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过年。
盼望着过年,期待着过年,数着日子筹备着过年。
年是记忆里油肠和血肠的味道,馓子的味道,麻花的味道,大甜橙的味道。
忘不了小时候腊月里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的大年猪,这是大家辛苦一年后家里准备的最重要的年货了,那时候我们家不管怎么样,过年的年猪必须要有。我妈妈近乎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养一头肥壮的年猪。还有就是炸馓子,炸麻花,炸果果,炸炸果。这些油面结合的油炸食品,受欢迎顺序也是这样的,先从馓子开始吃起,好像轮到吃炸果的时候都是过完年后的二月初了!年货的水果里,偶尔有一年才会有大橙子,橘子吃的特别多,橙子除了老爸从外面带回来,那时候的集市上是买不到的。几乎用一周的时间都在准备好吃的,各种馅的包子,各种小吃,各种肉食,记忆里每一年的年都过得特别丰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辛勤劳作,日日夜夜风雨兼程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日子总是过的比村里同龄人们都优越一些,有一次和弟弟还聊起这些事情,小时候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同村同龄里比较好的,尤其吃的,其实大家条件都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或许就是妈妈读过书,心灵手巧是出了名的,自然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年猪是最大的年货。
年是擦窗户的劳累,洗窗帘床品的劳累,购置年货的劳累和准备吃食的劳累。
寒冬腊月,擦窗户似乎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工作,要等太阳暖暖的打在窗台上才可以开始工作,不然一见水玻璃上就会结冰。就是这样一天一间房子两间房子的擦,等到准备年货前必定都会窗明几净。各种洗刷刷也是一样,一次不敢洗太多,有太阳晒的地方毕竟有限,最好玩的是床单被罩洗了没太阳了,它们就成了硬硬的一大块挂在那里,总是好奇的在一块一块的床单被套中钻来钻去。到了腊月二十七,其他一切准备就绪,就差需要采购的年货了,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赶集的日子。集上人山人海,磨肩接踵,说是采购年货,其实更多的是用这样得方式来告别这一年。小时候的年货水果里除了苹果和橘子,好像再无其他,前面说的大橙子只是偶尔有一年才有的,不一定年年有。瓜子,花生必须有,忘了是哪一年,我因为大年初一贪吃花生,吐了三天,往事不堪回首,到现在都不敢多吃花生。各种酒和新鲜的蔬菜必定是年货里的重点,因为这些是要拜年需要的礼物和被拜年时招待亲朋好友的饮食,爸爸妈妈各自负责自己该负责的部分,都准备的丰盛而有味道。还有春联和门神等,二十几年前,打印制作的春联才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自然会挑最花哨最有内容的买。而我们姐第三,有新衣服,各种鞭炮就够了。儿时记忆里,我们一家人好像每年都是赶到集上最早,回家总是夜空中的星星照亮的路。比起享用所有的年味,这个过程似乎都充满了仪式感。
用一种仪式告别一年。
春联必须要有。
像极了小时候赶集的我们。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的春联贴起来,红红的日子过起来。
时至今日,我们长大成人,开始操持家务,开始为家人准备年,写到这里,喜极而泣。今年的自己的感受最深,第一次在城市里过年,在楼房里过年,在我们自己奋斗而来的家里过年,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用尽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跟小时候一样,从准备过年的过程中体会各种仪式感和喜悦。悲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们没法像在农村里那样,释放所有的喜悦和幸福,似乎现在所有跟年有关的物质的一切信手拈来,反而让那种幸福感和喜悦感荡然无存。不管干果盒子里花样有多少,不管水果盘里的果品多么高大上,不管食物味道有多少种,想念的还是小时候,家,味道和喜悦。
自己还是尽力的保留住了一些传统和节日的意义。年夜饭吃长饭,烧香拜佛磕头祈祷,不怕熏坏家里的白墙和家具,坚持做了。守岁,接灶神,给老人磕头拜年,给孩子和老人们压岁钱……很多习俗我想坚持下去,让我们记住年原本的“模样”!贴春联,贴窗画,贴钱马,贴门神,的时候都带着可乐,告诉他这每一个东西存在在家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我希望我的家,永远保留住我们最原始的“年味”
过完十五年就过完了,每个人都投入到忙碌的工作里,父母的期盼永远是子女开心快乐,健康平安。当我们的后备箱里塞不下妈妈的食物,爸爸的叮嘱的时候,才发现所有年的意义只有一个字——爱。
一个年,父母和我们都增了一岁。身边所有的爱又多了一年,身边的温暖又多了一年。这一年又一年,让我们的人生年渐丰盛,就像是年三十摆在我们面前的年夜饭,每一道,每一味,都是我们给家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