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历史学者对后蜀皇帝孟昶的评价多趋于负面,如奢侈腐败、沉迷美色等等,这些也被认为是后蜀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中"亲佞远贤"较为重的罪名,说他亲近奸佞小人,任用庸碌之辈,排挤朝中旧臣,使得国力衰弱,最终被宋朝王全斌率军灭国。
然而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任用的大臣到了宋朝都有着较为杰出的表现,尤其是被认为是纨绔子弟的皇太子孟玄喆,还成为抗辽名将。这显然与"亲佞远贤"的评价是不相符的,史书中的部分评价也存在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何会被人扣上这样的昏君帽子呢?
从史料中来看,孟昶并不是昏君,治国的能力算得上中上的水平。
他整顿吏治,加强廉政建设,后来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高度赞扬。他劝农兴教,发展教育和文化产业,确立了儒家"十三经"的地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
在他的治理下,蜀地避开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经济高速发展,民间财富聚集,老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是乱世中少有的桃源之地。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受到蜀地老百姓的广泛拥戴。他亡国之后被宋军押往汴梁献俘,蜀地的老百姓百里相送,由此可见他的治国还是很有成效的。
然而这些治国的成就在很多史料中大量的被忽略,反而各种负面材料受到广为的流传。于是他被扣上了昏君的帽子,成为古代皇帝中的负面典型。
研究其根本原因,这要从他登基做皇帝时开始。孟昶是典型的少年天子,当皇帝的时候才十五岁。他的父亲是后蜀的开国皇帝孟知祥,原本是后唐的两川节度使。
孟知祥奉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命令带领大军攻打前蜀,将其灭国,把前蜀皇帝王衍抓到了洛阳。后来后唐发生内乱,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被杀,后唐明宗李嗣源上台,孟知祥便在趁乱在蜀地割据,脱离了后唐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