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桂花的诗句 - 曾国藩诗句解释翻译

曾国藩诗句解释翻译

二十二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

原文

科名中人(1),以黄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必掇(2)大魁(3);黄翅入鬓,进身(4)不远;印堂黄色,富贵逼人;明堂(5)素净,明年及第。他如眼角霞鲜,决(6)利小考(7);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8)。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注释

(1)科名中人:指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前途的人。

(2)掇:拾取,这里指,摘取,夺取的意思。

(3)大魁:状元。

(4)进身:指登科升官,或封爵受禄。

(5)明堂:鼻子。

(6)决:必然,肯定。

(7)小考:旧制,童生应府县及学政之考试。

(8)发迹:指立功显名,发家致富。

译文

对于追求科名的士人来说,面部气色应该以黄色为主,因为黄色是正色,吉色。如果有一道黄色的彩云覆盖在他头顶,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必然会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如果两颧部位各有一片黄色向外扩展,如两只翅膀直插双鬓,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登科升官或封爵受禄已经为期不远;如果命宫印堂呈黄色,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很快就会获得既能够致富又能够做官的机会;如果明堂部位即鼻子白润而净洁,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必能科考入第。其他面部气色,如眼角即鱼尾部位红紫二色充盈,其状似绚丽的云霞,那么可以肯定,这位童子参加小考,必然能够顺利考中;命宫印堂,有一片紫色发动,向上注入山根之间,那么可以肯定,此人经常会获得一些钱财之利;如果两眼下方各有一片红晕,而且被鼻梁居中分隔开来从而互不连接,那么可以肯定,此人定会喜得一个宝贝儿子;如果两额部位红润光泽,那么可以肯定,此人的亲人必然能够立功显名,发家致富。由此推而广之,足可以窥见面部气色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

解读

在中国古代,黄色历来被尊为正色,也是吉祥之色,所以有黄云盖顶,必高中状元,黄翅入鬓,必加官晋爵,印堂黄色,定大富大贵的说法。人们常说“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说明面色是人内心的心理活动表现于外的一种无声的语言,“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来自内心的喜悦表现在外,则会面色红润,眼角霞鲜,其实,如果我们总能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生活,工作的话,就会有不断的惊喜出现。

典例阐幽

刚廉清正,善于决策

心底无私,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其气色凛然,令奸佞小人望而生畏,不敢胡为。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祖辈居住在太原太古昌平乡,后移居冯翊,最后迁至下邽。

寇准生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忿生曾在西周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立战功,遂以官职为姓。曾祖父寇斌,祖父寇延良,都饶有学识,因遭逢乱世,均未出仕。父亲寇湘博古通今,擅长书法、作画,在诗词文章方面也很有名望,曾于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招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奇功,封为三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

寇准生于地位显赫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熏陶、教育。由于天赋极高,又兼刻苦攻读,年纪轻轻便脱颖而出。寇准十四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十五岁时,就能精习《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并能辨别其中异同,剖析问题也颇为精妙。

太平兴国五年,年仅十九岁的寇准来京都汴梁应试,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参加宋太宗殿试的资格。当时,因为宋太宗多喜录用中年人,有人便劝寇准多报几岁年龄。寇准却严肃地说:“我正思进取,岂可欺蒙国君!”结果,寇准凭借经纶满腹,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寺评事,实任大名府成安县知县。

寇准在任成安知县期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禁止巧立名目加额摊派,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每当收税和征役时,他都不许衙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而在县衙张贴告示,上面写清楚应征对象的姓名、住址。百姓见此,便主动前来缴税和服役。

寇准还奖励耕织,鼓励垦荒,致使成安县境田野悉辟,百姓安居,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因他政绩卓越,数年间屡屡升迁。

宋太宗在位之际,时常诏命群臣直言进谏。一次,寇准上朝,恰逢众官建言与契丹议和。他听过之后,当即提出异议说:契丹屡屡犯我边境,只应加派劲兵驻守,不可与之议和。他亟陈厉害,说得十分在理。因此,寇准受到太宗的赏识,即被擢升为枢密院直学士。

宋太宗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常常征求寇准的意见,他也常常能直言陈述。一次,寇准奏事,因言语不和,惹得太宗发怒,起身就要退朝;寇准却上前扯住衣角,让太宗坐下,继续劝谏,直至事情解决之后才罢休。太宗息怒后,细思寇准忠直之举,甚是嘉许。说道:“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得魏征。”

