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自宋代伟承到今,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由集镇区的霞桥、霞街、兰友、学士、等4个社区 和霞街北门自然而然村依次进行了。每晚参加游灯活动的居民达300至1000多人,节目20-30多项;来自全省及海外的观灯人员达3到4万多人。2008年,《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作。
枫亭元宵游灯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6年),当时枫亭人在朝为官者多,他们把京都灯庙中富有特色的灯饰款式传回故乡,与家乡的灯节组合创新,形成独具区域风味的元宵灯节。“明月满街流水远,春灯入望众星高”,在古代枫亭灯节之盛已甲闽南。2008年6月枫亭游灯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梅迎春,春意融融,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枫亭披上节日盛装,从塔斗山麓到霞桥社区,从蔡襄陵园到兰友大街,从学士龙须棚到宋代古荔赤岭,到处华灯高悬,彩旗飘动,焰火如虹,烟花缤纷,出现“倾城观灯,万户空巷”的动人景观。一股股人流似海潮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北门广场。晚上,八时时分,由数百部彩车和摩托车组成的队伍,沿着灯光辉煌的市场新路缓缓向前行进,彩车上高音喇叭播放着优美悦耳的乐曲,大型标语闪熠五光十色的大幅横条和图画,上千青壮年撑竿高举玲珑溢彩的《花盆灯头灯》、《九鲤飞跃灯》、《蜈蚣驱邪灯》、《松树伞灯》、《百戏彩架灯》、《跑马故事灯》……宛如浩荡的长龙翻腾游动。一部部拖拉机上精巧装饰民间传统戏曲人物,如《海峡女神》、《八仙过海》、《春草闯堂》、《蔡襄》、《优生优育》和现代气息浓厚的“名、特、优产品”及枫亭工业园区、乡镇企业造型,形象地展示古镇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双狮趣耍、双龙戏珠、玉兔赐福,技艺精湛,气势轩昂。阵容壮观的女子军乐队、伡鼓队、腰鼓队更引人注目,“半边天”驰骋商旅的青春魅力独领风骚,谁不折腰羡慕?还有男扮女装的诙谐表演,载歌载舞,踩街舞跳,令人捧腹大笑。盛况空前的元宵游灯,每一个节目都倾注枫亭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展示古今灯艺的魅力。难怪宋代皇帝御驾观灯,题诗“邀来元夜无双景,独领枫江第一春”赞誉。
气势恢宏的灯节牵动着中外嘉宾,慕名而来的海外侨胞,港、澳、台胞亦尽情领略枫亭灯节的艺术风采,依依眷恋“月是故乡明,灯是故乡红”的乡音、乡情。莆田、惠安和鲤城、赖店、榜头、龙华等乡镇群众特地驱车赶到枫亭融入观赏游灯的潮流。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加之黑白旗纷争,更使民不聊生。值此之际由荷珠村、东林村等首先发起,霞江村积极参加,秘密串联活动,逐步联合秀郊村、东鼎村、沧溪村组成以“六乡”为主体的民间自卫组织。组建“保和堂”,奉祀宋代爱国名将杨五郎(杨公太师),宣传维忠维孝,忠国爱民,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以“保境安民”,“和睦乡里”为宗旨,扬善抑恶,抗强扶弱,正确处理当时极为错综复杂的“黑白旗”纷争,化干戈为玉帛,创造一个与周边乡亲和睦***处的环境。信誉日隆,声望日大,影响日广,发展成36乡。1985年,又有墘厝,下马两村加入,成为38乡,人口近五万人。
每逢元宵佳节,枫亭镇麟山宫境内的38个自然村都要例行出游、游灯仪式,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活动持续3天,出游路程50多公里,中途住村2处。出游时,以”皂隶舞”前引开道,随后依次排列大锣、大灯、彩旗、横批、宫旗、金爪斧钱、龙虎旗、执事、枪班、管乐队、马队、舞龙、舞狮、八班、神卒、高官、矮吏、香亭、神轿以及各种彩驾队伍,一路浩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朱寨是海安村、海滨村、和平村的统称。”朱寨巡游又称朱寨宫出游,以枫亭东部几十个姓朱的村联合,举行集体的“出游”踩街活动。出游时间,一般在上元节至正月底前,农民借农事休闲,开展一种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游行。出游队伍男女自愿参加,老者有八旬老人,幼者有5-6岁稚童,千人列队,一路旌旗飘扬,鼓乐喧天,观者夹道,十分热闹。出游队伍有:大锣大灯、彩旗、横批、旗牌、宣传牌、古铜器、龙虎旗、执事、放事、花担、十音、八乐、车鼓队、军乐队、看马队、弄龙、弄狮、八班、皂隶、神卒、旗牌官、高官、矮吏、香亭、神轿以及种种化装历史人物故事,出游队伍秩序井然,参游人员大多乔装打扮,有古代龙袍凤冠,刀剑弓箭,有当代西装革屐,长衫短裙,男女同乐,老幼同春。一路上,鸣锣击鼓,载歌载舞,***庆升平,新潮迪斯克舞,男女双人舞,友谊舞,纷纷结队而来,或就地起舞,或登台献舞,或边走边舞,与古老的皂隶舞,走轿舞、凉伞舞,以及弄龙舞蹈,歌声舞影,古今融合,各逞风彩,体现了乡人迎祥纳福喜庆节日的欢乐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浓郁的地方民情特色和民俗传统文化的历史丰厚积淀。
