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太平歌词!!
其次是“说学逗唱”
说、学、逗、唱
说学逗唱历来被相声演员做为他们学习的四门功课,实际上这是四种不同的艺术手段。说指叙述表达能力,学指声情摹拟能力,逗指戏言巧辩能力,唱指声乐表现能力。它们分别成为不同形式、不同节目、不同演员的各自不同特长,并且相互融合、渗透在整个相声的艺术特点之中。令人感兴趣的是,一旦把这四项因素放进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会发现它们果然和相声形成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因此,可以这么说,相声的可证之史虽短,相声的可溯之源却长。
1.讽刺传统--逗
讽刺艺术渊远流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里,就有"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的诗句,提出了讽刺的原则和标准。"戏谑"即语言轻松,"不虐"即内容严肃不过分,轻松的形式和严肃的内容相结合,这正是讽刺的美学和道德标准。
据说,至少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以讽刺为职业的艺人,他们开始活动在民间,后来走进宫廷,时人称之为"俳优",他们也兼歌舞技能。"俳"本身就有"滑稽谐谑"的含义,"优"则是艺人的统称。至先秦时代,俳优已相当活跃,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里专门记载了一些优人如优孟、优旃、郭舍人等的活动。虽然,俳优们所从事的还不是自觉的艺术活动,但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娱乐性质,可以视为我国逗笑艺术的滥觞。
这种抨击政治、关心时事的讽刺传统,到唐代的"参军戏"又有了突出的发展。"参军"本是一种官职,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活动,是在十六国时代。后赵石勒因为一个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了官绢,就叫一个优人穿上官服扮成参军模样,由另外的优人在一旁戏弄他,这种讽刺形式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活动,被称为"参军戏"。这种形式一般被学者认为是我国戏剧的雏形,但他们只有角色的轮廓,并以即兴表演为主,时时跳进跳出于情节,绝似后来的对口相声,因此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它是相声的滥觞,或者就是古代的相声。
至宋代,"参军戏"发展为"滑稽戏",更向戏剧靠拢,但也还不是戏剧,而是一种"杂耍"--比唐代的"参军戏"杂得多,因此也叫宋"杂剧"。"滑稽戏"至元代为我国戏剧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滑稽讽刺的传统、插科打诨的方式并没有消逝,它注入我国戏曲的民族形式特征,并时时以"打猛诨"的方式进出于戏剧情节。
明代有所谓"过锦戏",即继承唐参军、宋滑稽遗风穿插于大戏之中,以"浓淡相间,雅俗并陈"、"谐谑杂发,令人解颐"取胜,敷演一下也绝似现代相声。
总之,自徘优以来,我国的逗笑艺术一脉相承,日益发展,不仅哺育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形成,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讽刺艺术的经验,这就是:寓庄于谐的抒情方式,正反相衬的表现方法,虚中见实概括生活的手段。他们为相声的喜剧性内容,相声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相声逗笑和讽刺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主义的战斗传统和得心应手的有力武器。
2.表现形式--说
相声相演员有"以说为主,以逗当先"的艺谚。一方面,以总体分析,"说"主要指语言叙述的表现方式,"逗"主要指喜剧风格的艺术内容。另一方面,"说"与"逗"之间又是不可分割的,"说"如果不是戏剧性的内容,那就不是相声而是评书一类的形式,"逗"如果不是以"说"的方式表现,也只能是"喜剧式"的插科打诨,也不是相声艺术。
用说笑话的形式进行自我娱乐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寓言便多是由笑话提炼浓缩而成。笑话在先秦以前早就流行,至曹魏时期邯郸淳的《笑林》,才作为我国第一部笑话专集。但是,作为艺术源流的追溯,笑话还不是一种自觉的表演活动,它并不直接哺育相声"以说为主"的表现形式。直至"说话"艺术产生,才使以后的相声采取了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Tp