淳化二年,天大旱,又蝗灾。宋太宗召集群臣,议论施政得失。大臣多推说“天意,”敷衍搪塞。寇准却借题发挥说:“《尚书洪范》有言,天与人之间的关系,犹如行与影、音与响一样。大旱的征兆,似是谴责刑罚不当。”太宗一听,满脸怒气,起身退朝。

稍过一会,宋太宗稍稍心平气和,又传见寇准,问道:“卿言刑罚不当,究竟有何根据?”寇准说:“愿把中书省、枢密院二府长官召来,我当面评议得失。”

宋太宗立即召唤二府长官王沔等人。寇准面对机要大臣,严词斥责道:“此前不久,祖吉、王淮枉法受贿。祖吉赃少,竟被判死刑;王淮监守自盗,侵吞国家财产多至千万,却因是参知政事王沔之弟,只受杖刑,事后照样为官。这不是执法不公吗?”太宗当即质问王沔有无此事,王沔连连叩头谢罪。太宗怒斥,大煞了二府的邪气。

从此,宋太宗更认为寇准忠正廉直,可以委以大任,先后授任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职。不久,又把通天犀制的两条珍贵玉带赐给寇准一条。

寇准以其忠正、机智、善断大事而名垂史册,蜚声后世。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他一生胸怀大志,极想为国多出一点力,多做一点贡献,然而却屡进屡退,最后客死于偏远的雷州,使胸中抱负付之流水。究其原因,北宋社会黑暗、腐败、统治者昏庸软弱,使清正之人难容于邪枉之徒;其次,则在于他处事不谙刚柔相济之道,尚缺深沉和大度。后者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修养。

明主贤臣,英雄相惜

古人云:黄云盖顶,高中状元,黄色入鬓,加官晋爵,跻身仕途,并能官运亨通,是古代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辅明君,大展胸中抱负的又有几人,像孔明与刘备这样的明君贤臣,惺惺相惜确实让人羡慕不已。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他出生于琅琊,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就一直尽心辅佐刘备父子兴复汉室,开国创业,功勋卓着。

诸葛亮二十七岁时,有群雄袁氏兄弟、公孙瓒、吕布、陶谦等在混战中陆续灭亡;刘表、刘璋虽没有灭亡,却也没有了前途。另一些有远见,有卓识的人则脱颖而出,其中首推曹操,另有孙权。对于曹、孙诸葛亮有能力到那里谋得较好的职位,可他不去,宁可“不求闻达于诸侯”。

例如对曹操。曹操是个能人,精通谋略。行军用兵,大略依照孙子兵法,因事设奇,谲敌制胜,用兵如神。他割据的起点不高,论名气和实力,都无法与袁绍抗衡,最后却是他灭了袁绍。曹操眼光远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积谷,仓库充实,又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身处四战之地的兖州,周围分布着吕布、袁术等五大割据势力,从未受到联合的包围,反而把对手各个击破。他以劣势的兵力,官渡一战,把袁绍打得望风而逃,从此天下无人能敌,眼看就要统一北方。也许是诸葛亮反感曹操在徐州滥杀无辜,也许是看穿了曹操的野心,诸葛亮没有投奔曹操。

至于江东,这个政权久经考验,拥有长江天险,得到一方民心,拥有大批人才,兄长诸葛瑾便在那里效力。然而诸葛亮没有投奔江东。晋人讲一个传闻,说诸葛亮为刘备出使江东期间,张昭建议孙权留下诸葛亮,诸葛亮不肯留,说道:“孙将军可谓人主,不过我观察他的气度,能重视亮而不能尽用亮,所以不留。”史家裴松之以为,诸葛亮君臣的际遇,可谓世间罕见,谁能离间?连关羽都不肯背主,何况诸葛亮呢!裴松之没有反驳孙权“不能尽用亮”。诸葛亮也许早在隆中就预料孙权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不肯去投奔东吴吧!

