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民国台湾散文

民国台湾散文

 味至浓时即家乡

 俊男靓女在屏幕上夸张的大呼小叫:“这也太好吃了吧。”觉得又可爱又好笑。到了台北,才发现台北人对于食物果然热情,招待我的台北MM递给我一大杯奶茶,笑得甜蜜:“全糖全奶,要吃就不要怕胖。”

 新光三越下的各种美食店密密挨挨,但大多只是噱头。尝过了新鲜,最终心心念念的还是台北的老味道。夜市上的那些古旧的老铺子,就都有这么一种时间停滞住的味道。开了几十年的牛肉面摊,半筋半肉的大块新鲜牛肉熬好的滚烫汤底喷香,伴随着筋道的面条,再配上少许胡萝卜、青菜以及小葱,真真色香味俱全,回口也都还有一种淡淡的甘甜。最喜欢的是中药炖排骨,新鲜的排骨熬汤,加上当归、黄芪、枸杞、甘草等十几种中药材,炆火慢炖数个钟头,滤出了中药的苦味却又留存了淡淡的药香,喝起来顺口又暖心。也难怪泛了黄的墙面上,各个电视台推荐的红纸贴了一张又一张。

 至于饭后甜品,就是年轻人的最爱了。用刨冰机碎出雪花似的小冰粒堆出了小山的形状,在上面铺上厚厚的红豆、爱玉冻或是珍珠,最后再点睛之笔般的浇上一勺浓浓的黑糖汁。黑糖汁里淡淡的药味渗透了碎冰,配合着红豆的香甜、爱玉和珍珠的Q软,入口都化成了一片清爽的甜意。还有绿莹莹的凉茶摊,有各式青草茶、冬瓜茶、地骨露、芦荟汁……都是地道的古早味,可惜胃太小,只恨自己不能一一尝过来。

 台湾人对食物,格外喜欢用“古早味”这个词,用来形容味道的传统和古旧,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年纪越成熟,越懂得旧时滋味的妙,一如年纪越大越怀念起家乡的好,所以老饕梁实秋先生才说“味至浓时即家乡”。

 搭着捷运逛台北

 想要亲近一座城市,看看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搭乘公用交通了吧。在台北,由地铁和城铁组成的捷运,就是与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公用交通之一。

 大抵是因为日常生活接触太过频繁的缘故,台北的故事似乎总与捷运脱不了关系。几米用大片的色彩讲故事,失明的小女孩搭乘地下铁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到另一个陌生的小站,“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痞子蔡的小说里,女主角会骑着机车在捷运站口等下班归来的男主角。人来人往的捷运站,是个多么适合发生故事的好地方。

 喜欢台北的捷运,有明亮的玻璃和宽敞的空间,一路都是好风景。车厢内,年轻干练的白领们低着头,认真的兀自看着报纸或是杂志;还有年轻的男女学生,穿着蓝色制服背着书包,互相嬉笑,一脸灿烂。而专为不便人士设置的深蓝色博爱座,即使是在最高峰的上下班时段,也一径空着为适合的人等候。

 当然,台北捷运站的设计也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台大医院站内的“手之组曲”的雕塑昭示着救死扶伤的仁爱精神,生命是那么的强韧与温暖;中正纪念堂站采取了民国风的设计,站口是小小的庭院覆着深蓝色琉璃瓦;昆阳站的穿堂玻璃上则是一组旋转木马,有行人经过,便会奏出动听的乐曲。原来,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小小的捷运站不仅贩卖着通向目的地的车票,也为行色匆匆的旅客提供着温情。

 上车、下车,搭乘那些复杂、交错的捷运线,终于抵达深夜。风微凉,站在站台上看着末班车驶入,MP3里孙燕姿在唱:“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是台湾作者易家扬填的词。我在想,在一座城市里,谁遇见谁都是最美丽的意外。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间好书店

 大概每一个爱好读书的孩子,在年少时都曾幻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如同梵高说的:“我在内心深处,总是想着要画一家暮色中的书店,有着黄与粉红的'外貌,宛如黑夜中发出的光芒。”所以在暮色中邂逅诚品书店的时候,欣喜之余,更多的竟是梦想成真的不真实感。

 作为一家留存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文艺书店,诚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推开玻璃门,书店的布局明亮又开阔,清新的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咖啡香。欧式的简约设计有着沉稳和优雅的色调,又被那些排列整齐的书册染上了那么些中国古典的墨香。书店按分类划为不同区间,各个区间采用斜坡或是阶梯衔接,长条凳、布衣沙发随处放置,展台上拆封好的精装书籍端端正正的摆放着方便读者阅读,一切都温馨得好像私家图书馆。在台北这个下着雨的星期天,就选择这样抱着书,席地坐在干净的实木地板上,度过这样绵长而安静的时光吧。

 身处在这浮躁的大时代,信息越来越速食化,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目光,总还是有一些书店从业者心怀理想,固执的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如同诚品书店里的店员们,他们大多是年轻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笑容干净而明朗,还有一些羞涩。可是一说起自己喜欢的文字就忍不住兴奋起来了,眉梢眼角的喜悦掩饰都掩饰不住,我真心喜欢这样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