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求歌颂宿迁的诗歌!!!!!!急!!!!!!!!

求歌颂宿迁的诗歌!!!!!!急!!!!!!!!

宿城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宿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南北交通要冲。春秋时期起,先后有宿豫、下相、宿迁等县、郡在此设立治所,留下了四座古城遗址。

宿豫(厹犹)城

宿豫城,俗称下古城。在宿城区郑楼镇古城居委会,京杭大运河南岸1公里,为废黄河北堤中之一段。古为犹国治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改犹国为厹犹县。晋改名为宿预县,后魏作宿豫。南朝梁时,守将张惠绍又在原厹犹县城基础上,增修城廊,并引水环护。公元735年,因黄泛城圯,治所北迁至下相城址。明代以后曾在此址建城隍庙、三义庙等。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其地。

宿豫古城历经战乱和水患,百姓多灾多难,景象萧条凄凉。元人陈孚《古宿迁》诗云:“淮水东流古宿迁,荒郊千里绝人烟,征衫不脱夜无寐,舟在西风乱荻边”;“日落狐鸣野草黄,雁飞无数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战场?”

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时平田整地,宿豫古城址被削低约6米,与依山修筑的黄河堤相联,已失巍峨之势,山北麓被挖掘峭然壁立,犹显崔嵬之姿。据江苏省文物专家探测,古城遗址的文化层暴露面积2000平方米,混合文化层海拔20米,局部文化层厚3米,下为灰黑土文化层。

古城的西北麓,有古井一口,水甘冽,天旱不涸,群众传为罗成枪挑、马踩而成,事属不经,但罗成在此战斗过,则是历史真实。古井早被填塞,另于其南数丈远处掘一新井,水亦碧清,深约二丈,井壁不甃(zhòu),亦不淤滞,毫不亚于古井。井北百十米处,是古三义庙的遗址,庙西不远处,为百子堂遗址,与山顶之观音庵遗址,呈鼎足之距。庙皆毁于日寇入侵之时。

水井之南,山之北坡上,被里人挖出五间殿宇残基,每间宽约3米多,进深有5米,前有走廊砖柱,砖形大小厚薄不等,有字或花纹,系东汉、六朝以前之物,还有完好的陶制“鸱吻”,殿宇可能是毁而复建,又被水冲圮而埋于河堤之下。山顶观音庵内,原有胸围两人仅可合抱的古柏一株,当系先秦时期所植,惜已于1947年被砍伐。庵前有石阶七十二级,沿南坡下伸,是通向古城街市的道路,石阶已被挖去十多级,其余数十级和古城街市遗址,皆被废黄河积沙所掩埋。

下相城

下相城俗称上古城,在今宿迁经济开发区城中居委会六组,与东之项王故里隔河相望。秦初置下相县时筑土城,汉、晋因之。至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齐又废,均为下相治所。宋太宗雍熙三年(983年)下相城被黄泛湮没。由于缺乏史料记载,下相城的建筑规模和变化情况一直不明。

2005年初,宿迁市政府规划在下相古城遗址建造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为探明和保护下相古城遗址,宿迁市政府文物管理部门邀请南京博物院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邺城钻探队具体施工,自2005年8月22日至9月25日,对下相古城遗址进行了第二阶段的考古勘探。这次勘探的范围:北起青岛路,南至厦门路,东起富康大道,西至发展大道。以东西向的浦东路为界,浦东路以南至厦门路为勘探A区,浦东路以北至青岛路为B区。两区***布8排探孔,普探面积约50000平方米,密探面积3000平方米。

此次勘探与试掘,确定在宿迁西南部存在一个文化层堆积较厚,内涵丰富的古代城址。文化层中出土的陶片时代多为战国到汉代。根据这些陶片及城墙可以推测这个古代城址即是文献中记载的秦汉时期的下相县治所在。由于地下水位高,目前还没有条件对城内的建筑遗迹、城墙、城门等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发掘。

本次勘探发现,下相古城遗址的文化层多在7米以下,7米以上是黄河泛滥形成的黄泛土层,生土从东南至西北逐渐抬高,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与整个宿迁的地势走向相一致,与文献中关于宿迁历史上水患频仍的记载相呼应。本次勘探发现了秦汉时期下相城及相关遗址,确定了古代文献记载的下相城的地望,发现了城墙、城壕、角楼、灰坑、古井等。第一次揭开了下相城的神秘面纱。