还有刘璋,割据长江上游的益州。益州僻居西南,是四塞之地。秦岭在北,三峡在东,大雪山、夹金山在西面,蛮障之地在南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末太常刘焉来牧此州,既避世乱,又雄踞一方。刘焉死后,二子刘璋据州自保,没有大作为。对于行将被灭的刘璋,诸葛亮怎么能看在眼里。

没有合适的就继续等待观察。他终于发现了刘备。刘备是个常败将军,眼前寄人篱下,此人远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到他这一代败落了。刘备学于名儒卢植,但是不喜欢读书,只爱狗马,音乐和华丽的衣服。天下大乱,他趁机而起,领兵救过徐州,代理徐州牧,又丢了徐州,投靠曹操。曹操授予他左将军,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他却密谋杀曹操,夺了曹操徐州,后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转而投靠曹操的对头袁绍。袁绍败后,刘备在北方再无容身之处,南下投奔刘表。

刘备屡败屡战,有股硬汉子气概,从不服输,胸襟开阔,宽仁大度,礼贤下士,善于团结部下,部下同他结为兄弟。关羽被曹操所俘,大受优待,仍然伺机离开曹操,返回处境不佳的故主身边。仅此,就可见刘备笼络人心能做到何等程度。因此对士人号召力很大,为海内所畏惧,以至于曹操也对他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袁绍之辈,不足挂齿。”

这可是诸葛亮寻找的“主”,不过要试探考察。恰好这时,刘备也产生了网罗名士的强烈愿望。他在荆州寄居多年,内心很不平静。

与此同时,以司马徽为首的襄阳在野派也实行着精心策划的计划。第一步,因势利导,由司马徽和徐庶出面,向刘备介绍诸葛亮。于是刘备从新野出发,取道襄阳,奔赴隆中乡间拜访孔明,不料扑了个空,主人不在家。第二次,竟然同上次一样,二百来里路,还是白跑一趟。要不要去第三次呢?刘备认为干大事以人为本,既然需要人才,获得众人一致推荐,三次前去显得心更诚,必能打动对方。建安十二年十月,隆冬天气。诸葛亮住在茅草搭建的房子里,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出面相见,刘备见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长身玉立,和蔼可亲的面孔,掩不住瞳中的英气,一看便知有见识。刘备四十七,海内无不敬仰,态度却越发的谦恭。他屏退闲人,在刺骨的寒气中促膝长谈,开口道:“汉室衰微,奸臣盗权,主上蒙难。我不量自己的德和力,打算伸张正义,只是智慧浅,方法少,屡遭失败,败落到今天的地步。但志向仍没有放弃,你认为这个大计将怎么制定?”推心置腹,一片赤诚,虚心求教。

诸葛亮胸有成竹,把经过通前彻后思索的东西,和盘托出,提出转弱为强的对策。他总结群雄混战的历史经验,预测未来形势,阐明刘备统一战争的阶段方针。这便是闻名于世的《隆中对》,产生于草庐,也称《草庐对》,包含丰富的战略智慧。

在常人看来,一个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手握雄兵,显赫一时的群雄那里谋到一席之地的人,偏偏看上了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多少兵马的刘备,岂非将一生事业系在前途未卜的人物身上?然而这正是诸葛亮之所以为卧龙的道理。撇开刘备反曹最坚定,以兴微续断为己任这一层不说,去了能受重任,一展平生管乐之抱负。舍刘备其谁?刘备不以自己一介布衣,一名青年为鄙陋,三次屈尊就教,单凭这一点,就很感激了。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显然,诸葛亮把领导者的素质看得比势力更重要,把未来看的比当前重要。这是他明智而不同常人的根本之所在。

刘备得遇贤臣,诸葛亮得遇明君,正是有了刘备的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以及诸葛亮的稳坐隆中,只待明主,才会有后来君臣二人在政治舞台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手足深情,血脉相通

咸丰十一年八月,安庆陷落,曾国荃为首功,然后回老家招兵买马。第二年,即是同治元年五月,曾国荃带着新招募的湘军,加上原来的老兵,***两万两千多人,甩掉后方,孤军深入,冒死进驻雨花台,开始包围南京。

曾国藩得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立即就给曾国荃写信,要他赶紧撤退。又给诸将写信说:“我的弟弟轻踏死地,必难幸免,各位务必统治全军,不要跟着送死。”

南京是太平天国的都城,经过数年的经营,已经是城高墙厚,防御坚固,周长九十六里。曾国藩本打算三路进攻,另外两军还没有来,曾国荃以区区两万人,还有三分之一是新兵,还有部分的降卒,竟想围困南京城,很多人都为他担心。曾国藩更害怕他全军覆没,三河之役,就是因为主将李续宾不听劝告,孤军深入,被太平军包围,别的湘军来不及救援,致使六千精锐全部被歼灭。

