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幸有我来山未孤——丰子恺画作

幸有我来山未孤——丰子恺画作

最近读了丰子恺的散文,对丰子恺本人的故事也比较感兴趣。《幸有我来山未孤——丰子恺画作》,是由钟桂松编写的,里面讲了丰子恺生前的喜闻乐事,读来令人莞尔一笑,再多的苦难,在丰子恺看来,都能苦中作乐,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因为他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美好的事物,总来到他的面前,丰子恺把这些事情统称为“缘”。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1898年出生在运河之畔的浙江省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一个小工商业家庭,祖上传下来一个染房,作为丰家一家老小生计的来源,1902年,父亲考取举人,成为石门湾小镇上的一个重大新闻,也是丰家在石门湾的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丰子恺作为举人的儿子,在石门湾这个小地方,也因此颇受人尊重。

然而在丰子恺九岁那年,父亲是死了,丰子恺作为举人儿子的分量也没有从前那么重了。好在丰子恺的天赋异于常人,小学毕业前当时县里会考,教育部门的一位徐姓督学看到了丰子恺的成绩,格外惊喜,一打听,原来是举人老爷的儿子,竟央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年幼的丰子恺。从生活中挨过来的丰子恺母亲自然不愿意这门亲事,因为当时丰徐两家的社会地位悬殊,然而,对方却一片真诚,就这样应承下来,后来果然成就了一桩美满婚姻,可见徐督学的眼力。

后来,丰子恺以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考取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的春天,丰子恺从杭州回到石门湾,和徐小姐徐利民成婚。此后,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丰子恺的成名首当其冲的是他的漫画,杭州和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是丰子恺漫画的萌芽地,他最早的漫画形态是在杭州清泰门的速写。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读书时,丰子恺开始用毛笔做简笔画,画风受到日本漫画家朱久梦二的影响,当时创作的《经子渊先生的演讲》等是丰子恺早期的漫画之一,后来有名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是在白马湖畔的创作的。1925年12月出版的子恺漫画,是丰子恺的第一部漫画集,此时丰子恺的漫画已经在朋友们中间获得非常高的评价。郑振铎先生说,这一年来,子恺和他的漫画却使我感兴趣,他的一副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上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茶壶和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丰子恺的老师夏丏尊说:”子恺年少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慕子恺是幸福者。”

丰子恺的同事朱自清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你将世界,东一鳞西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俞平伯说:“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子恺漫画》所感——‘看’画是煞风景的,当说‘读’画才对,况您的画本身就是您的诗。”

这些同时代人对丰子恺漫画的观感,实在是对丰子恺漫画最本质的评价,也是最准确的评价,所以早期的丰子恺是以创作漫画闻名的,而且他的漫画一扫传统漫画的窠臼,全是生活中清新而回味无穷的题材,所以这样的漫画恐怕永远为人们所喜欢。

丰子恺的散文同样是传世之作,一部《缘缘堂随笔》温润了大多数人的心田。一代代的读书人在《缘缘堂随笔》里感受到丰子恺艺术世界的真善美,感受到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宗教观的崇高。陈子展先生说:丰子恺“用笔写他童年的愉快,中年的惆怅,写他和乐的家庭,以及他的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尤其是显示了他在生活上所具的思想情绪之重要部分——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宗教观”。

赵景深说:“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

郁达夫读过丰子恺的散文以后,曾经非常感慨的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他画笔之上。”郁达夫还说:“(丰子恺)是一个苦学力行的人,从师范学校出来以后,在上海半工半读,自己努力学画,自己想法子到日本去留学,自己苦修外国文字,终究得到了现在的地位。”

郁达夫的话说到了丰子恺之所以是丰子恺的点子上,丰子恺的伟大成就是他自己奋斗出来的,因为论学历,他小学毕业读师范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专学历,去日本留学也没有得到什么学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懂英语,日语,俄语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丰子恺不仅文章写得好,漫画画的好,翻译的好,而且她对教育的贡献同样是功绩卓著。当年他和叶圣陶编著的国文课本,至今仍让人感到新鲜有趣,趣味盎然。他的音乐普及作品,读来让人感到格外美好,和他的散文一样亲切明白,充满生活情趣。这样的艺术大师诞生在中国,是中国读书人的幸运。同样也是喜欢他的作品的读者的幸运。

自然丰子恺的成长与他的几位人生导师李叔同、马一夫、夏丏尊等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在丰子恺的艺术人生历程中,这几位前辈的影响始终伴随着丰子恺指引着丰子恺,所以今天读丰子恺的作品,了解丰子恺人生成长道路,无法绕开李叔同,无法绕开马一夫,同样也无法绕开夏丏尊。

当然,丰子恺故乡的文化对丰子恺的影响,同样是研究丰子恺不可或缺的。钟桂松作为大师同乡,几十年来时常感受到丰子恺先生的崇高和伟大,所以钟桂松曾经写了丰子恺的青少年时代,写了丰子恺和杭州的渊源,也编了一些丰子恺的作品集和怀念他的文集,但是对他的研究和宣传,与他对世界的贡献相比,很多人觉得做得还很不够。今年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乡里前贤和艺术大师,在朋友们的鼓励一下,钟桂松就动手编写了这部《幸有我来山未孤 ——丰子恺画传》,期待有更多的读者关注丰子恺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