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的传说(六则)
向龙借地建涌泉寺
传说很久以前,鼓山原叫做“白云峰”,曲径通幽,绿荫如盖,溪涧绕山,土地肥沃。山上住着不少人家.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安闲自在。谁知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响午,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刹时倾盆大雨劈头盖脑而下,只听霹雳一声,云层中窜出一条恶龙,张牙舞爪闯进山上灵源深洞里去了。一会儿,雨止天晴,白云山又恢复了常态。但山上的人受了一场虚惊,不免担惊受怕,上山耕种,多数结伴同行,不敢大意。果然,不出人们所料,从此祸害接踵而来,躲在灵源深洞的恶龙,经常出来残害生灵。开头吃牲畜,牲畜吃光了就吃人,弄得山里人家无法生活下去.纷纷出外逃生。恶龙吃不到人,就毁庄稼,啃树木,把整座林深草茂的白云峰糟蹋得不成样子,山上光秃秃的只剩下各种各样的奇岩怪石了。白云峰的石头说也奇怪,他们一见恶龙出来,便大小岩石齐鸣,好比战鼓一样咚咚地响彻天穹。恶龙听到鼓声.不敢出洞。人们见恶龙不敢出来作孽,逐渐又回到白云峰重建家园。庄稼种下刚一个季节,正要开镰收割,一个晌午,.恶龙又出来吃人了。这时,村上有一对青年夫妇,平时除了耕织.还练就一身好武艺,他们见恶龙到来,起了保护乡亲,男的挥动日月宝刀,女的手持鸳鸯宝剑,朝着恶龙猛扑过去。刀光飞闪,杀得恶龙左翻右滚。乡亲们也拿来锄头助战,恶龙见势不妙,便张开血盆大口.从大鼻孔里喷出两道毒气。一时满山遍野乌烟滚滚,人们都中毒倒毙。就在这时,那位挥剑的女子生下一个男孩。恶龙饿得慌,正要扑吃婴儿,突然天外传来一声断喝:“毒龙休得作孽!”恶龙抬头一看,原来是南海观音,连忙抖两下尾巴,化作一阵白烟又逃进了灵源洞。观音要赶赴蟠桃会,无暇停留,只好抱着小孩匆匆走了。这个小孩在南海长到十岁,观音把他送到雪峰寺里,不觉二十三年过去了,小孩皈依法门,法号“神晏和尚”,当了雪峰寺住持。
神晏来到白云峰,到处尽是荒山秃岭,一阵风过,山上岩石咚咚作响。所以白云峰后来被人改称为“鼓山”。这里山秃石顽,只见白云,不见绿荫,在此建庙,诸多不便。但神晏不好违拗观音的嘱咐,只好在这里着手动工。房子刚刚建起,山上就涌来泉水,建了年把时间.连房基也没建成。神晏好生苦恼,便念了经向土地公间明究竟。土地公说:“这里灵源洞藏着一条妖龙,占地为王,兴妖作怪,作恶多端,残害百姓,不会让你在这里修盖庙宇的。”神晏和尚得知这情由之后,决心为民除害,便和恶龙展开了一场恶斗。双方剑来杖往,飞沙走石,打了三百多回合,不分胜负。神晏心想,既然武力制服不了它,应该转向斗智。他虚晃一杖,跳出圈外,喝道:“恶龙住手,你不肯让地,也不勉强,能否暂借一用呢?”恶龙此时打得有些招架不住,听和尚说暂借一用,便收剑问道:“要借多久?”神晏说:“只借一夜。三更借地,五更便还。”恶龙心想,只借两更天,无关紧要,便一口答应了。可是恶龙不放心,赶紧又补充说:“和尚言出。可守信用?”神晏答道“出家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恶龙听了说.“那我去睡!”和尚说:“尽管去睡,听到打五更,你一醒来.我就还地。”恶龙果然呼噜呼噜地睡去了。
等那妖龙睡了,神晏和尚马上咬人动工建庙.交代打更的小和尚说,在这里只准打三更,不准打四更、五更。就这样,那条妖龙一直睡在那里。一年之后,寺庙建好了。神晏招纳各地和尚上鼓山寺院居住。每日照常诵经拜佛,和尚打更都只打到三更为止,四更时就起床做功课,永远没有打五更的,妖龙没有听到五更鼓,连续睡了好几年不醒。从此,不再有山洪为患了。
一天.福州的个大官来到鼓山游览,听到传说,有意跟神晏为难,他命令庙里的和尚打五更鼓。小和尚不敢违命,只好打了五更。更声刚响,恶龙便腥过来了。它见此地己被人占用,盖了寺庙,认为神晏和尚不讲信用,立刻喷吐龙泉,要把这里的庙宇全冲走。可是神晏经过这几年的修行,法术己更加高明了。恶龙向他要地,他马上搬一箱佛经塞住龙口,龙口就吐不出水了。妖龙大怒.向神晏猛扑过来。神晏一个禅杖便把妖龙活活打死了。而那个大官,却被最先喷出的龙泉水冲下山沟里去了。从那时起,鼓山这座大寺庙,便命名为“涌泉寺”。恶龙被除,地方清净,鼓山依旧一派好风光。所以,涌泉寺大门的石柱上,刻着这样一副对联:“真东冶无双福地,水生功德,看泉水滚滚,禅心早彻毒龙潭;”“是西来不二法门,轮转声音,听天外逢逢,梵唱远通灵鹫岭。”
王审知和神晏和尚
唐末王审知开疆福建。唐亡,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
有一天,王审知巡游马江,望见鼓山山巅上霞光闪闪,瑞气腾腾。他想:这山上定有宝物,不然,哪来的霞光瑞气呢?他决心前往探究一番,便轿也不坐,马也不骑,抄起袍褂径直望鼓山方向跑去。跑呀跑呀,跑得满头大汗,将近霞光升起的地方时.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王审知急于要看那山上的宝物,便抽出腰间青锋宝剑,用力往大石头砍去,只听得“咣当”一声,大石被劈成两半,开出一道门来。王审知从这座门走过去.这座门后来就叫“石门”,岩石上刻有“仁知石门”四个大字。到现在还看得到哩!
