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巫山神女郦道元文言文翻译
《巫山神女》翻译:
江水继续东流,穿过巫峡,巫峡是杜宇所凿,以疏通江水。郭仲产说:按《地理志》,巫山在巫县县城西南,但现在县城东却有巫山,或许这是郡县治所地址常有迁移变动的缘故吧。
江水穿过山峡东流,经过新崩滩。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此处山崩,晋太元二年(367)再次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达数十丈。现在滩上有很多巨石,圆的如饭箩,方的如房屋,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新崩滩。
崩塌后留下的石峰,与许多别的山岭相比起来,显得还是相当高峻的。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嶷山互比高低,周围相连的群山,都是高入青云,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
大巫山是司法之神孟涂的居处。《山海经》说:夏启的臣子孟涂,在巴做了司法之神,巴人到孟涂的住所来告状,他只把衣服上有血迹的人抓住,决不滥杀无辜,而有好生之德。他住在山上,在丹山西面。郭景纯说:丹山在丹阳,属巴郡。
丹山西就是巫山。此外,赤帝的女儿也住在这里,就是宋玉所说的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她还没有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的南面,精魂化成草,结成灵芝。这就是所谓居于高唐险阻处的巫山神女,早上她是飘荡的云,向晚她是游移的雨,每天早晚,都在阳台下面。
次日一早,楚王起来一看,果然像神女所说的一样,于是就为她修建庙宇,称为朝云。山峡从起点到终点长一百六十里,称为巫峡,大概就是因山而得名的。
《巫山神女》原文: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此文出自北朝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江水》《巫山神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写,还被作为文学作品受到后人高度评价。书中的缺点也有:他因为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系的记录有些简单,其中还有些差错。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
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2. 巫山神女文言文的翻译水经注 卷三十四 江水
原文
江水又东迳巫峡①。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②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③,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④,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⑤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⑥,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⑦,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⑧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⑨,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⑩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注释
①巫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
②郭仲产:南朝宋尚书库部郎,撰有《襄阳记》《南雍州记》等。
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④颓岩:颓落的岩石。所余:所剩余的。
⑤非惟:不仅仅。
⑥偕:同,等同。衡:即衡山,五岳中的南岳。主体部分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和衡山、衡阳两县境内。疑:即九嶷(yí)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
⑦就:靠近。霄汉:天空。
⑧夏后:大禹的儿子启,夏朝的国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
⑨其衣有血者执之:郭璞云,不直者则血见于衣。
⑩丹山:即巫山。
丹阳: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
行:出嫁。
高唐之阻:一作“高唐之姬”。
行雨:游移的雨滴。译文
江水继续东流,穿过巫峡,巫峡是杜宇所凿,以疏通江水。郭仲产说:按《地理志》,巫山在巫县县城西南,但现在县城东却有巫山,或许这是郡县治所地址常有迁移变动的缘故吧。江水穿过山峡东流,经过新崩滩。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此处山崩,晋太元二年(367)再次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达数十丈。现在滩上有很多巨石,圆的如饭箩,方的如房屋,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新崩滩。崩塌后留下的石峰,与许多别的山岭相比起来,显得还是相当高峻的。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嶷山互比高低,周围相连的群山,都是高入青云,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大巫山是司法之神孟涂的居处。《山海经》说:夏启的臣子孟涂,在巴做了司法之神,巴人到孟涂的住所来告状,他只把衣服上有血迹的人抓住,决不滥杀无辜,而有好生之德。他住在山上,在丹山西面。郭景纯说:丹山在丹阳,属巴郡。丹山西就是巫山。此外,赤帝的女儿也住在这里,就是宋玉所说的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她还没有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的南面,精魂化成草,结成灵芝。这就是所谓居于高唐险阻处的巫山神女,早上她是飘荡的云,向晚她是游移的雨,每天早晚,都在阳台下面。次日一早,楚王起来一看,果然像神女所说的一样,于是就为她修建庙宇,称为朝云。山峡从起点到终点长一百六十里,称为巫峡,大概就是因山而得名的。
3. 神女峰文言文百度百科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译文: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
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合仙人、神女停驻.祝史(记载祭祀的书)说:“每八月十五夜月明的时候,有弹琴吹笛的音乐,在峰顶飘荡,山里的猿都鸣叫,到清晨才慢慢停止.”祠庙的后面,山的半山腰有个石坛,平坦宽敞.传说:夏禹会见神女,在这里向她颁发符书.在石坛上观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般.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4. 盗泉文言文阅读题答案《盗泉》译文供参考:
