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毽子里的铜钱表示的主要内容

毽子里的铜钱表示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北师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金钱”这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是作家琦君所写的一篇风格隽永的叙事散文。作者运用倒叙的的方法,回忆了几十年前一位卖山薯的老人送两块烤山薯给“我”吃,我想给老人毽子里的铜钱但他不要的事情。感受到卖山薯老人和“我”的善良,以及我们彼此的关爱。

文章首尾呼应,并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慈祥、谦卑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原文: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概十岁。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

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烤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我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把刚才的事告诉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栉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祥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琦君

(1917-2006),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散文、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从整篇课文来看,作者非常善于运用两种写作手法,第一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的需要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以此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毽子里的铜钱》就是通过“我”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来侧面表现老人善良、淳朴的品质。

第二:善于通过外貌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形象,比如在文中,作者通过对老人的不快乐的神态,黑漆漆的手,微驼的背的描写老表现老人生活的艰辛。

深入理解老人的言行

在学生概括老人给自己留下印象的时候,如果提到老人的外貌特点,就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受老人的“栉风沐雨”,为后面的深入理解做铺垫。如果提到老人的性格特点,就随机质疑:“这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是不是有一点小气?”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细致地读书、深入地思考。进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人的“小气”主要体现在对待“二婶”的态度上,通过分析“小气”的原因,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老人小贩的身份,体会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这样“少一个铜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老人的不小气,则体现在对待小作者“我”的态度上。细读描写老人两次送给“我”烤山薯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老人对“我”的关爱和“我”带给老人的感动。

尤其是老人的神态描写,是品读的重点。“一声不响”、“笑呵呵”,体现出老人对“我”这个小孩子的喜爱;“马上”“摸摸我的头”“永远不会忘记”,体现出老人的善良。在品词酌句的同时进行创境朗读,感受老人的那份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