王审知走过石门,霞光就在眼前,瑞气万丈,使王审知一时睁不开眼来。过了片刻.定神一看.原来不是什么宝物,而是一个老和尚盘坐在一块岩石上修炼。王审知大失所望.便把一腔怒火发在和尚身上,连声喝问和尚是什么人,高踞石上做什么。他连问三声,这和尚理也不理,仍然闭目修炼。王审知更加恼火,便亮出自已开疆闽王的身份,并说:“寸土属王,你既然这样无礼,目无国主,就不该坐在我的领土上面。”这个和尚听到王审知“寸土属王”四个字,便慢慢离开那块石头升到半空中,一动不动地坐在云端上。这时闽王看傻了眼,才知道这和尚是个高僧,连忙伏身下拜赔罪,并表示愿拜长老为师,敬请重临凡土,仍坐在原来宝座上,受弟子大礼参拜。和尚一听,又慢慢地从半空中落下来坐在原位,这块石头就是现在的“国师岩”了。
原来这和尚就是神晏方丈。他落座之后,扶起闽王,接受他为徒弟。王审知请求神晏师傅给他讲经。他全神贯注地倾听,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问个究竟,师徒俩有问有答,十分契合。刚谈到兴头上,却常被灵源洞哗哗响的泉水声打断,这次神晏方丈突然大喝一声:“呔!”灵源洞的泉水马上停止流动,转向别的地方流去了。所以这个地方便被人称为“喝水岩”。
顽石点头
鼓山喝水岩下面大石壁上,刻有一位盘坐讲经的和尚,旁边还题有“顽石点头”四个大字。这和尚就是达摩祖师。
相传,达摩祖师原是印度的大和尚,自幼出家,专攻佛经。他长得貌赛潘安,十分漂亮。他来到中国传经,刚踏上东土.经过一座木桥,迎面走来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从达摩身旁走过,谁知刚打一个照面,这妇义便被达摩的美貌迷住了,傻傻地呆在那里.忘了怀中的孩子.一松手.孩子掉进河里淹死了。达摩见到这个情况,吓了一跳,知道这个妇女是被他的外貌迷住了,心想我来中国传经,好事未做竟先害死一条性命,真是罪过。于是他便念动真言,自行毁容,霎时间脸上长起了无数疙瘩,非常难看。俗语说得好,事情做过了头便难办。达摩虽然佛经讲得十分透彻,可是没人来听。为什么?因为人们一看见他的面貌都吓跑了。后来,达摩来到鼓山讲经,同样也没有人来听。他不灰心,虔诚传经,便搬来许多石头当听众,执着地向石头讲解佛法,讲得天上的云儿不飘走,鸟儿停止了鸣叫。这时,连山上的松涛也不响了.只见一块块顽石频频点头,好像十分“领会”哩!