有一年,天大旱,卞邑遭受灾荒,颗粒无收,老百姓饿得连树皮都剥着吃光了,可是官府照常要钱粮。官逼民反,有一个叫刘夏子的庄稼汉,领着一大帮子人,上了卞城北的青龙山,在那里占山为王造了反。他们人多势众,连官府也没有办法。正在发愁,孔子和他弟子们来了,卞邑大夫说起这件事,孔子问:“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大夫说:“年成不好,灾荒赶的”。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少收钱粮呢?”大夫说:“收这些钱我还不够花的,哪能再少收?反正不动武是不行的!”孔子说道:“这还用杀人吗?我去把他们叫下山来吧。”
孔子只带了高柴一个徒弟,走到了青龙山下。山上刘夏子听说是孔子师徒来了,便打发人请他上山。孔子说:“只要你归顺了官府,我马上就上山,只要你还是盗人,我就不上山。”刘夏子怎么能归顺?谈了很长时间谈不拢。当时天很热,孔子和高柴都渴得很厉害,刘夏子叫人端了一碗水给他师徒两个喝。高柴正要喝,孔子却大声地阻止说:“这种泉水喝不得!”刘夏子很奇怪,说:“夫子,这是山上的清泉水,喝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喝?”孔子说道:“山为盗占,盗山也!盗山之泉,盗泉也!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5. 课外文言文神女峰的翻译急释意: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
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
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
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合仙人、神女停驻。祝史(记载祭祀的书)说:“每八月十五夜月明的时候,有弹琴吹笛的音乐,在峰顶飘荡,山里的猿都鸣叫,到清晨才慢慢停止。”
祠庙的后面,山的半山腰有个石坛,平坦宽敞。传说:夏禹会见神女,在这里向她颁发符书。
在石坛上观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般。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6. 课外文言文神女峰的翻译神女峰植被良好,果树繁多。
二十四亿年前的海底礁石和第四纪冰川岩石星罗棋布,形成了美丽的神女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站在桥头望此峰,为美女子头像;站在城门望此峰,为美男子头像。
此外,还有观音峰、骆驼峰、猿人头石和擎天柱等奇特景观,还有唐代古庙遗址和泉水常流的古井,及冶铁古矿洞可进行探险和觅史等活动。 1、神女峰简介 又叫望霞峰、美人峰,巫山十二峰之一,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巫峡大江北岸。
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
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龙腾空,有的如雄狮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凤凰展翅,千姿百态,。翻译: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
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
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
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合仙人、神女停驻。祝史(记载祭祀的书)说:“每八月十五夜月明的时候,有弹琴吹笛的音乐,在峰顶飘荡,山里的猿都鸣叫,到清晨才慢慢停止。”
祠庙的后面,山的半山腰有个石坛,平坦宽敞。传说:夏禹会见神女,在这里向她颁发符书。
在石坛上观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般。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7. 急求巫山神女庙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
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座峰都挺拔秀美,郁郁葱葱,其中偏偏就那么一片石头被人称为神女,可见其自有不同寻常的灵异之处。以下便就此“片石”展开想象。
早晨雾霭消散,好象神女在闺中拉开了透明的罗帐,春暮时将要凋谢的山花,则似乎是神女卸下的残妆。夜静时,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清楚地听见神女出行时环佩之响,风雨后,分明闻见神女归来时通体发出的扑鼻异香。
诗人沈浸在此想象中,无疑已为神女而心醉神迷,于是结尾发出感慨,这神女为什么要从九天之上下到人间来与楚襄王约会呢?据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相与欢会,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巫山之下”。以这样的疑问式感慨作结,既有戏谑意味,又留下无穷余韵。
这首诗写神女峰,以想象取胜,而想象本身则呈渐次升级态势,颇具特色。开头极为清醒,号女郎者“片石”也,指明是石而非女郎,三、四句开始将雾、花想象成“卷幔”、“残妆”,但仍着“疑”、“似”二字,五、六句更进一层,佩玉之声和奇异香味已分明闻听,结二句更对其加以诘问,神女峰已完全人化了。
正是在这样的想象渐次升级中,诗人逐渐融入神仙境界,诗作也由此透溢出神奇的韵味。
8. 急求巫山神女庙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
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 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座峰都挺拔秀美,郁郁葱葱,其中偏偏就那么一片石头被人称为神女,可见其自有不同寻常的灵异之处。以下便就此“片石”展开想象。
早晨雾霭消散,好象神女在闺中拉开了透明的罗帐,春暮时将要凋谢的山花,则似乎是神女卸下的残妆。夜静时,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清楚地听见神女出行时环佩之响,风雨后,分明闻见神女归来时通体发出的扑鼻异香。
诗人沈浸在此想象中,无疑已为神女而心醉神迷,于是结尾发出感慨,这神女为什么要从九天之上下到人间来与楚襄王约会呢?据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相与欢会,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巫山之下”。 以这样的疑问式感慨作结,既有戏谑意味,又留下无穷余韵。
这首诗写神女峰,以想象取胜,而想象本身则呈渐次升级态势,颇具特色。开头极为清醒,号女郎者“片石”也,指明是石而非女郎,三、四句开始将雾、花想象成“卷幔”、“残妆”,但仍着“疑”、“似”二字,五、六句更进一层,佩玉之声和奇异香味已分明闻听,结二句更对其加以诘问,神女峰已完全人化了。
正是在这样的想象渐次升级中,诗人逐渐融入神仙境界,诗作也由此透溢出神奇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