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篇,你选吧,望及早采纳
1、
游天池
天色尚早,我们已颠簸在通往天池的路上。清晨阴冷的风夹杂着细雨向我们扑来,冷飕飕的。“七月的气温还这样冷。”我嘀咕着。“乘兴而来,却碰上这样一个倒霉的天气,真扫兴。”我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我才发现雨越来越密。群山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远处白雪皑皑的格达雪峰若隐若现,和天边联结在一起。我漫步在雨中,真想把自己融化在雪水中,渗进这片土地,永远留在这里……雨停了,阳光穿过云层射下来。雪峰上的白雪金光盈盈,天池中的绿水更加沉静,草尖、松针上挂着雨珠,它们好像都在为我们离去而难过,而落泪。
初到天池,巍峨的群山敞开胸怀,将碧绿的池水展现在我们眼前。郁郁葱葱的松树把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在夹道欢迎我们。穿红挂黄的游人们使我们眼前顿时一亮。风在松树顶歌唱,雨在池水里伴奏。看到这些,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阴冷的感觉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雨中的天池是如此多情、如此娇娆,自己好像已是那山上的一粒石、林中的一棵松、池中的一滴水。
我沿坡轻快地蹦跳而下。忽然,传来一阵轻快而有节奏的演奏声。我循声望去,在不远处的草坪上,几个维吾尔族青年正在那儿载歌载舞。小伙子弹着冬不拉,姑娘跳着极富民族特色的舞蹈。她们的舞姿那样轻快、那样优美。我止不住也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只觉得山在回旋,水在欢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舞伴。一股暖流冲进了我的心间。我爱这山,这水,这里的一切。我陶醉于其中。
开动了,望着渐渐远去的一切,我心中轻轻地呼唤:天池,我爱你!
2、
游西湖
这天是阴天,围绕西湖四周的树木在浓雾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山都被雾笼罩了,只露出了山头。平静的湖面白茫茫的,和苍茫的天空连成一片。整个西湖显示出一种淡雅宁静的美。我此时才体会到“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这诗句把西湖景色概括得恰到好处。我兴冲冲地登上了船,游船开足马力向湖中的“三潭印月”驶去。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的心情像浪花一样欢快。
船靠了岸,九曲桥迎面有一个亭子,亭子正中的石碑上刻的是乾隆皇帝的题字:三潭印月。绕过石碑,就看见湖心那三个呈葫芦形的潭。这三个潭成鼎足三角形,每个潭都有三个圆洞。据说中秋节夜晚,从潭上每个圆洞看进去,都可以看见明月。那么三个潭就有九个月亮,因此被人们称为三潭印月。
船靠岸了,我们来到了岛上的九曲桥。扶着朱红色的桥栏,边走边浏览景色。沿九曲桥前行使到题有“曲径通幽”处。小径两侧的花墙上,雕刻着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只见两只凤凰张着嘴对唱,一头大象凭着它天生的大力气在搬木头,各种石雕花草栩栩如生,竞相开放。再往那边走,就到了享有盛名的九狮石前,这是一座人工假山。人们说它像九个狮子头,我很感兴趣地找起来,果然在怪模怪样的山石中,我捕捉到了九个狮头。其中一个狮头的嘴里还含着“宝珠”呢,还有九只小狮在格斗,这真是名副其实的九狮石啊。
阳光照在湖面上闪闪发光,像是有无数金星在闪烁。西湖平静的时候,就像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有时候也会掀起波浪,冲击岸边的石头,发出“啪”、“啪”的响声。
春天来了,湖岸边栽种的桃树开花了,柳树发芽了,西湖显得俏丽可爱。夏天到了,湖中的荷花开了,盘盘荷叶把枝枝荷花托出水面,每当雷雨过后,花上,叶上的水似颗颗透明的珠子滚来滚去,使西湖显得那样妩媚动人。到了秋天,岸边的花坛里,公园的小路旁开满了红、黄、白、紫各色的菊花,西湖显得那样多姿多彩。冬天的时候,下起雪来,房顶白了,马路也白了,西湖周围的山也白了。西湖显得更美了。
我爱家乡的西湖!
