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李斯是如何从一只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启示的呢?

李斯是如何从一只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启示的呢?

除了他,历史上再没有一个人,从普通老鼠身上,得到那么独特的感悟,那是一只眼睛里有狡黠光芒,但有点中年发福的老鼠,当一个叫李斯的年轻人打开粮仓的时候,它根本没有逃窜的打算,甚至都懒得动一动,也许它觉得这一辈子,够了,被你抓住,要杀要剐,随意,它甚至朝着李斯“吱吱”了两声,好像在示威,一个弱小、猥琐,以偷偷摸摸著称的动物,在那一刻,无比理直气壮,李斯不由得呆住了,那一刻,他瞬间明白了很多道理,他悟到的,后人称之为“老鼠哲学”。人类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往往能从日常生活中看到更多。

不仅能看到,还能想到;不仅能想到,还能坚持做到——

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对浮华的皇族生活颇为失望,经常跑到菩提树下思考人生,一朝顿悟,开始拯救天下苍生;科学狂人牛顿在公园发呆,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没有捡起来吃,而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那只硕鼠身上,李斯认识到,一个人混得怎么样,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而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与其做一只厕所里惊恐的瘦小老鼠,不如做一只粮仓里胆大的硕鼠。少年李斯的人生,就此改变了。

李斯,字“通古”,男性,战国末期楚国人(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上蔡,原本为蔡国,姬姓诸侯国之一,延续600多年后,在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李斯是在楚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他读书时认认真真,做事时兢兢业业,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除了撰写公文,为领导写讲话稿,他还负责看管粮仓,日子就那样一天天过去,生活毫无波澜。他的内心很是矛盾,

一方面,他是满足的——各国连年屠杀,尸横遍野,百姓都心惊胆战,不是在躲避战乱,就是在逃离饥荒。

有这样一个铁饭碗,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另一方面,他隐约有些不甘心,

这种不甘心来自书上那些杰出人物的召唤,他们中有商鞅、孙膑、鬼谷子、孟尝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常大声朗诵,这是他为自己鼓劲的方式,但他很清楚,这根本是在骗自己,因为,上天很无情,一点也没有给他指派重要任务的意思,

他焦虑,他孤独,他夜不能寐,

“这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每虑及此,他的心就很痛。

这时候,那只硕鼠不失时机地出现了,他认定那只硕鼠是他的老师,在他一生最困难、最纠结、最无助的时候,启发了他,曾经,他生活的日常就是读书写字、巡查粮仓,很少考虑楚国之外的事情,那年春节,他远离集市的热闹,没有出门,一直窝在家里,这个单身狗在想什么呢?”他的朋友们很不解,对自己的苦恼,李斯谁也没说,开年上班后,他毅然辞去干了8年的小吏工作,在辞职书上他诚恳地写道,“我已经29岁了,居然还没见过外面的世界,真是悲哀”,摔掉这个铁饭碗,在别人看来近乎疯狂,别无选择,他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只能一直朝前走。

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路的另一头,是齐国,他决定出国留学,因为他听说齐国一代儒学大师荀况(荀子)很有本事,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大咖,精通治国之术,这种能力在乱世很受欢迎,自古以来造反成功的人,很多来自社会最底层,他们一般都是文盲,急需恶补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在获得权力之后,如何驾驭权力,更是他们的必修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就是荀子。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荀子那么厉害,为什么他不辅佐自己的祖国(赵国),或者他所生活的齐国?很简单,因为“知”和“行”有着巨大的差距,

李斯展示出强大的学习能力,他为以前虚度的岁月感到惭愧,不久,他就提前毕业,撰写的《当今天下格局之我见》,还荣获优秀毕业论文奖。接下来是找工作,有的同学看好悠久的楚国,有的同学喜欢锐利的韩国,更多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荀子很偏爱李斯这个学生,对他寄予厚望。一次课后,两人相约去“齐人之福”小酒馆撸串,