不单是曾国藩,就连洪秀全也大感意外,“从未准备彼等能突如其来如此迅速”,因此在一日之内,连发三道诏旨,要求李秀成赶紧回来救援。李秀成认为,湘军刚刚攻克安庆,兵强气盛,不如两年之后,等其师老力竭,再回兵南京,与之决战,所以没有及时回来救援。洪秀全一再催促,连“国法难容”都说出来了,李秀成才决定回去。

这一拖就拖了四个月,正好给了曾国荃充足的时间,他这一支部队后来增加到了五万人,围困南京长达两年两月之久,最终攻破南京城。

按照曾国藩的扎营规定,城高壕深,立定脚跟,二十天就够了,由于李秀成的延误,曾国荃可以从容的修筑长壕营垒。

百里长壕,如果分兵把守,等于没守。南京城虽然很大,最要紧的地方也不过数处。曾国荃一改先前的办法,这次不固守长壕,而是在长壕之内,要曾国荃各营分别修筑营垒,各营垒又自筑壕沟,最紧要和次要的地方,派精兵把守,其余各处派劣兵把守,也可以将就支持。营垒修好之后,画成地图,送给曾国藩看。

看到地图,曾国藩说:“各营布置妥当,唯有一处我不放心。”原来营垒前后有两条河,地图上没有标明河水深浅宽窄,如果河水太浅,敌人徒步过河,营垒前后受敌,要曾国荃加倍小心。

当李秀成带着十三王及二十万大军,匆匆赶来到城郊时,湘军已经是深壕高墙,营垒坚固,严阵以待。

太平军用西洋落地开花大炮,集中火力,猛烈轰击,其声惊天动地,又里应外合,反复冲锋,攻击长壕。湘军以排炮阻击,依托墙壕,百般阻截。太平军连续攻击十五个昼夜。湘军也个个不怕死,裸立墙头,放排枪,扔火球,全不畏缩。

太平军攻到外壕前,齐声呐喊,背负稻草,准备填平壕沟,要朝墙上扑来。曾国荃急了,亲自出来指挥,枪子打中了他的脸,血流进脖子里,他就简单的包扎下,又站在墙头上,军心遂稳。太平军前仆后继,死者相叠,不肯退却。

太平军挖了两个地道,轰隆两声巨响,轰塌了营墙几十丈,土块石头满地都是,其中还有湘军的断臂残腿。太平军抢将上来,潮涌而入,连贯不绝。曾国荃早有准备,稳稳地守住战壕,待尘土落定,烟雾一散,湘军就胡哨连天蜂拥而上,一半抛掷火球,一半施放枪炮,并力抢险,用了六个小时,才把缺口堵上,就在这个缺口内外,太平军死伤数千,湘军也伤亡无数。

太平军冒着大雨,连夜开挖地道,想再次轰塌高墙。曾国荃与诸将商议,审查动静,掘地相向。两军在地道中相遇,乱刀交错,互相砍杀,或者放毒烟,灌污水,打破了太平军的地道攻势,太平军也想把长江水引过来,淹没湘军,还想攻占江心洲,断了湘军的粮道,都被阻止了。太平军连营百余里,最近的营帐距离湘军墙壕不过二十丈,日日夜夜攻击,都被长壕,沟墙阻挡,无法打破湘军的营垒。

这场攻防战持续了四十天,又艰苦,又惨烈,活下来的兵勇,个个面无血色,只剩下皮包骨头,“军兴以来,未有如此之苦战也”。李秀成看打不下来,只好带着大队人马走了,此后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援救行动,失去了营救南京的最佳时机。曾国藩让曾国荃撤,但曾国荃不听,杨载福也不听,问左宗棠,也不愿意撤。偏偏赞成的人更多,他们都批评指责曾国荃,说他不是能够攻克南京的人。曾国藩一时没了主意,决定亲自去看看,再作打算。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仔细查看雨花台大营的壕沟和墙子,也看了附近几个县的营垒墙壕,觉得湘军营盘坚固,各部协调配合,终于打消了撤军的想法。正是靠着这壕沟和墙子,还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曾国荃把南京城包围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攻克了南京城。

反复厮杀了四十六天,曾国藩人在安庆,一点也不轻松,天天绕屋彷徨,没有主意,说自己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再也经不起什么大患。曾国荃受伤他也有心灵感应。昨天想到曾国荃受伤,今天就接到报信,说曾国荃受了枪伤,幸好不太严重。曾国藩遂在日记中说“足见天伦血脉感触,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