天风海涛亭诗会
鼓山屴崱峰(俗称绝顶峰),是福州最高的山峰,也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登峰远眺,烟波飘渺,茫茫东海,尽收眼底。历代骚人墨客题咏很多。宋代理学家朱熹书写的“天风海涛亭”就是取意于著名诗人赵汝愚“天风直送海涛来”的名句。
传说,明代有一个状元名叫龚明卿,很想在天风海涛亭上留诗传千古。有一天,他邀请福州文人学士来“天风海涛亭”举行赛诗会,以天风海涛为题,限香交卷。诗会开始了,许多人抓耳挠腮,搜索枯肠,迟迟不能交卷,龚明卿早已写就,暗暗得意,以为自己的诗句一定能够夺魁。正在他自我陶醉的时候,一个看牛小孩赶着牛拈从亭边过去,咀里喊着:“这里白云太美了,沾了我一身。”一个青年诗人听了灵机一动,奋笔疾书了一首五律,第一个交卷。当龚明卿读到:“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时,不觉脸上发红,叹为妙句.自愧不如。合座的人,也都交口赞服。后来,这两句诗便刻在天风海声亭的柱子上作对联,一直传到现在。这个青年诗人是谁呢?原来是龚明卿的未婚女婿林世璧。
八仙聚会
八仙中的蓝采和,常年跋涉高山深洞采集百草,济世除病。这一天,他来到鼓山,在芳草满地的山径上边走边找,边找边采,篮中奇药百草越采越多,他非常高兴,连采了好几天,竞忘了回去。这件事,让神晏和尚知道了,连忙跑去同蓝采和见面,恭请他到涌泉寺传授医道,蓝采和便毫无保留地把医术传给他。神晏学得了这一套医术,感恩不尽,正要上前施礼叩谢时,蓝采和却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蓝采和走了,大岩石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脚印,这就是现今“仙人巨迹”的由来。
蓝采和回到天上仙霞洞,把鼓山说得比仙境还美三分,比天堂还好几成。众仙听得入神,约定八月十五晚上齐集鼓山赏月。
转眼中秋节到了,八仙雅兴十足,云集鼓山十八洞前,都被这里的山光水色迷住了。韩湘子第一个吹起了笛子,悠扬的乐曲随着云儿缭绕在月亮旁边。汉钟离敲起檀板为何仙姑伴奏。吕洞宾激动得跳起九连环剑舞。曹国舅坐在岩石上哼古曲,怡然自得。张果老倒骑着小驴儿在洞前踯躅跶跶,呵呵大笑。李铁拐高兴得把葫芦里的美酒全喝光了……
八仙中秋鼓山赏月,给“八仙岩”留下了美丽的传说。清代诗人魏杰曾就这一传说写了这样的诗句:
石门不锁自高坚,
九曲盘旋住八仙,
开辟丹梯七层磴,
此身直上洞中天。
刘海钓金蟾
刘海原是涌泉寺的一个小和尚,年幼心纯,秉性正直。师傅对他说:“佛家莫见财就贪,见色就痴,见屈就怨。应该修心养性,不贪非分之财,看见美女不动心,受了委屈不发怒。”他出门化缘,在市镇上看见美丽的姑娘,本能地想多看两眼,一想起师傅的教诲,便把姑娘当作老虎避之,街坊小孩有时围着奚落欺侮他,本来气得想哭甚至想动手还击,可是一想到师傅的教诲便克制自己,一动不动地闭着眼睛任人欺侮,他有时出去化缘,得到比较多的钱,想留下一点买点心充饥,一想到师傅的教诲,便半分也不敢私留,募到多少就全部上交。刘海把师傅讲的佛经,都视为金科玉律,一概遵命,不敢违反,十分虔诚。
有一天黄昏时分,刘海正在茅厕解手,见师傅从外面突然走进来,他不便招呼,把头垂下,一动不动。师傅不知道刘海在这里,一面数着钱,一面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募到十元钱,我私下留了四元,连昨天、前天留下的,只三天时间就有了十元。如此下去.不到几年我便可还俗回家,当个大员外,讨几个小老婆,且乐得下半世快活,还当这个清苦的傻和尚干什么!”刘海听了师傅这番话,不禁失声喊道:“哎呀师傅!”刘海的喊声,使师傅大吃一惊,手里的钱掉落茅坑里了。师傅的私心暴露了.心里一阵不好受,悔恨交集,染成重病,不久便呜呼哀哉。师傅死后,刘海每回上厕所都看到茅坑里有一只蟾蜍在那里跳来跳去,啯啯大叫。刘海觉得奇怪,转想师傅因为贪财致死,他的肮脏灵魂可能还在茅坑里找那失手掉落的金钱哩!所以,第二夭,他串起一吊铜钱,放下茅坑去钓师傅的“魂”,那蟾蜍果然紧紧抱着铜钱被钓了上来。刘海想,这蟾蜍就是师傅的化身,死了还要在臭茅坑里找钱,变成蟾蜍,还是见钱死抱不放。所以,刘海鄙视地将金蟾用力摔到东海中去。这便是“刘海台”与“金蟾洞”的传说故事。
张传兴搜集整理
(选自《乌塔与白塔》,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评点
鼓山座落于福州东郊。据说,有一岩石似鼓,值风而大作,岩洞中可听到鼓声,因此得名为“鼓山”。它是佛教胜地.又是避署寻幽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学士、达官显宦,常在此处吟诗填词,留题岩壁,许多摩崖题刻成为传说的依据。
这里所选的六则传说,描绘了鼓山的千姿百态和自然人化的传奇性色彩。这些传说,通过寻找鬼斧神工造化的风物来源,有的对鼓山岩石奇特形状的遐想,追求它的真缔;有的把怪异的岩洞、奇峰人格化,作了幻想性解释,有的成为仙界足迹所到的好地方,有的从人间讲到佛界、仙界。更有趣的是释、道诸神,情趣相投,***处欢歌,翩翩起舞。这些传说,构思之巧,顺理成章,使人读后兴趣盎然。《王审知和神晏和尚》一则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进行加工的。据历史记载: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建鼓山涌泉寺,曾请神晏和尚主持。后来涌泉寺儿经修葺,至今保留着明代佛教建筑的风格。然而传说生发开去,既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又非本来面目,达到借史扬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