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评价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两个敌对阵营的人,却对曾国藩的评价,都高度统一的完美。
蒋介石一生,手边永远有两本书,一本圣经,一本曾国藩家书。
事实上,比起历史上的另一个完人王阳明,曾国藩连中人之姿都算不上,实足笨小孩一个。
要问曾国藩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先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家世背景。
曾国藩,男,汉族,1811年11月26日出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按照现在来看应该是中产阶层。
在谈谈曾国藩这个人吧。曾国藩小时候还是一个比较笨的小孩,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天夜里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能背下来。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读书人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笨也就算了,而且身上还一堆毛病,爱抽烟,好色,脾气暴躁,常与人发生争执,喜欢聚餐海吃,爱看热闹,经常去菜市口看杀人砍头……但这只是曾国藩在三十岁之前的毛病,所谓三十而立。三十岁后慢慢的改变了,在丁忧的一年半里曾国藩反思了以前的有了很大的改进,可以说是换了个人。之前他性刚毅,事与人争,自己认为对的也照样要求别人。经常与人吵架,在京做官时还有两次与朋友大打出手,性格强硬,也因此受吃过很多亏。之后他一改年轻锋芒外漏之势,变得“圆滑事故”,对别人宽容大度,给足别人面子。但是对于自己严格控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达圣人之境。
曾国藩不能算个聪明人,天分不高,考了七次才考中举人,但为什么能成功,流传至今?
没有什么伟人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慢慢积累的,所谓厚积薄发。你看得见的,是表面和经历。你看不见的,是家底和命运。
曾国藩经历过绝望。道光十二年,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比前五次的失败,更让他受打击的事发生了,当时湖南省的教育厅厅长,批评他“文理太浅”,以捐生注册。(捐生指成绩还凑合,但当秀才又显不足的考生)如果第一次科举,获得捐生,也还不错。然而这是曾国藩第六次考试了,捐生身份对他而言,不亚于当头棒喝。这搁在我们现代,就像一个参加了五次高考都落榜的孩子,第六次却只得了个入围奖,被告知,你这成绩还是不行呀,念你考了这么多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次你可以免考体育了。
曾国藩还与死神擦肩而过。咸丰二年,太平军一路北上,整个湖南几乎沦陷,咸丰皇帝心急如焚,召命在乡下为母亲守孝的曾国藩,到长沙兴办“团练”。曾国藩到了长沙以后,对官场潜规则不管不顾,自己开了“审案局”,对土匪、流氓、抢劫犯之流从速处理,“巨案则自行汇奏,小者则唯吾专之”。就为了避免有人来求情,这一来就断了很多官员的财路。案子就是钱,不是钱也是天大的人情。
更夸张的是,曾国藩半年里办的案件数量,超过了湖南十来年的案件总量。曾国藩不尊重行政程序,视湖南通省官员如无物,更是大伤文官们的面子。你要当好官,出成绩,这可以理解,谁不想往上爬?但能不能别把我们踩得这样狠,反衬得这样无能?你半年里办的事,超过了湖南几十年 的工作成绩,这样的干法,别人的面子往哪里摆?
所以,整个湖南官员,选择了彻底孤立这个“曾剃头”。
当时湖南的正规军绿营军,特别看不惯曾国藩的团练兵,有一天就找了个理由闹事儿,加上当地官员的推波助澜,这些兵痞子大胆的围攻了曾国藩的办公室。
隔壁办公室的巡抚骆秉章假装没听到,没看见,其他官员见此,就更是幸灾乐祸,暗戳戳的等着看笑话了。曾国藩以为绿营兵胆子再大,也绝不敢武装攻击他这个二品大员。所以被包围后还若无其事的处理公文。最终还是高估了兵痞的理智,曾国藩的几个随从受了伤,自己也差点被杀了的结局落下帷幕。更窝心的是,有苦还说不出,没地儿告状,只能打碎牙和血吞。
年少时的六次名落孙山,和作为堂堂大清官员,在长沙不仅处处受制,还差点命丧于此。
这些失败,虽然量级不同,但因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对曾国藩的打击程度,可以说不相上下。
搁在大多数人身上,任何一次失败,都足以让人生跌入谷底,万劫不复。
但曾国藩一次又一次,都从失败的泥潭里,不止爬出来了,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六次落榜后,曾国藩豁然贯通,文章大进,第七次中了秀才,一年后中举,四年后中进士。
长沙失败后,曾国藩离开是非之地,去衡阳训练团军,最终练成了清朝末年战斗力最强的湘军。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曾国藩在经历人生的大挫败之后,总能把失败当成礼物,前行的脚步,从来不会终止。
所谓命只不过是弱者的借口,强者的谦辞。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心脏的跳动意味着生理上的死亡,葬礼的结束意味着社会意义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死亡,是被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人遗忘。
虽然曾国藩已经逝世已经接近一个半世纪之久,但还是有这么多人记得他,世上还流传着他的佳话,数千万人视他为偶像。那咱们呢?(部分参考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