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月光启蒙教案

月光启蒙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 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 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 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 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

 (1) 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 学生交流感受

 ① 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 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 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 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 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 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 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 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 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 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 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 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月光启蒙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孙友田吗?

 2、《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会背吗?孙友田就是这首诗的作者。

 二、初读课文:

 理解:混沌 豁然开朗 莲花落

 读好这些歌谣、童谣

 三、读通课文,感知民歌童谣:

 出示文中的歌谣童谣,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选择你喜欢的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歌谣、童谣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九课——《月光启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自己童年时,母亲在月光下为自己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景。

 1、品读:读了这些歌谣童谣,你有什么感觉?

 2、那母亲是怎样唱歌谣童谣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先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去体会。(可以是母亲的动作、声音、神态)

 出示第四自然段: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为什么要轻轻的?怎样唱叫吟唱?

 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还像什么?

 那你能像母亲一样吟唱吗?

 现在当你听到这些歌谣,又有什么感受?

 你知道母亲在唱这些歌谣时的感受吗?(联系母亲的神态、动作)

 从哪里看出母亲充满“深情”?(深情地吟唱)还有呢?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注意“搂”,你有被母亲“搂”过吗?被母亲“搂”着的感觉是怎样的?

 宁静而美妙的月夜,被母亲搂在怀里,听着她甜美而深情的歌声,多么富有诗意。请大家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诗意来:

 出示:

 她用甜甜的嗓音

 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

 她那芳香的音韵。

 再读文中的歌谣、童谣,像母亲一样轻轻的吟唱,像母亲一样充满爱意,像母亲一样飘满芳香。

 二、感受月光:

 师:那么母亲又是在怎样的月夜里给“我”做这些事情的呢?

 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宁静。

 1、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2、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理解为什么像“玉石雕像”?(体会作者眼里的母亲是最美的,最圣洁的)

 师: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因为有了这迷人的月色,因为有了母亲那动听的歌谣。

 三、理解启蒙

 那这些歌谣童谣带给作者的仅仅是美妙和慈爱吗?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还给了作者什么?

 1、出示:母亲不识字,但她会唱很多好听的歌谣,她用歌谣不仅给我送了月夜浓郁的诗情,更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说说你对“豁然开朗”的理解。

 再读歌谣,母亲通过歌谣告诉我什么呢?

 师:同学们,作者童年时的家庭其实是非常贫困的,你看:“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所以,“我”只能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我却感觉到我的童年是非常美妙的,那是因为黄河的故道“长歌谣”,“长五谷”“长歌谣”里的两个“长”意思一样吗?

 指名说(产生歌谣)

 是啊。故道产生了那么多的歌谣,我的外婆会唱,我的父亲会唱,我的母亲也会唱,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而如今,母亲又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

 母亲用歌谣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那我究竟明白了什么呢?(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

 2、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引读。

 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此时,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要以“月光启蒙”为题了吧?

 四、升华母爱

 1、师: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当我成了一名颇有声望的诗人时,而我那亲爱的母亲呢……(读原文)

 (1)、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

 然而:

 A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可曾经,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B、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C、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位在月光下给我启蒙的——母亲

 (2)、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但是在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珍藏着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唱的歌谣。

 齐读歌谣

 (3)、是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呢?

 学生写话:母亲,感谢您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启蒙教案 篇3

  摘要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优美散文,作者是著名煤矿诗人孙友田。他以深情的笔触回忆孩提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境,是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使他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自始至终贯注着浓郁的母子亲情,真挚感人。

  关键词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拓展延伸;感悟

 以品读感悟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在自由读、合作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各种读书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通过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月光启蒙”一词的内涵,通过歌谣、故事、谜语,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穿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词语的推敲、说话练习的拓展等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真挚感人。

 1.谈谈对“启蒙”的理解。现代诗人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在月光下给自己的文学启蒙,写下一篇非常感人的回忆录《月光启蒙》。

 2.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母亲是怎样启蒙我的?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学贵有疑,从课题切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做铺垫。)

月光启蒙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

 3.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文化的洗礼与亲情的陶冶。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

 2、时光匆匆流逝,但童年的夏夜却永远留在作者记忆的最深处,配乐朗读第一小节

 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4、出示孙友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母亲不识字,但她为我吟唱的歌谣,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我一辈子最温馨、最幸福的回忆。

 (二)、学习歌谣、童谣

 1、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读母亲的歌谣、童谣,去感受母亲的启蒙吧!

