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成都,清晨,天灰蒙蒙的,有些微凉。
我早早的醒来,扒着旅馆的窗户往外望,人很少,成都好像还没睡醒,很静。
我心里暗自窃喜,自己在北方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使我可以比别人早些去到杜甫草堂,毕竟,那是人少才会有意境的地方。
作为一个喜欢独行的人,我选择骑车前往,满街的***享单车和准确定位的地图app使我可以很轻松的找到目的地。一路上,人很少,风有些凉,却很舒服。
约莫二十分钟,我便到了。隔着马路,就看到书写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的黑色牌匾悬挂在传统坡屋顶形式的入口建筑上。入口前有一广场,不大,却自由布置了些微景观,景观中的树木与灌木遮挡着入口,给草堂平添了几分幽静。
进入草堂的主入口,“听秋轩”三个字印入眼帘。听秋,带着秋怎么听的疑问,我拾级而上。
随着脚步向前,一条石板路在眼前展开,蜿蜒伸展,看不到尽头。路两旁树木高大茂盛,树冠遮住了整个天空,灌木与草坪高低错落,配合着树木,创造出一条绿色走廊,一片欣欣向荣,毫无秋的感觉。
不自觉间,自己早已踏入这绿色走廊,一簇高大的竹子闯了进来,竹子很高甚至跟周围的树木一样高,那高度是我在北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一根根竹子紧紧抱在一起,静静地伫立在墙边。
正在欣赏竹子之余,一串笛声从远处传来,婉转悠扬,我寻声往前,一处池塘在眼前铺展开来,池塘中央有一大片残荷,边上有几棵高大的樟树,池塘里面锦鲤们漫不经心的游动,懒散的追逐着匆匆离去的时光。“噗通”一声,又“噗通一声”,樟树果子一个接一个的落入池塘,在水面溅起小水花,锦鲤不急不慢飘到水面,一口一个的吞掉,又缓缓的潜入深处。
我沿塘边踱步,走进一处长廊,便弯腰坐下,依着护栏望着满塘残荷,心里确实有了点秋的感觉。“留的残荷听雨声”,此处虽无雨,但是噼里啪啦的樟树果子落水声,却也别有一番意境。
继续沿着池塘走,笛声也渐渐清晰了。远远望去,原来是一位身着黄衣的老者在吹奏,老者胡子花白,站在一处圆形的茅草亭子中,脚边有一座树根形状的茶桌,在树木的掩映中,画面竟十分的和谐。老者很是专注,笛声也更是悠扬悦耳,我环着亭子一步一步的慢走,音符也随我旋转着角度。
随着我越走越远,笛声也开始有些模糊了。
环荷塘一周,我沿石板路踱步到另一个方向,没有方向感的我,确定自己迷路了,索性就随意的跟着直觉观赏起来。
这时的天,晴了。阳光从茂密的树叶间射入,打到我的身上,很暖,感觉这阳光将我在城市里呆久了生的霉都洗掉了。
我抖了抖了身体,貌似轻便了些,转弯处,乱花渐入,平添几分其他的颜色。路的尽头,一处僻静的厅台沿河而立,漫步入内,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厅外的声音好像被一层薄薄的隔膜削弱了,笛声时有时无,更加模糊了。反倒河边另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清晰可见,河边植物丛生,叶子有的竟沾到了水面,厅台依水而建,水面的倒影与建筑、植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蝉鸣、鸟叫、樟树果子的“噗通”声不绝于耳,相互交织演奏着秋日的歌。我闭眼,将手臂拄在座位边的护栏上,微风由水面而起,微凉,轻轻抚摸着我右半边的脸颊,我竟徒生了些困意。
日无足,却如马过隙,而此时,我却宁愿在此消磨这宝贵的时光。
在厅台处,我享受良久。之后,恋恋不舍的,拖着身体继续向前探索。接下来是三进院落,隔开院子空间的廊子里都摆放着一座杜甫的雕塑。人也开始渐渐多了,我却不愿意在此久留。便加快脚步,寻找杜甫草堂中真正的茅草堂。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茅屋故居,故居院子前一条小河蜿蜒流过,石板搭成的小桥,伴着两侧的苔藓却别有一番情调。此处人很多,我尽量通过想象把人从视野中抹去,感受茅屋的寂静。
我绕着茅屋观赏,茅屋的侧墙边种着几株芭蕉,树木掩映之间,看不到茅屋的全貌。我开始有点怨恨天公不做美了,若是雨天的话。置身茅屋之中,或许能感受到古人口中雨打芭蕉的意境。绕茅屋一周,回到了院子的正门前,水流哗哗,声音很急,催促着我推开院门。院子当中,左面是一套石桌椅,右边是一口盖着盖子的井,茅屋正面对称设计,破旧简朴却散发着一股诗意,屋内陈设简陋,却很齐全,对于想要隐居的人来说此处却为理想之地。
人常说,愿我余生,能择一城,而终老。看过杜甫草堂后,在闹市之中能有此一处僻静的小天地,谈诗、作画、抚琴、品茶、饮酒、作对,静,则于庭台之中独自消磨光阴,看晨光,赞生命之可贵,望夕阳,叹一生之短暂;闹,则寻亲朋数人饮酒而作乐,待到兴起,放声大唱,道透世间悲欢离合,诉尽人生之坎坷,又何需择一城而终老,于我而言,一处草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