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过中秋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中秋佳节,三五乡友,早早约定,寻个僻静之处,把酒言欢。从工作到生活,再到未来,借着浓烈的烧酒,相互豪情一番,节日就算是过了。纷扰之余,思绪静下来,徜徉在都市月光里,我倒更加怀念儿时在故乡农家小院的时光。记忆中,月光似水,透过粗细不均的榆树枝杈,穿过疏密错落的叶子,肆意洒下,家人的欢声笑语和着清风融化在月光里……
农家小院其实就是儿时的老院,尽管简单得已经不能再简单,却盛满了时代的烙印。老院位于村子最北面,三间北屋,坐北朝南,上世纪70年代建成,除了地基和屋门口、窗口以红砖垒就以外,全部是用土坯一层层垒起来的。屋顶的檩条、椽子、苇箔就地取材,都是村里的“土特产”。这种土坯房样子虽然很难看,却很实用,就像是齐鲁大地农村人特有的实在性格一样,冬暖夏凉,实用性强。老院的偏房、院门也一律是土坯堆砌而成。红砖打底的北房,土坯堆砌的灶房、上窄下宽的围墙,还有院内的主人,这一切无不弥漫着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
老院子,也就二三分地的样子,已经倒塌,现在看来确实小得可怜。但在那时,在我眼中它是高大上的,塞满了我所有的欢乐和记忆。现在老屋虽然倒了,院子里儿时栽下的几株榆树仍然还在。在鲁西北平原,榆树是农村常有的树种,生长周期虽慢,但木质坚硬,是那个年代农村盖房当梁和檩的首选。1990年,我离家之前,老家又盖了新房子,老院子里的榆树才长到碗口粗。
老屋窗户上没有玻璃,只是在窗棂上粘贴了一层薄薄半透明的粉连纸。这种纸透明性尚好,既能透出屋里的煤油灯光,也遮不住院子里的月光。有月亮的夜晚,老屋里不用点灯,月光从糊着粉连纸的木窗透进来,绵绵的、柔柔的,洒在炕头。
在老家,八月十五中秋节十分隆重,仅次于过年。秋风一起,大人孩子就开始念叨着八月十五的节日。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玉米棒子早就运上了屋顶,剩下的就是等待节日的到来。我想这个季节如果有机会能从空中俯瞰鲁西北的农村,景致肯定十分罕见诱人,金晃晃的玉米棒子铺满屋顶,一片片被葱绿的树木有规则地分割开来,犹如给整个村庄盖上了一件金光闪闪的铠甲,极致美丽。劳作之余,街坊邻居家的妇女们会互相串串门子,唠唠家常,比比收成。村里的男人们也会聚在一起,个个衔着旱烟,吞云吐雾,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朗朗的笑声充盈着农家小院。
每年这个时候,在济南钢铁厂工作的父亲总会请假,回家秋收,这也是除了春节之外我们一家人最为快乐的日子。大人们的辛勤劳作自然进不了孩子们的`眼里,我们照旧无忧无虑,每天背着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上学、放学。
此时,小伙伴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节日在孩子们翘首期盼中越来越近。母亲心很细,尽管当时家里条件有限,但每年八月十五她都会赶在节前专门去县城赶集,置办过节物品。首要就是给奶奶和姥爷家各自割上二斤猪肉,再买上二斤月饼,赶在节前,差我领着弟弟专程送去,这是规矩。
当然,母亲也会为自家过节多少置办点,十分有限,通常是一筒油纸包裹的月饼,不多不少,正好5个,父母亲外加我们哥儿仨,一人一个。但往往是父亲和母亲两人分吃一个月饼,省出一个留给我最小的弟弟。再就是割上一斤猪肉,一家人包上一锅韭菜猪肉大包,常常也是菜多肉少。中秋之夜,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小木桌,一家人围坐一起,月光透过榆树尖,洒在院子里,铺在小饭桌上,煤油灯也不用点。父亲简单炒上两个青菜,煎上一盘我和弟弟夏夜抓来的腌制已久的结了龟(知了幼虫),买一瓶块把钱的景芝白干,自饮自乐。“你的包子肉多,我的包子肉少,妈有偏有向……”我们弟兄三个互相打闹着,在父母亲面前撒娇争宠。月饼一人一块,一年也只有一次,我和二弟总是不忍心吃下去,一点一点地吃,直到最后剩下一小口时,才恋恋不舍地全部吞下去。此时,月亮就在院子顶上,月光直泻下来,它离我那么近,很想伸出手摸摸它,看它是不是光滑的、凉凉的,是不是像中秋的夜那样清凉……
而今,生活在大都市里越久,就越会忆起家乡的明月,它明得像镜,清得像水,能映射出人间一切的真、善、美。而都市的夜晚,夜色阑珊,华灯璀璨,不经意间黯淡了月亮的光芒,就像是蒙了一层面纱,显得清冷孤傲,仿佛和我有着遥遥的距离,不能相亲。中秋之夜,仰望夜空,想起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月是故乡明,月是家乡美,我多想再次沉醉在家乡的月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