 2、自由读读课文中的五首歌谣、童谣,可以把你最喜欢的那首多读几遍,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谁来把你喜欢的一首歌谣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或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多形式、个性化朗读。)

 4.你对民歌童谣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5.你们的发现和孙友田的感受是一样的,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充满乡土的气息,浓郁的诗情,能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三)、感悟月光、母亲、启蒙

 1.母亲吟唱歌谣时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出示农家月夜场景)配乐引读第一自然段。

 2.你们听!母亲的歌声从篱笆小院里传了出来……(播放:清唱的歌谣)

 3.听着母亲的歌声,你有什么感觉呢?

 4.孙友田的感受和你们是一样的,他在文中写到:

 (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月光启蒙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绩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考虑: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A、轻声读。

 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同学质疑。

 2、出示幻灯,总结同学提出的问题:

 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

 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的?

 (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

 (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

 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

 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同学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身读后的想象)

 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

 5、安排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身写童谣。

 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

 板书设计:

 唱歌谣

 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唱童谣

月光启蒙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真正读懂课题《月光启蒙》。

  课前准备:

 熟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读短语,想象月夜图。

 1、出示词组:美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最美的时辰

 动听的歌谣 风趣的童谣 浓郁的诗情 芳香的音韵

 混沌的童心 想象的翅膀 民间文学的宝库 诗歌的王国

 2、读完这些词组,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15小节,感受这月夜的美妙之处。

 2、指导学生朗读第四小节:母亲的声音是甜甜的,轻轻的,悦耳的。

 (1)出示第四小节:(配乐范读)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般悦耳,可怎么会有香味呢?

(1)母亲的体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劳,换上了干净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亲怀里,闻到了母亲熟悉的体香。

 (2)母亲的嗓音格外甜润,格外深情,听在我的耳朵里,很舒服,连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闻到了香味一般;

 (3)虽然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那么丰富,苦中有甜,甜得让我似乎闻得到香味。

 (借机理解:精神生活丰富、长歌谣。(为什么精神生活会丰富呢?))作者此时的内心也充满芳香,觉得什么都很美。

 (4)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民间文学的宝库中遨游,心情非常好,所以就觉得香了。师:就这样躺在母亲的怀里,听着这些动听的歌谣,我会想些什么呢?(幸福、甜蜜、愉快、神驰千里)

 3、理解: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A、(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B、理解:豁然开朗混沌

 指导朗读句子。

 师:原来,这音韵之所以会有芳香,不仅来源于母亲甜甜的嗓音,更来源于母亲虽苦犹乐的精神,在这样清苦的日子里,她却仍能让我感受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让我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啊!(出示:混沌豁然开朗)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歌谣,和作者一起再来享受享受母亲这轻柔、悦耳而又芳香的音韵吧!先指读第四小节,其余同学读歌谣。(指读,配乐)

 三、学习课文613自然段。

 1、自读6-13自然段,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可以和同桌两人合作。

 学生朗读:童谣部分、故事部分、谜语部分。

 2、师:这时候的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看着妈妈觉得妈妈的形象似乎特别高大起来,像什么呢?谁能和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呀?

 此时的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出示句子)

 (理解:纯洁、令人崇敬,柔美,圣洁、庄严,这是母爱的圣洁与庄严,使作者内心产生的一种感受。对母亲的爱戴、敬仰、崇拜)

 3、指读、齐读这一句。

 4、要知道母亲可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哪,为什么此时此刻她在作者的心中却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四、学习课文第14小节:

 1、指读最后一节,联系前文谈谈你的感受。(出示)

 (作者的母亲是充满智慧的、勤劳善良的,虽然生活那么清苦,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她凭着乐观的精神,伟大的母爱,成为儿子的启蒙老师,让他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让他在月光下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这怎能不让如今已颇有成就的儿子感激呢!)

 2、朗读最后一小节。

 五、总结:

 1、课文学完了,每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总会让读者流连忘返,总会给读者留以启迪。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也许我们的母亲不一定像孙友田的妈妈那样会唱歌谣,可我们的母亲不一样,但每一位母亲对我们的爱是同样地伟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好珍惜它,好吗?

 六、作业:把刚才说的话回家说给妈妈听,或者用自己的行动让妈妈知道你想对她说听话。

 月光启蒙

 明月初升 唱童谣

 月至中天 唱歌谣 混 沌豁然开朗

 夜很深了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