3、
游黄山
旅行家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终于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秀丽的景色。
黄山的云可真白,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长,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让您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黄山可真奇,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物艳景,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峭像刀削一样;山石横亘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都让人心惊肉跳。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的似火的枫林,山下咚咚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4、黄鹤楼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道了滚滚长江边立着一座千古名楼。而今,别具风貌的黄鹤楼终于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步入一楼大厅,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温馨的橙黄色光晕,如置身真龙天子的庙堂;四周屏风幛曼,彩绘藻井,更衬出中间别具韵味的巨幅壁画。
画上白云袅袅,烟雾弥漫,云雾之中的黄鹤引颈展翅,神形飘逸。乘鹤而去的那位老仙人皓发百髯,吹着长笛,那份恬然那份悠然那份飘然,竟使你能听到他的长衫在微风中轻轻抖动,竟使你能听到那清幽婉转的笛声缓缓萦绕……
二楼大厅气氛淡雅,如果说在一楼如饮醇酒,在这里则似捧一杯清茶。卷卷书法绘画,笔调清新,寓意深刻,显示着古文化的巨大魅力。
最爱那幅《霜晨月》,在薄雾冥冥的早晨,地上铺着淡淡秋霜,轻纱般的流云间竟还挂着一弯清朗的明月,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意境啊!那月中住着嫦娥,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和那棵幽香袭人的桂花树……每一幅作品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艺术感染力。淡淡的灯光,淡淡的墨香,给人以怎样深深的陶醉呀!
缓缓移步楼前,民族风格浓郁的牌楼挺拔兀立,气势非凡。那错落有致的亭台轩树古色古香,精巧玲珑。尤其别致的是它的题匾:“揽虹”,“嫩川”,“衡云”还有“凝翠”--哦,小小的亭,你果真能包揽得了那茫茫无际、生机盎然的绿吗?
主楼迎面一副对联实在妙极:
出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
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字是刘海粟大师90高龄所书,苍劲雄浑而不失隽秀,透出豪爽之气,溢出由衷之情。
我迫不及待地“欲穷千里目”,顾不得三四两层,直奔顶楼而去。哦,眼前,不就是盼望已久登高远眺的那一幕景致吗?不就是想象过许多次的云雾迷离、水天一色的绝美画卷吗?滚滚长江,波光粼粼,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那是谁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此时心境全无李白当年那番怅然愁情。看长江大桥的雄姿,看龟山电视塔的倩影,看悠悠江水、点点帆影,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沸腾奔走的人流,怎不叫人激动?怎不叫人心醉?哦,如果让这位绝代“诗仙”站在今日之黄鹤楼上,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他又会怎样激情四溢,发出由衷赞美的感叹呢?凝神通思,我已深深融入这巨幅画卷之中。
多么巍峨的一座楼!加之周围小亭回廊,绿树芳草,整个群体错落跌宕而又浑然一体,显得无比雄浑而飘逸。
这仅仅是一座楼吗?那每根红柱,每角飞檐,每块石砖,分明在说:“不!那深印在人们心中的,分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多少人凭栏四顾,怀古感今,发出声声赞叹;多少人举目远眺,心驰神往,激起阵阵豪情。这只黄鹤,其实从来没有飞走过,一直在人们心中,化作一种永恒的追索与憧憬,对绵亘的历史,对美好的未来……
5、
游乐山
小时候,听妈妈说:“从前,有一个石匠,他有一位徒弟,可是他总觉得徒弟不专心,他命徒弟给他交一件像样的作品。徒弟来到一座大山上,花了好长时间刻了一尊大佛。徒儿怕师傅说他雕刻的不好,便伤心地跳到江里了。他留下的大佛,就是今日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我很想去看看。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心中梦想的世界--乐山。在山门前,我高兴得像刚喝完酒似的飘到云彩上了,漂到了梦幻世界。
进了山门,映入眼帘的是日月塔,它整体是白色的,塔尖上托着日、月两个形状,塔身有十几层,每层有六面,每层每面都有很多佛像,他们都双手合十,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带微笑,象征着佛与日月同辉。
