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1)灞上:古地名,即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工南,因地处霸水西面高原上,故名“霸上”。(2)雁行频:指雁群不断地飞过。(3)他乡:异乡。(4)独夜:孤独的夜晚。(5)空园:因草木凋零,故秋园空疏。(6)孤壁:指孤单而冷清的房屋。野僧邻:以野僧为邻。邻:邻居。(7)郊扉:郊外的住宅。扉,门,这里指房舍。(8)致身:即仕为官。意却为国出力,建功立业。《论语·学而》:“子夏曰:‘事君能致其身。’”朱注:“致:犹委也。”即委身以事其君。
[简要评析] 这首《灞上秋居》,反映了作者客居乡的孤寂,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风格清朗,意境幽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唐末社会会动乱的现实。诗的首联,描述了秋天高原的晚景:在一个风停雨歇的黄昏,空中飞不断的雁阵,由北往南,可是自己呢,年复年,却要客居异乡,不能回归故里。因此,这里不仅是借雁起兴,这感慨是何等的深沉。中间两联,具体描绘了客居异乡的苦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作人”,这是说,这纷纷飘落的秋叶,俱是他乡之树,而不是故乡的树了,这忆念是多么的凄苦。况且在这孤寂之夜,寒灯独照,这就格外的凄凉了。承“落叶”句而来,是“空园白露谪”,一片萧疏,连白露滴的声音都听见了,这夜又是多么寂静;就“寒灯”句而方,是“孤壁野僧邻”,孤单的房舍,四野萧然,只有与野僧为邻,这是怎样的孤寂。在这样凄苦寂寞的境遇中,虽是“寄卧郊扉久”,但念念难忘的,依然是“何年致此身”的愿望。如此心系朝廷,渴求能为国家出力,施展抱负,这在封建社会里,还是难能可贵的。全诗情真意切,颇能动人。
[诗人简介] 马戴字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一说在滨海之地。武宗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回京。官终太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