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准备东征的情报报到台湾,郑克塽与群臣商讨迎战办法,议定固守澎湖,阻止清军东进。拜武平侯刘国轩为正提督,从台湾各地抽调精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开赴澎湖。
大战在即,康熙帝再作和平统一的努力,派员赴台招抚,郑克塽执迷不悟:“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纳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帝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断然拒绝:“台湾贼原本都是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5月,施琅已作好了跨海东征的一应准备,康熙帝下达诏令,将进取台湾付诸实施。
6月上旬,清军水师聚集铜山海面。11日,施琅会集将校,交代各自职责,申明军纪。13日,举行了庄严的祭江仪式。
遵照康熙帝歼敌精锐于澎湖,则全台望风披靡的战略,施琅决定在澎湖与郑军决战,力求全歼其主力。
14日早上,清军水师2.1万人、战船230艘,自铜山浩浩荡荡开赴澎湖,海面上桅如林、帆如云,螺号声远扬,旌旗遮天蔽日,一派威武壮观景象。
经一昼夜,清军已临近澎湖,刘国轩令严阵以待,勿得主动出击。他本以为,时值6月天气,海上多风,坚守不战,大风一起,清军不战自溃。
16日黎明,施琅作试探性进攻,探知了郑军的虚实后,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主力的计划。在战略上,以专门营造的坚固高大战船106艘,从两个方向攻击郑军中军大营的妈宫城,又以80船作为预备队。在战术上,规定每以5船围攻敌船一艘。
22日早上,规模空前的澎湖决战展开,施琅亲率56船冲锋在前,郑军主将刘国轩令各船出港迎战。
施琅先发制人,离郑军一箭之地时,突发火箭,又将火船放出,顺风顺势冲去。郑军船只接连起火,士卒纷纷跳水逃生。施琅挥动令旗,清军趁势杀入敌阵,远者箭射,近者枪刺,由于清军船只特别高大,而郑军船只体小,又年久失修,故而被撞翻、撞坏者接踵不断。
战至半酣,施琅又将预备队生力军投入,战斗空前激烈,据史书记载: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两军大战,水为之赤。
激战至午后,郑军渐渐不支,清军穷追猛打,如秋风之扫落叶。刘国轩见大势已去,悲呼“天不助吾”,带着仅存的30余船忙忙从吼门出海,逃回台
湾。尚在岛上的近5000人全部投降,澎湖列岛遂为清军占领。是役中,郑军死伤被俘1.2万余人,194艘大小战船或被烧毁,或被倾覆,或成了清军的战利
品。
施琅对俘虏的郑军官兵妥善安排食宿,有伤的给予治疗,想回台湾与亲人团聚的不但不加阻拦,还给船放归,要他们转告台岛兵民:“判明情势,速作归降,可享受优待,不然即为澎湖第二。”这些人回去后,相互转达,台湾军心士气益发涣散,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6月26日,施琅上疏朝廷,报告澎湖战果。康熙帝降旨嘉奖,令照平定三藩例,从优叙议,论功行赏。有大臣奏请宜将剩勇追穷寇,一鼓作气杀入台
岛。康熙帝未予采纳,降旨说:“澎湖一战,郑军精锐已失,此时此势再作招抚,彼已无再战实力,恐会就范。台岛军民都是中国人,若以武力攻取,徒伤生灵,故
不宜再开杀伐。”
台湾众志瓦解,进退无措,康熙以宽大胸怀许不计前仇,从优叙用,两岸和平大业告成。
郑克塽见刘国轩大败而归,赖以维持的血本全军覆灭,又惊又怕,不知所措。部下有的主张去征服吕宋以为栖身之地,有的主张固守台湾,不惜殊死一
战。刘国轩力排众议,痛陈利害,力主归顺清廷:“清军势大,锐不可挡,我军众志瓦解,无力再战,更恐使台岛玉石俱毁。往吕宋千里海道,风浪莫测,岂可轻
率?弄不好葬身鱼腹。为今之计,唯有接受招抚。”群臣从身家性命出发,倾向于刘国轩的意见。
众志难违,郑克塽不无勉强地派礼官郑平英、客宾司林惟荣往澎湖见施琅,称愿纳款请降,但仍不提剃发、登岸。施琅严词拒绝:“若不剃发、登岸,决难准允,若无诚意,大军克日到达,勿谓言之不预!”
强兵压境,走投无路,郑克塽踌躇再三,在刘国轩劝谏下,终于作出了顺应大势的抉择,接受清廷的招抚条件,于7月11日再派刘国昌、冯锡范至施琅军中,递交降表及台湾地图、户籍册。
施琅派吴启爵,携郑氏降表及台湾来使入京,面奏康熙帝决夺。
一些满族大臣因郑氏反清20余年,怨大仇深,不同意郑氏请降,奏请直捣台湾,消灭郑氏。康熙帝不愧英明之主,对臣下说:“君子以德报怨,岂可
耿耿于旧怨?台岛军民同为炎黄子孙,今彼既愿归顺,理应接纳,使咸登衽席,***享升平,何忍再以刀刃相加?”他决定把握这一有利时机,使台湾和平回归,遂颁
发了一道恩威兼施的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