来到大佛湾前,这是一座环形山,在湾中,放眼望去,他坐落在连心山上,前面是释迦牟尼佛祖石像,是整块石头刻成的,山很陡,在山下是看不到佛的全身,必须上连心山。上山的台阶有一百三十九级,阶梯两旁的扶手上,有数不清的连心锁,象征人们心连心。大佛湾的两侧各有四位神仙,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他们姿势各异,似如八仙过海,各项神通。
因为天色已晚,如果从山上看佛,会看不清楚,所以我们改乘船,从船上看佛,在江上游览乐山大佛。在这里我真的看到了像妈妈所说的那样:背靠乐山,坐在三江交汇处,用真块石头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乐山大佛,他面庞慈祥,两眼遥望着遥远的峨嵋山金顶。他是世界第一大佛,与乐山一样高。它的耳轮里好像能站两个人,双手放在膝盖上,上面能站很多人,它的脚趾甲上能放一个四方桌。这尊形态逼真、体态匀称、雕琢细腻的大佛,有一处最引人注意,佛的正中心,还有一尊佛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表示佛中有佛。我真佩服这位有如此魄力的能工巧匠雕琢出连神仙都自叹不如的大佛来,难怪那么多人前来参观。
我望着大佛,听着滔滔的江水,仿佛听见石匠还在哭泣,我想对他说:“你刻的大佛已经成为世界之最,有这么多人为你感到骄傲、自豪,你还哭什么呢?
乐山大佛,你真是一座世界遗产,我喜欢你。
6、
游颐和园
游览过北京的人,都爱提起颐和园,就像谈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那曲折别致的假山,绿水围绕;那玲珑剔透的楼阁,耀人耳目;那青翠繁茂的树木,令人陶醉。把它比作一颗出土的明珠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如果你去游览一番,再细细咀嚼,就更会觉得这一比喻是恰到好处了。
全园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耸的假山全由黄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传来一片悦耳的声音。山上树木葱笼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围墙,只见一条砖瓦砌成的石龙盘绕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腾云驾雾飞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时能看见山顶上的游客,听到他们的谈笑声,但真要到顶,还要努力呢。终于到达山顶,鸟瞰全园,楼台亭阁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气势雄伟,煞是好看。
法国有位传教士曾这样描述颐和园:“----以人工叠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联贯而成无数小山谷,谷之低处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园,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树为多,真人世间之天堂。”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即使严寒的冬天,连绵不断的峰峦仍披着绿装,色浓似染,空气清新。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颐和园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说:“颐和园,美丽的园林,是我们的!”是的,的确是的,颐和园是一颗镶嵌在广阔国土上、镶嵌在人民心头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7、游雪山
玛沁雪山,自西至北横亘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它海拔七千多米,高耸峻峭,蜿蜒起伏,终年积雪不化。
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显得神秘而不可攀。
作为雪山子孙,我很早就向往着有一天能够在它的脚下,饱览一番壮美景色。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和几位同学游览了这座向往已久的雪山。
当我们乘车奔驰了两个多小时以后,玛沁雪山隐隐约约地从远处闪现了出来,又行行一个小时,雪山终于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开来:一层薄雾被阳光染成绯红,缭绕在山腰上,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向山顶望去,雪峰银白熠熠,却不见雾的笼罩。中午时分,云消雾散了,雪山银光闪闪,像嫣然含笑的少女,显露出明眸皓齿。我们向附近的一座小山攀去。此时阳光辐射,雪峰的轮廓格外分明。层层峰峦,道道峡谷,仿佛人工雕塑的巨形花纹,冰剑似的雪峰,直插九霄。
看到这种壮美绝伦的景色,我不忍离去,于是这一夜,和几位同学在玛沁雪山下的一家牧民帐篷里住下来。
半夜,我披衣出去,夜是多么幽静,月是多么皎洁!我踱到一座小山包上,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真在这里出现了!山上皱起的冰凌像少妇的卷发一样,蓬松而分明,夜色如同素雅的裙子,围着朦胧入睡的"美人"。我不禁赞叹这月夜冰峰的景色,舒展了一下手臂,竟有摩天之感。美丽的雪山不是在打盹儿吗?