童英踩火场是朱寨巡游的一大特色,童英踩火场由来已久,每逢朱寨巡游菩萨回宫,童英踩火场在朱寨大宫前上演。依据传统朱寨大宫前会先搭起大木堆,木堆压有贡银灵符等,在巡游队伍回宫前点燃木堆,待火将木堆烧成木炭时,五六个童英轮番出场,赤脚踩过火堆之上,而没有丝毫烫伤,若神明金刚保佑一般,里人为之奇也。最先出来的童英手执令旗,横纵踩过火场,而后五六童英个相继有朱寨大宫跑出踩过火场,周而复始,踏场数十次,众人近观深感火场之热度,更佩服踩火场童英之勇气。 “东宅庙会”,是枫亭镇东宅村、下社村、山头村、溪南村、溪北村和郊尾镇染厝村、塘边村、古狮村等53个自然村举行奉祀金大人、十殿阎王的民俗活动。
自唐至宋代,东宅登进士榜者66人。唐末,永春人留从效迁居赤湖留宅(今枫亭东宅村留宅自然村),后于五代封晋江王;赤岭人蔡京五度拜相,其弟蔡卞同朝为相;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祖居此地;唐钤衣卫副尉上将陈政死后葬于赤湖陈墓头(今东宅村果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影响了民间信仰活动,也是“东宅庙会”形成的重要基础。
留从效迁至留宅定居时,曾为该村祭祀祈神捐舍“拜石”一幅,今尚保存;蔡京、蔡卞祖墓位于东宅村北面羊角寨山下。每年清明、冬至祭祀扫墓成为蔡氏一族必不可少的礼仪,这些祭祀活动促使了“东宅庙会”民间习俗的形成,并代代传承和发展。
东宅庙在唐、宋年间原为一座小庙,是当地民众信仰俗神祭祀活动场所。传说清乾隆年间,这里发生水灾,从上游飘来一幅画轴,挂在树上。此后,接连几天夜里,周边乡民皆闻从小庙传来出司呵殿、传卯升堂之声,乡民俱为惊奇。于是,他们找到了这幅画轴,认定必是此画显灵。当即由庠生陈清云发动民众重建东宅庙。从此之后,东宅庙香火日盛,信众由原来的5宫(5个村庄)扩展到53宫(53个村庄),更有海外的大批信众也纷纷前来祀拜,庙会规模更为壮观,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53个村庄的信众聚会在东宅庙,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庙会期间,由东宅庙组织元宵游灯、神像巡游和祭祀活动。
“东宅庙会”的祭祀活动,在庙内张灯结彩搭筵,摆设三斋六果、三牲五粿,礼拜所奉供的十殿阎王和金大人等诸神。庙外设台演戏和演奏十音八乐,历时3天。来自53个村庄的信众和各方寻根信徒在这里焚香祀拜、乐捐缘金、燃烧贡银、点放鞭炮、酬谢神恩,祈求平安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方富庶。
“东宅庙会”于农历正月十六日举行元宵游灯活动,主庙境内由东宅的6个村庄举办,每户一串10盏,每个村庄连成一组灯队,参加游灯人员达1000多人,灯队由头灯、牌匾导引,乐队穿插其中,游灯队伍遍游东宅村的主村道,全程5公里。过境各村信众夹道焚香,以乐队迓迎,并点燃焰火,燃放鞭炮,迎送过境。各分灵庙宇游灯活动在本地同时举行。 农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东宅庙会”举行神像巡游活动,由主庙董事会组织信众抬着神轿、神像,鸣锣开道,牌匾、彩旗、旗牌、执事、皂隶、八班、神卒、马队、枪班、乐队和扮演历史人物故事的文艺队组成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参与人员达1000多人,自主庙起游,巡遍东宅、下社、山头、溪南、溪北等村,行程10公里。所经宫庙摆设香案,以乐队迎送,过境村庄信众也列道恭迎,燃焰火、放鞭炮、烧贡银,并为神像挂豆乐捐。一路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东宅庙会”历经千年,它保留兴化地区民间传统信仰独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地方信仰习俗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护民间文化、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民众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3年5月,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东宅庙会”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