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朋 《写韵亭诗》:「文萧彩鸾不复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仙女配书生,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并且当即结为夫妻,这样的爱情故事干净利落,潇洒爽快,十分美好。 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吴彩鸾抄书度日的情节。
这位叫文箫的唐代书生,中秋之日畅游西山,遇到了一位窈窕的少女采鸾,两人一见定情,结为了夫妻。但是文箫虽然满腹经纶,家道却极为贫穷,为了糊口,彩鸾每天抄一部《唐韵》,拿去卖钱。
吴采鸾确有其人,是唐代的书法家,女道士,书诗皆擅。
她的《唐韵》虽字小行密、大小相杂;然字迹工细清腴,颇见笔力;布白疏密参差而又序然一体。所以《宣和书谱?卷五》说它「字画虽小,而宽绰有余,全不类世人笔,当于仙品中别有一种风度」。彩鸾书《唐韵》***13卷,纸本、墨迹,有「宣和」印玺,几经战乱,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但原书已佚失。由于当时的韵书对韵字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所以韵书就相当于辞书和字典。)
明明吴彩鸾确有其人,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她是仙女呢?《全唐诗》863卷中收录了她写的一首诗《歌》:「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诗前有小序:「钟陵西山馆,中秋游女甚盛。太和末,有书生文箫,睹一姝甚妙,相盼不去,复为山歌。歌罢,穿大松径,扪山险上升。生蹑其踪,姝相引至绝顶。忽风雨,有仙童持天判云:‘吴彩鸾私欲,谪为民妻一纪。’乃与生下山,归松陵。」
这里采鸾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飞上仙台,吹弄着纹饰的竹笛,乘驾着彩色的鸾鸟,二人身着绣花褥袄,到了神仙居住的甲帐。既然已经成仙,还怕什么雪雨风霜呢?
但 诗句里的「仙坛」「甲帐」「绣褥」很容易让人想到天上仙女和人间书生***度良宵的情形。 唐传奇文学的鼻祖裴铏就把这个故事演绎了一番,他这篇题目却叫《文箫》,是从文箫的视角展开的,文箫见到采鸾时,采鸾的出场是什么样的呢?「幽兰自芳,美玉不艳,云孤碧落,月淡寒空。」一个气质脱俗的美貌女子就浮现在眼前了,并念了两句诗:「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采鸾。自有绣褥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到这里,顺理成章,就成了仙女和书生的人仙恋了。
作为一个道姑,吴彩鸾不止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心中还时常显现出大彻大悟的通透 ,她写有《女冠诗》三首:「心如一片玉壶冰,未许纤尘半点侵,霾却玉壶全不管,瑶台直上最高层。」「宠辱无稽何用争,浮云不碍月光明,任呼牛马俱堪应,肯放纤埃入意城。」「身居城市性居山,傀儡场中事等闲,一座虚弥藏芥子,大千文字总堪删。」
简直把她纤尘不染、高洁旷达、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还透露着她对佛、道教义的透彻领会。「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身居闹市,仍可以活得率性自由,这是吴彩鸾的生活写照,却是我辈的奢望。
最后结局如何呢?《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七》中收有吴彩鸾作越王山诗:「 一斑与两斑,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箫声宜露滴,鹤翅向云间。一粒仙人药,服之能驻颜。」
其后两人乘虎入于越王山中,道成升天,各自骑着一头老虎仙去,这可谓是真实的「神仙眷侣」了。
后人赋予了吴彩鸾这位女书法家很多美丽的传说,当然其中最感动我的,是两情相悦的一对夫妻,在艰难的岁月里能够携手挺过,而在日子渐渐好起来的时候,再一起享受生活的小美好。
注:此文首发于公号一叶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