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清明·清明暮春里

清明·清明暮春里

孙昌胤 清明清明暮春里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译文及注释

清明节的时候,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1、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3、借问:请问。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黄庭坚 清明

《清明》

作者:黄庭坚

原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一丘。

注释:

1、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2、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

3、蛰:动物冬眠。

4、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4、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5、蓬蒿:杂草。丘:指坟墓。

赏析: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其实如上两种解释是相通的。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官场受挫,仕途不顺,很自然地会带令人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怀疑。齐人骄其妻妾卑下若此,介子推焚死山中高义如是,然而如今千载之下不过各自一抔黄土而已。那么诗人自己坚持信念的理由何在呢?这是对前途的迷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人生价值的怀疑。然而,诗人终究不是轻易就会被击倒的。现而今齐人晋士虽然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千载贤愚,谁不尽知?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勉励。情感复杂,应如是也。

古诗清明

古诗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清明诗句

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8、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0、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11、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2、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3、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4、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5、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6、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7、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8、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9、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20、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23、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24、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5、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6、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27、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8、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29、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3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1、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3、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4、小院重帘燕飞碍。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6、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3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8、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39、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4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1、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42、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3、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4、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5、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47、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