而之〔之 到〕。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蕲顷刻之玩 求一时的快乐。蕲(qí),通“祈”,求。顷刻之玩,一时的快乐〕。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金沙堆 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其具是四美〔四美 指文中开头提到的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八月之望 八月十五。〕过洞庭,天无纤云〔纤云 一丝云彩。〕,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尽却 全部退去。〕童隶〔童隶〕书僮仆役。而登焉。沙之色正黄〔正黄 纯黄 〕,与月相夺〔与月相夺 和月光争辉 〕;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激射 喷射 。〕,体寒目眩〔目眩(xuàn) 眼花〕。,阆风、瑶台、广寒之宫〔阆(làng)风、瑶台、广寒之宫 古代传说中的仙境。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如是而止耳如此而已。〕。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于是为备在这里完备、齐全。〕。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6. 文言文《高祖将贵》翻译现代汉语全文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任何差使均不得借故推脱。”这些差使真不寻常,一边要交纳草料,一边要派服劳役的民夫,都必须执行。有的说是车驾,有的说是銮舆,今天要回乡。只见在喧闹的市集里,王乡老拿着个陶托盘,赵忙郎抱着一个酒葫芦,带着新洗过的头巾,穿着新糨过的绸衫,正好装充有身份的阔人。
忽然,瞎王留叫来一伙稀奇古怪的男女胡乱地吹笛打鼓,好像在欢迎什么。一大队人马从村口进来,前头的人拿着几面旗子,颇威风似的。那些旗子上的图案千奇百怪:有在月形环中画白兔;有红圈中画鸟;有画着一只鸡学跳舞的;有画着长着翅膀的狗;有画着蛇缠在葫芦上,还有用红漆刷过的叉,用银镀过的斧头,连甜瓜苦瓜也镀了金。马镫明晃晃的,扇子铺了一层雪白的鹅毛。还有那几个穿着奇怪的人,手里拿着一些罕见的器仗,穿著些奇怪的衣服。辕条套的全是马,套顶上没有驴。黄色丝绸做的伞的把是弯曲的。车前站着八个架前侍卫,车后的是随从。还有几个漂亮女子穿着艳装,一样的打扮。那个大汉下车了,众人马上行礼,但他没有看在眼里。见乡亲们跪拜在地,他挪身用手扶。
我突然抬起头一看,那个我认识的,差点气死我了!你本来姓刘,你妻子姓吕。把你从头数到脚:你以前是亭长,喜欢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书,你曾经在我屋庄的东头住,和我一起割草喂牛,整地耕田。春天你摘了我的桑叶,冬天你借了我的米,问我借了都不知有多少了。趁着换田契,强迫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少给我几斛豆。有什么糊涂的,清清楚楚地写在账簿上,现成的放着字据文书。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刘三:谁上来把你拉扯住,平白地为什么改了姓、换了名,要叫汉高祖。
7. 石钟山记的文言文整理石钟山记(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常见文言文实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