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唐代·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山水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创作背景 诗歌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从内容看,在仲夏暑热的“五月”,诗人宦游途中经日跋涉,向晚来到稚川,憩息于松下茅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稚JII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前后相映,构成一幅意境淡远的松亭晚眺图,含蕴著稚川山水给予异乡“行人”的 *** 和美感。

三四两句,抒发“行人”于松亭晚眺之中突然唤起的一种油然而生的乡情,实际也在表达对于稚川山水的盛赞。“行人无限秋风思”,是稚川山水给予“行人”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发。“行人”二字,在此点出,补明上两句均是“行人”眼中之所见;“秋风思”代指乡愁归思,唤起诗人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