本次勘探,重点解剖了城墙东南角部分墙体,了解了城墙上部的构筑和堆积情况。其中城墙土距地面2?7-5?6米,宽10-18米。上部为红碣色土,土质坚硬,厚0?9-3?3米。青灰色土中包含瓦片。城壕位于城墙外20米处,宽不少于45米。城壕内堆积深7?8-8?2米,以上黄泛淤土,8?8-9米以下有深灰色淤土,土质较粘,厚0?2米,再往下为灰黄色淤土,深10?3-10?5米为黄色生土。

此次钻探和试掘,均出土数量较多的板瓦、简瓦残片。瓦片正面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断续绳纹、棱纹等。另有一些素面筒瓦残片,瓦片面多为素面,少数有麻点纹和制坯时留下的指捺痕迹。瓦片颜色有红色和灰色两种,灰色占多数,红色仅有少数。陶质均为夹砂陶。城墙表面小沟中出土的瓷片,一为外面是酱釉、里面是白釉的瓷碗残片,瓷片上有支丁。另一为青瓷韩瓶口部残片。

2005年10月25日至11月9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又在发展大道以西的富豪花园工地,以及通成山庄、天星花园,继续对下相城进行第二阶段的考古勘探。首次发现青砖和骨片,找到了西、北两城墙的位置,初步确定下相城为边长约450米的方城,城内有古代建筑遗存。

宿迁城 一

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为讳皇帝名“豫”,宿豫县改名为宿迁县,县城仍在原下相城址。宋时,因黄泛危害和兵灾毁坏,宿迁县城于1275年迁至项王故里南一里处另建。城墙原为土筑,元末毁于兵灾。明正德元年(1506年)复筑。其范围南自新沟、北至马陵山麓。其门有四:南曰临淮,北曰通泰,东曰镇海,西曰会洛。1577年夏季黄泛,该城被湮没。1985年7月,该城遗址出土三皇庙碑刻及两尊驭碑赑屃。

宿迁城 二

明万历四年(1576年),黄河水涨,危及城池,知县喻文伟迁城于马陵山,重建新城(即今宿迁市老城区)。新县城以土筑而堞以砖垒,城周约四里,呈椭圆形,墙高一丈五尺,地阔三丈。顶铺砖,阔一丈,雉砖砌,高三尺。置有三个城门:南曰望淮、东曰迎熙、西曰拱秀。为避讳未置北门,但在北城墙上筑一亭,名曰览秀。城外筑堤护之。治所县衙随山势高下而阔,直深45丈、阔30丈,县衙大门抵大堂台阶为5阶,取自下升高之意。1594年,知县何东风修整城墙,且易以砖砌,并改建原三门为四门,南面由一门改为二门,北门仍未设。具体为:东曰阳春、西曰镇黄、东南(小南门)曰迎薰、西南(大南门)曰河清。荷兰籍作者约翰?尼霍夫的《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记载:公元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6月1日,荷兰使团沿黄北上朝见中国皇帝时,途经宿迁,他们描述宿迁县城“位于一座丘陵脚下”,“该城右边有一座宝塔,建造得又高又美。”遗憾的是,宿迁县志却无片言记载。

1668年,(清康熙七年)地震,城墙多处倒塌,城门楼仅存2个,城堞仅存30余。宿虹同知邓元灿重修。1768年(乾隆三十二年),知县池春玲重修,改东之迎薰为朝阳,增设东西水门各一。城池变为周三里、高二丈一尺,厚三尺六寸,堞八百四。尔后,咸丰年间,胡荣本、王献琛等重修,并在城外增建土圩,长一千六百余丈。1894年(光绪十九年),知县萧仁晖续修,并在城外建哨门、吊桥、炮楼、涵洞等。1928年时,增辟北城门,命名中山。清末民初时,宿迁城北至今马陵中学,东至今幸福中路,南至今黄运路,西至今黄河东路60米。县署和钟吾驿站居城中偏北。小南门和北城门间由富贵街(今中山路)相通,县署前的府前街与西城门和富贵街相通。县署西为太平街。东城门内一条路与富贵街相通。城内有寺、庙、宫、祠8座。

建国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宿迁古城于1952年初拆除,只保留西城门。1970年左右,西城门亦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