翌日清晨,我特地早起,沿着雨露沾湿的草地散步,想观赏一番高原日出的美景。不一会儿,太阳从东山里探出头来,附近的小河与草滩都沉在灰暗之中,而高高突起的玛沁雪山却照得一片鲜红,特别是峰顶,宛如紫红的艺术品,从淡红变成绛色,这些色彩,瞬息即变,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我凝视着,突然,东方天空泛起了一片彩霞,刚才的一切突然消失,雪山蓦地变成银白,像是晶莹的水晶塔,这就是它真实的面目 吧?
回家的路上,我留恋依依,心里一直回想着玛沁雪山的景色。虽然,我在那里只住了一夜,对玛沁雪山的感情还不够深厚;但要让我离开这个地方,就如同离开我的亲人一样。
啊,玛沁雪山!此番回去,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再次相见!
8、
游虎跑泉
我很早就想去杭州的虎跑游览了,因为听说虎跑泉素有“天下第三泉”之称,与龙井茶并称“西湖双绝”,饮誉海内外。今年暑假,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虎跑,又名“虎跑梦泉”,位于杭州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鹤峰下,周围群山环峙,泉声清脆,景致怡人。相传唐朝元和年间,高僧性空(寰中)栖禅与此,苦于无水而欲他迁,忽有梦神托梦告曰:“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翌日,果见二虎跑地作泉,清泉涌出,故得此名。
一走进“虎跑”,就见一条幽静的小径直通远方。小径两边各有一条深浅各异、宽窄不一的小沟,两股清泉欢快地跳跃着。两片又高又大的枫树林用他们那粗壮的双臂将这美好的一切与我们紧紧地包围在一起。洗耳恭听,泉水叮咚的声响和林中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组成了“虎跑”的另一道风景线。
经过“禅虎”石像,我们来到“虎跑”的一个茶馆品啜香茗。大人们都说这儿的茶是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这可是上好的搭配啊!“茶水到!”服务员端着一个装满茶杯的托盘来到我们的桌边。一眼看去,一杯杯茶水青纯碧绿。接过茶杯,一阵阵茶香随着轻拂飘逸的微风迎面而来。轻轻吹一口气,舔一口,甜中带苦,苦中带甜,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味……
一路走来,我们一行来到了性高的“卧处”。听说为了纪念这位高僧,工匠们特地在半山腰建造了名为“禅虎”的石像。整座石像气势恢宏,在重重叠叠石堆之中一位年过半百的和尚正闭目养神。他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横放在腹部前,双脚随意地交叉前伸,横卧在石堆间。他的身边,两只活灵活现的老虎正呼啸着向前飞奔。我忍不住要在这栩栩如生的“禅虎像”前按下快门,留下值得回味的一刻。
品完茶,我们穿过茶馆,走下十来米长的石街,还是从那条悠闲宁静的小径离开了令人流连忘返的“虎跑”。
9、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周六我们全家将周末度的地点选在杭州,去享受一下天堂的滋味。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闻名中外的西湖。
船老大将两只船桨分别搁在船尾左右两边的边缘上,两手紧握着船桨的手柄,随着身子一起一伏的晃动,熟练地把船驶离了湖岸。泛舟西湖,微风轻抚,游船在湖中轻轻摇摆,好似躺在摇晃不定的摇篮之中;在加上柔柔阳光的沐浴及青青湖水的滋润,不时还有鱼儿越出水面,更让我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
不一会儿,船老大就把船划到了湖中心的“三潭映月”。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船缓缓地驶近了“三潭映月”,仔细一瞧,呵!这哪是什么“宝塔”呀?明明是一个倒沉在西湖中的“水中鼎”露出水面的三只脚,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看月亮,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听到这儿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
绕过“三潭映月”,船老大将船驶回岸边,我们继续向第二景点进发了。
