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出自清代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爱国抒怀 译文及注释译文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著劫烧,灰墨便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事返国;次年返回她在船上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写了这首悲壮的诗。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秋瑾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阑乾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著许多愁。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先生晚节香。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