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壮的父亲也会衰老
毕研杰
这个暑假我回到老家去看望父母,在交谈中我感觉父亲有些不对劲,说话交流有些困难的样子。母亲说:“你父亲耳背了,常常听不清,说话有些吃力。”
父亲有些耳聋了?
我有些惊讶,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曾是个多么健壮的汉子啊!在我儿时,父亲在村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父亲是村里的医生。他和母亲一起除了忙碌田里的农活外,乡亲们谁有个头疼脑热的疾病,父亲总是随叫随到,不管风里雨里,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多忙多累,从来是毫无怨言。
有时父亲送走一个病人刚刚拿起筷子端起碗准备吃饭,这时又来了看病的乡亲,父亲则立即放下碗筷去忙着诊断或打针拿药。这时,母亲或病人或病人亲属也常劝父亲先吃饭,但总是被父亲断言拒绝:“那怎么行呢,吃饭早一会晚一会没什么要紧,病人要紧!”
那时的父亲,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父亲还是村里的武术教练。农闲时,他总爱组织村里一群强壮的后生们舞刀弄枪,有时也会和一些邻村的武术队切磋技艺。那时在我家里最常见的就是刀枪棍棒,它们远比种田用的镰刀锄头更多也更常见。
身材矫健的父亲可以把刀枪舞的呼呼生风,身体强壮的父亲可以搬起沉重的石磙可以翻动巨大的碾盘,可以扛起一麻袋粮食健步如飞,可以独自放到一头肥大的公猪,也可以只身降服一头健壮的公牛……
那时的父亲,是一个强健有力的人!
父亲也是村里的文化人。父母亲的文化程度都不算高,大概是初中毕业(后来和母亲一起接受卫校短期培训后做了赤脚医生),但在那个贫困落后的年代这已经算是高学历了,因为村里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
在落后的农村,有文化的人往往是受人尊敬的,何况我爷爷能读书识字、我叔父们也多是文化人,所以我们一家在村里是颇受尊重的。
后来父亲又送出了我和弟弟两个大学生,这在30多年前的一个偏僻落后农村可是很荣耀的事情啊,父亲劳碌的身板似乎因此又挺拔了些。
那时的父亲,是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即使后来,父亲再也没有舞刀弄枪,而且也辞掉了乡村医生的工作,和我母亲一道去延安给我弟弟看孩子了,但年近七旬的老父亲总嫌闲着太无聊,就不顾弟弟、弟媳和我母亲的劝阻而坚决去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在工地上,年迈的父亲不愿工头的特殊照顾,干起活来仍不输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呢!
可就是这个一向不知疲倦而又强健的父亲却忽然就衰老了:他行动渐渐迟缓了,头发慢慢花白了,皱纹变得深刻了,听力开始减退了……对了,还有父亲年轻时暴躁的脾气也不知何时忽然就消失了!
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发生这些变化的呢?我怎么就没有发觉呢?也许因为近些年来我一直拖家带口在外地闯荡而很少在父亲身边的缘故吧,但这只能是一个借口,我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悔:强健的父亲也会衰老啊!
衰老的父亲此时最期望的应该是“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他也知道这不可能,他当年亲手送出了两个大学生的荣耀就意味着他亲手把两个儿子推向了远方——一个在祖国的大西北一个却的祖国的大东南——也意味着他将品尝年老的孤独!
近几年我一直劝慰父亲到扬州来玩几天。有文化的父亲自然是知道扬州的盛名,也肯定知道江南水乡是大不同于弟弟那里的黄土高原景象,但之前他总有各种不能来的理由,什么要养猪养羊要下地干活啦,什么要给我弟弟看孩子或有其它事情啦等等,总之是不能来!
现在总算闲下来了,当我这次面对闲下来的父亲再次提出让他们来扬州的时候,父亲终于答应了。我很高兴父亲的这个“英明决定”,可当我们开始着手预定火车票的时候父亲竟又变卦了,理由是“天气太热,怕我母亲身体受不了”,要等天气凉快了再来。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借口,因为我知道母亲是怕热的,可现在时令已经立秋了啊,即使是“秋老虎”再厉害再炎热也已是余威是强弩之末了啊!看来,这又是父亲找的一个托辞。
无奈,“孝顺”二字就是说不仅要有“孝”还要“顺”,我只好勉强答应。但我答应了父亲的这个理由却不知道父母亲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来扬州呢!
我期望父母亲来扬州游玩的愿望能早日实现,我更祝愿我的父母亲晚年 健康 长寿,快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