“天下大势定当归于秦,”荀子捋了捋他漂亮的胡子,分析说,“赵国因长平之战一蹶不振,五国伐齐使其元气大伤,魏国和韩国对秦国唯唯诺诺,楚国暮气沉沉,看来也是没戏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秦国?”李斯内心顿时无比笃定,因为老师的选择,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荀子微微一笑,“韩非也会去,他有点内向,又口吃,你们师兄弟要互相照顾”。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去咸阳的长途汽车。

满怀热情的李斯以为咸阳会欢迎自己,可是刚到秦国,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当时的秦国,秦王政还太年轻,事实上是吕不韦执政,虽然他求才若渴,但来自各国、想一展才华的人太多了,他根本见不过来,李斯是典型的职场新人,“三无”产品——没有名气、无人推荐,也没有代表作,他只能做一件事:等。可是他的钱包等不起,因为咸阳的房租太贵了,这让他着急上火。

无奈之下,他采取了一种最笨的方式——与其在自己家里等,不如到吕不韦的家门口等,无论风吹日晒,他都像根木桩一样立在那儿,也许是他的诚意打动了老天,吕不韦终于注意到这个坚持的年轻人,就冲他的这份坚持,任命他为“郎”(最低级别的幕僚),不久,吕不韦发现,这个年轻人反应很快,而且忠心耿耿,便将他作为“眼线”布入秦宫,这让他得以接近嬴政,向这位小他20多岁的君主兜售自己的观点,“要取天下,我们必须首先打韩国,”他进言道,嬴政就喜欢李斯这种笃定的语气,两个人如胶似漆。

但,当时发生的一件间谍案,差点让李斯卷铺盖走人,事情是这样的,秦国地处关中地区,渭河等支流灌溉面积不大,导致农业生产指标一直上不去,公元前237年,一直与秦国掐个不停的韩国,忽然向秦国积极示好,他们推荐了一个叫郑国的优秀水工,这个人又建议修一条水渠,提高关中的灌溉面积,吕不韦一直为此事苦恼,很快同意了这个工程,工程还没开建,国家安全部门就查出,郑工程师居然是一名间谍,韩国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秦国上马这个大工程,一定会耗费巨额金钱和物力,暂时无力攻打韩国,24岁的秦王一气之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当所有在秦国谋生活的外地人感到绝望,哭着打包行李的时候,李斯却在书房奋笔疾书,他要给秦王上誎,希望不要赶走外地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反裁员宣言,名为《誎逐客书》,我们以前在中学课本里都学过背过,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之,在这个宣言书里,他的才华总爆发,嬴政见到李斯的文章后,大为赞赏,引为心腹,不仅提拔其为廷尉,还让他主管断狱,秦国崇尚依法治国,让李斯参与司法工作,是一种十分强烈的重用信号,机会终于来了!那年他已经47岁。

跟秦王搭上关系后,李斯的事业进入了快车道,整整一个月时间,他与团队拿出了一个策划书,主要内容是,用10年左右时间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他这个人很鬼才,主张先派大量谋士去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嬴政有些不理解,就凭一张嘴,人家为什么听你的?“不要紧,有钱能使鬼推磨,”他诡异地一笑。在战事推进过程中,离间计果然显灵,各国贪财的大臣们,成了秦国的地下纵队。

公元前221年,他辅佐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李斯首功,升任丞相,大事既成,他又为秦王制定了繁琐的皇家礼仪,在古代,维护统治主要有两个法宝,一靠暴力,二靠装逼,装的越是神秘,越能彰显皇帝的无上威严,紧接着,他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扫除障碍,包括又限于——销毁民间兵器,实行郡县制,焚烧民间的《诗》《书》等古籍,禁止私学,统一车轨、文字及度量衡,有人说,嬴政的丰功伟绩,一半来自李斯。被他奉为圭臬的“老鼠哲学”,最终将他送上了人生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