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余秋雨的散文。
喜欢余秋雨散文《巴金百年》。
巴金的目光省察着百年。百年的目光也省察着巴金。这一百年的中国,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巴金的目光是温和的,但不是落后的存在。
巴金在本质上不是革命者,但他充满热情地关注革命。
巴金不是鲁迅,他"永远只会用不高的音调倾诉诚恳的内心″。
巴金不是胡适、林语堂、徐志摩、钱钟书,他“基本上只一种朴实的本土存在″。
巴金的前半生,以小说的方式参与两件事:"反封建″、"争人道″;巴金的后半生以非小说的方式呼喊了两件事:"斥棍子″、"讲真话"。仅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来审视,他的前半生丰满,后半生难免单薄了一些却绝不简单。
巴金的一生是忧郁的,他正是在忧郁过程中享受着生命。
"忧郁,透露着他对社会的审视,他对人群的疏离,他对理想和现实之间距离的伤感,他对未来的疑虑,他对人性的质问。忧郁,也透露着他对文学艺术的坚守,他对审美境界的渴求,他对精神巨匠的苦等和不得。总之,他的要求既不单一,也不具体,因此来什么也满足不了,既不会欢欣鼓舞、兴高采烈,也不会甜言蜜语、歌功颂德。他的心,永远是热的;但他的眼神,永远是冷静的,失望的。他天真,却不会受欺;他老辣,却不懂谋术。因此,他永远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剩下的,只有忧郁。″
巴金曾说,自己不应该活得那么久,长寿是对他的惩罚。
他说这样的话,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晚年疾病缠身吗?仅仅是因为有人攻击他是"贰臣″吗?要理解巴金的这句话,我们不得不将目光凝聚到他后半生致力的两件事"斥棍子″和"讲真话″上来,或许这就是理解的突破口。
巴金百岁,在中外作家中无疑也算是一个奇迹了。但巴金是他所说的活得太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