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鼓起了今生最大一点勇气,独自开始了我的成都之旅,这一切皆来自于我对美好的向往。
在无数的诗文里,都有一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着,从远古奔向近古,从盛唐奔向现代,这就是浣花溪。
岷江流到都江堰,被分为了内江和外江,外江绕过成都,奔腾咆哮而去。内江在流过成都段,又分为了两条支流。府河在成都北流淌,南河流过成都南门。在成都西南,南河即旁逸出了曲曲折折的浣花溪。伟大的诗圣杜甫就曾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了三年多的时间。
在长安十年求仕不就的屈辱后,在安史之乱的穷困奔波后,能有一个安全的所在来躲避战乱,可谓是诗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诗人在浣花溪畔营造了一个环境优雅的草堂。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劫波里,还能寻到这样一方优雅宁静的所在,安安静静的读书作诗,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老妻画图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诗圣贫困的生活得到了暂时缓解,在好朋友成都尹严武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差事,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精神的追求远远的超越了对衣食住行的要求。
在这里,诗人心情大好,描绘了许多浣花溪畔锦江边景色的名篇。锦江天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可是,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诗人在暂时的安逸后,又将走上穷困潦倒的求生之路。严公死,杜甫被迫离开成都后的艰辛生活,使杜甫晚年的诗文更加沉郁顿挫。著名的《秋兴八首》,还有那首《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真是艰难苦恨繁霜鬓啊。
诗人在夔州生活两年后,因为思念家乡而离开夔州,却流离于湘鄂,驾一小舟,穷愁奔走,最后竟五天粒米未尽,古今没有一个诗人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人在创作完最后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后,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繁花似锦的江南,此时却是残红满地,和诗人凋败的心一样,尽管他还无限想象着过去的美好和现在的美好,可惜这些美好都不属于他,尽管他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华。他终生都在求仕的道路上,终生都存着匡济世事的伟大抱负,终生都在哀怜着大厦将倾,终生都在忧叹人民的疾苦。
少有凤凰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时期的杜甫也是踌躇满志,幻想着一生的辉煌。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天下大事,为君王运筹帷幄。可惜,举进士不第,遭受了人生第一次打击。他开始漫游齐赵,丰富阅历。这时的他还有着居于朝堂之上的梦想。
杜甫三十五岁的时候,朝廷招揽人才,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参加应试。杜甫兴冲冲的前去应试。可是奸相李林甫无一任用,骗唐玄宗说野无遗贤,这对诗人是第二次打击。
可是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心志没有断绝,他忍辱负重,奔走于公卿之门,辅佐君王之心,昭昭于世。
奈何徒有艰辛,而一无所获。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遣悲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最终也没有光耀门楣和实现自己匡君济世的理想。长安十年不得志,是对他第三次打击。
杜甫四十四岁那年,终于谋得了一个官差,作了一个负责看管兵器甲仗的门卫,一代诗圣,竟落得如此屈辱。可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是杜甫平生所受的第四大打击。
当年他请假探亲,刚至家门,闻嚎啕大哭,小儿子在家里被活活的饿死了。这是杜甫所经历的第五个打击。杜甫可谓到了肝肠寸断的地步。
? 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安顿好妻儿,又燃起了报国的壮志。他追随肃宗去灵武,半道被叛军掳回长安,眼睁睁报国无门,这是杜甫平生所遭受第六大打击。
杜甫逃出长安,寻到肃宗,被拜为左拾遗。可是房琯被罢相,杜甫力争营救,触怒了肃宗,幸亏大臣解救,才没有被杀,这是杜甫经历的第七大打击。
好友严武执政成都,杜甫前去投靠。后来严武病死成都,杜甫顿失依靠,再次漂泊西南天地间,这是杜甫第八大打击。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最终撑着小舟,在归乡的路上,反而越漂泊离家越远。流离于湘鄂,死在了小船上。死于他自己诗的谶言,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寻?
? 头顶着耀眼的光环,西晋大破吴军的当阳侯杜预之后,祖父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杜甫身世可谓辉煌。少年家境优越,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游历吴越齐赵,也颇是过上了裘马轻狂的生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游历的生活真是豪迈。在此时,杜甫又与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醉眠秋***被,携手日同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历史的同一瞬间交集,同游名山大川,可谓古今一大盛事。诗人暂时沉浸在诗文大进和绝世高手相逢的喜悦中。
可是和李白一样,李白自比管仲乐毅,有出将入相之心。杜甫也多次到武侯祠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分明也是怀揣武侯之志。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未尝不是杜甫留下的英雄失志之泪啊。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辟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文纵横,是如此的傲视天下,与李白可谓绝代双骄。不过自古诗人多穷困潦倒之身,而杜甫更是潦倒中的潦倒。自古牢愁困苦,未有几个超越诗圣者。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终究过完了穷儒的一生。他也曾对他所深陷的儒家思想怀疑过,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可是他终究一直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路上,不曾有半步废离。他终生都在忧虑国家的兴衰与人民的疾苦。还在长安求仕时,看到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一族,而颇为辛辣地写下了《丽人行》,讽刺豪门大族荒淫奢侈糜烂的放诞生活,表达着对国家前途的隐忧。看到唐王朝不断对西北西南用兵,征夫生离死别之痛,而写下了《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至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家满目疮夷,人民流离失所,更是老泪纵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八年安史之乱,诗人为国家为人民苦痛了八年,自己也食不果腹,到处流离。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的一生,可谓忧时感事,心系国民,劳苦奔走的一生,可是他终生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己任,用纵横诗笔,书写苦难家国,苦难人民,苦难人生。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有何用?杜甫即便有过疑惑,也是用疑惑来反问疑惑,驳倒疑惑。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诗圣治国安民的精神像这老柏一样,像出师一表真名世的诸葛孔明一样,从未有过丝毫的差池。
? 我在杜甫草堂的一隅,静静地坐了一个下午,安详地像个老人,触摸着时间的流逝。时间仿佛像水流一般静静地流淌。诗人的生活啊,总是穷困潦倒的多。我似乎想追寻诗圣当年心率的脉搏,探寻在困苦的环境中如何燃起对生活的热爱,是不是诗人强大的生命动力来自于对诗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