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还有其独特贡献,这就是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新乐府运动的形成和开展,白居易先进的诗论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他的《与元九书》,便是一篇最全面、最系统、最有力的宣传现实主义、批判形式主义的宣言。
首先,他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他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所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也就是他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针对当时的社会特征,他特别强调“为民”,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将诗歌和政治、和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在他以前,还没有谁如此明确地提出过。
这种观点,不仅是他自己的创作指南,而且也是他衡量古代作家作品的标准和领导新乐府运动的纲领。对六朝以来那种脱离现实脱离政治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东西,他作了彻底的否定。历来风骚并称,李杜齐名,但白居易却说屈原“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只“得风人之什二三”;说李白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不及杜甫的“尽工尽善”;而且即使是杜甫,他也认为为时为事而作的作品还不够多。这样的持论虽不免偏激狭隘,但也说明他的大胆和坚决。对廓清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逃避现实的诗风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
其次,白居易还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并认为象《诗经》中《北风》之刺威虐,《硕鼠》之刺重敛,汉童谣“广袖高髻”之刺奢荡等,都是由“感于事”“动于情”而产生的。因此,他指出要写作为政治服务的诗就必须关心政治,主动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泉源。《秦中吟序》说:“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与元九书》也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便是这一理论的实践。
第三,他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矣,……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他以果木成长过程为喻,形象地、系统地提出了诗的四要素。“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其中尤以“实义”为最重要。“义”即《诗经》的“六义”,主要是指那种“美刺”精神。“实义”即以义为果实,也就是要“经之以六义”,使诗具有美刺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才能感人至深,并感人为善,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效果。所以说“莫深乎义”。白居易强调诗歌应为政治服务,也正因有见于诗歌的巨大感染力。
第四,为了充分地发挥诗的功用,更好地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白居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新乐府序》说:“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所以他“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而力求做到语言的通俗平易,音节的和谐婉转。这对于“雕章镂句”的时代风尚以及“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都是一个革新。
新乐府运动,便是在上述诗论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新题乐府和少数古题乐府也都体现了或符合于这些理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