刚到西湖湖畔便见沿岸停泊着一艘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游船。手划船一字儿排开,船老大们正忙于擦洗,把整条船收拾得干干干净净的;龙船上的服务小姐们正在摆放着桌椅,准备迎接游客们的到来,机械船上的工人正在发动马达,准备出航。眺望远方,西湖中间荡漾着几叶小舟;一座座凸兀的峰峦包围着波光粼粼的西湖,好一个依山傍水的西子湖啊!在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引诱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和好奇,迫不及待地和小妹抢先坐上了我们租的游船。
离开西湖已经很远了,我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西湖,她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0、
夏游草海
暑假,我们来到了威宁。到了威宁,当然就要去草海。草海,贵州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人们誉之为可与长白山镜泊湖媲美的高原明珠,即将呈现在眼前,真使人兴奋不已。
导游告诉我们:草海不仅以美丽多姿的湖光水色吸引游人,天然资源也极为丰富,堪称“自然科学博物馆”。
啊,美丽富饶的草海,不仅是古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
据史料记载,草海古由四海汇成。
草海地处西凉山和大摆山之间的丘陵起伏地带。它四面翠山环抱,秀峰鹄立,雄奇苍茫的水面,烟波浩淼,浩气横空,水天一色,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我们坐在渔舟上,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用手在海里戏水。
渔民对我们说:“你们来早了。要是冬天来就好了。一到冬天,我们这里的水鸟很多。有时连天都给遮住了。那才叫壮观呢!”
听他这么说,我们都觉得很是可惜。这么大的草海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据《成宁县志》记载:
明洪武二十八年,诏卫兵屯田其中,乃凿中、北、南三河以灌海田千顷,随处可耕。天启王戍安效良叛八载,军民流散,河道淤塞。后收复卫城,然田卒荒废。清咸丰七年孟夏,淫雨四十余昼夜,山洪暴涨,潜流水道淤塞,诸海之水汇积一片汪洋,乃成草海。”
我们一边听向导的讲解,一边放眼望去,惟见白云悠悠,草木碧绿,万顷碧波,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无怪乎前人曾以“万顷波光似洞庭”的佳句赞誉它。
这里静静的,甚至连山上的蝉鸣声也听得见。只是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层峦叠嶂在眼前一闪而过,是那碧绿翡翠,还是那绿色草坡?转眼之间,船到对岸了。
草海,自东南折向西北,紧环威宁城,水域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车出了县城,在忽弯忽直的公路上行驶。
忽然,车上有人叫了起来:“啊,草海!”
顺着她的手指方向,我看到了草海:绿莹莹的带子!车渐渐靠近了草海。
下了船,再回想刚才畅游,真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趣。 .
我们又换了一艘小船,来到“云光波动处,日影浪中愁”的西海水面,一座青翠苍然的孤岛阳关山,矗立在湖光水色之中。据向导讲,阳关山又名星落岛,传说天黑之时,星星、太阳就是从这里降落的。这里宛如“蓬莱仙岛”。绿荫掩映着竹篱茅舍,星罗棋布;茂林修竹,各具情态。朝霞送千帆出海,夕辉迎千舟载归,该又是一番人间胜景。
我们的心,也如同那乘坐的一叶小舟,轻盈,畅快;我们乘着木船,来到草海南面的六桥烟柳长堤;它建于同冶年间,雄卧于鸭海和南海之间。但见这里杨柳拂波,柳荫深处,燕舞鸳游。在六洞桥上,建有古雅玲珑的望海楼。我们从绿窗回廓边走过,只见水倒映着碧瓦朱檐,妙趣横生。长堤南端有一座庙宇,宇院内外,古木参天,幽深旷寂。望海楼上四面置窗,以供游人凭栏观海;正中佛龛上,有观音塑像结跏而坐,形态文静,仪表端庄。
据向导说:每当春天来临,这里就烟柳泛绿,堤上布谷声声,景色美妙如画;而六洞桥则与烟柳堤相连,故叫六桥烟柳堤。民国初年,蔡锷(字松波)于昆明誓师讨袁,一部途经威宁,曾于堤前检阅讨袁将士,故草海又易名“松波湖”。
我们游览了草海,就要离开这里了。这真是“一瞬追回千万年,琳琅满目太留恋”。
坐在船上,看着船在夕照中向归途驶去,我们都沉浸在甜美的回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