"说话"是唐、宋时期民间艺人讲故事、说笑话的专称,相当于现代的"说书"。作为一门艺术,"说话"在汉代即露端倪,隋代已见记载,作为一种民间技艺,"说话"则兴起于唐代。唐代佛教寺院中流行的"俗讲",既讲唱历史也讲唱民间故事。以后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说话",这是一种"谈古论今,如水之流"的语言艺术,很有吸引观众的魅力。至宋时,"说话"名家不下百人,技艺益发成熟,分工日趋明细。有长篇敷演的"讲史",有堪称中篇的"小说",有演说佛经故事的"说经"、战争故事的"铁骑儿"。尤其引人兴趣的是专讲喜剧性故事的"说诨话",它至少是一种有说唱、有念诵,亦运用语言文学游戏手段的"滑稽说唱"。"三句半"这种滑稽诗体、"合生"这种"起令、随令"的语戏、"说药"这种用大量药名来作比喻、隐语的文学游戏,都是"说话"的技艺。
"说话"对相声的具体影响至少有两点:一是相声的结构方式,一是相声包袱的特点。我们可以说:相声在其形成过程中,尽管吸收了各种民间技艺,但把这些技艺统领、提摹起来,使他们贯串成体、孕育成形的还是"说话"艺术,没有"说话"艺术,也就没有今天相声的表现形式。
3.摹拟技巧--学
"像生"作为一个词语,在古代就广泛使用了,本来它不是专指某种表演技艺,而是含有"象真的,赛活的"的意思。"像生"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和"乔"、"学"等字连在一起的,是一种以摹拟为特点的说唱艺术。宋代勾栏、瓦肆里就有"学像生"的艺人,他们不仅学各种声音,而且还包括一切拟态。"像生"这个词,在宋代也时而与"像声"混用,而"像声"无疑是以摹拟声态取胜的,果然,明清以后出现了"象声"一词,其实际就是今人所说的"口技"。如果宋代的"像生"还是一种无所不学的"杂扮",那么,明清的"象声"则只是一种专拟声音的"口技",技术追求更单一,因而也更精湛了。突出的标志是由明而暗,由面对观众而"隐身青绫",由杂学世态而敷演故事--使"技艺"有了"艺术"的烘托。至少在清末,"隔壁戏"衰落,艺人扔掉围屏,再次从帐子里解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明相声"。
相声素有"万象归春"及"明春"、"暗春"的说法,"春"就是"说","万象归春"即无论"明春"还是"暗春",都要归到以说为主的语言艺术上来。清末民初这段时间不少老艺人"明春"、"暗春"都会,正是走出幔帐开始注目社会生活,但仍保留"口技"技艺的表现。"相声"这一词语在清末虽还时而与"象生"、"肖声"、"像声"混用,但已经具有现代意义,这就是他的喜剧性和叙述性。
1908年出版的英敛之《也是集续篇》里称相声演员为"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并说:"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声音摹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笑乐,此所谓相声也。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
这里,"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已经完全具备并熔于一炉了,正是相声成熟的标志。
4.艺术手段--唱
民间艺术大都是逗笑的艺术,相声在孕育过程中自然要受到它们的影响,就是在形成前后也要大量吸收它们的营养。
莲花落本是"乞儿行乞之歌",早在宋代即已流行,清末以后分孽繁衍,一树千枝。数来宝,它那合辙押韵的形式,即景生情、临时编词的手法,都为相声的韵诵和歌唱提供了武器。莲花落的另一分枝"什不闲",那种调笑逗乐的手段也自然启发了相声。八角鼓相传为清末八旗子弟所创,也在市民阶层中落地生根。演唱时,演员之间往往插科打诨,甚至还在伴奏身上找笑料,他们的"说口"--在叙述、评论时"使砌"的手段,相声艺人是决不放过的。"双簧"--实为"口技"的一种,也丰富了相声的"学"和"唱",表演时一前一后,前面"发托卖相",后面"横竖嗓音",通过前面动作与后面语言的配合,产生滑稽可笑的情态,实际也是"隔壁戏"的变种,其一度包括在相声之内,成为相声演员必会的基本功。"滑稽二黄"是在京戏乍兴、"二黄"风行时,有摹拟演唱而歪学歪唱产生的逗笑手段。另有活跃于"江湖"之中的"种种生意",如"变戏法"、"练把式"之流,如何铺张言辞、故弄玄虚,如何关键之时巧卖关子,如何索钱之时粘住观众等等,都是相声演员潜心领会、偷艺学技的绝好机会。
相声的唱有两种:一是"正唱",一是"学唱"。" 正唱"是相声本功的唱,"太平歌词"便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徒歌形式--它有腔有调,近于韵诵,演唱时往往一边手捻白沙撒字,一边配以"太平歌词"。"学唱"的内容无所不包,但必须引人发噱,为了发噱就要夸张,既要神似传真,又要稍加歪曲。
综上所述,说学逗唱逐渐汇集、相互渗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终于在清末民初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的喜剧性曲艺品种,相声--笑的艺术真的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