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点拔:
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是有区别的。在审题时,应注意分清,不能混淆。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写作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蓄,而不能一味地叙述或编造别人的故事。有些同学,自己明明生活在江南水乡,却偏偏要写山沟里山娃子山妹子的生活;自己明明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却硬要编南方都市里打工妹打工仔的故事:由于缺少较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字驾驭能力也不太强,尽管写的是亲情,但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矫揉造作,虚假不真实,造成的后果就是不能感动上帝——读者,作为考试作文怎么可能得高分呢?
在立意上,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当然,如果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话,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配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写议论文,在强调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之外,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所举事实必须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概括描述。针对这一话题,在文体上我们可尽量注意选择记叙文、散文、随笔等文体来写。可以记述一段故事,也可以描写几个片断,语言要富有形象性,避免通篇是平板单调的叙述性语言。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下面试就三篇习作作具体剖析。
古道的传说
高一(10)王汝娟
蓊蓊郁郁的古道是那么长,长得看不到尽头;斑斑驳驳的古道是那么深,深得听不见外界的杂音。叠词、顶真修辞用得好,突出了古道的特征,也使人体会到作者对古道怀有无限的深情
夏日的晚风拂掸道旁的绿树碧草,运用拟人修辞来写晚风,“拂掸”一词用得十分贴切,形象而生动飘过古道的每一个坎坷与缝隙,似在低低地诉说,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由晚风诉说古老的故事,引起下文,笔法新颖,独具匠心
朦胧的暮霭中,一个模糊的背影正蹒跚着向我走来。“朦胧的”“模糊的”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在那一片深重的绿色的里,他安详地笑着,那笑容,无限慈爱。
我不由自主地跑了过去,“不由自主”四字表达了急切的心情和对爷爷的无限思念只想问一声:爷爷,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天真的一问,表达了美好的祈愿他不回答,只是微笑着……
记不清和爷爷在这古道上度过了多少时光。四五岁时,爷爷总是衔着他的烟斗,悠然地坐在那张古旧的雕花竹椅上,“衔着烟斗”“悠然地坐”突出了爷爷的儒雅风度一遍遍地教我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教我背“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遍遍地教”写出了爷爷的良苦用心年幼的我自然不解其意,可我觉得爷爷那浑厚的抑扬顿挫的声音十分悦耳,于是便傻傻地学着爷爷的腔调,摇头晃脑地吟诵。每当这时,爷爷就会开怀地笑起来…… “傻傻地学”“摇头晃脑地吟诵”写来逼真,极富童趣等我渐渐长大,我才终于明白,笑声中分明是爷爷的欣慰和希冀啊。感悟到了爷爷的良苦用心我不知道在我上学前爷爷教了我多少首诗,但时至今日,一个老人在石坎上缭绕的薄烟里,安闲地教一个小女孩背诗的情景如在昨日,久久挥之不去。寥寥数语,写得如诗如画,表达了不尽的思念和追忆有时我想,我为什么没在爷爷活着时真诚地叫他一声“老师”?此一问,虽是遗憾,更多的是感激,是钦佩[Page]
爷爷在75岁时,双腿瘫痪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终于能够依靠双拐勉强下地走走。看着爷爷艰难地一步步向前迈进,我不由得一阵心酸:爷爷一生宽厚善良,上天为何对他如此不公呢?对上天的发问,深深地表达了我对爷爷的同情与挚爱而爷爷的脸上,也没有了往昔灿烂的笑容,我时常听见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我知道,爷爷不是悲观的人,可为什么连这打击都不能承受呢?生命的磨难常常会使人精神崩溃,把人压垮。爷爷的变化引起了我的关注和迷惑。此处宕开一笔,撩人遐思终于有一天,他自言自语道:“唉,人老了,没想到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 老人自有老人的人生境界,令人感佩听了这话我就想哭:您操劳了一辈子,辛辛苦苦地把儿女养大成人,就不允许儿孙们尽一点点孝心?什么时候,您才能为自己考虑一次呢?两个反问句,强烈地抒发了对爷爷的赞美之情,突出了爷爷的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几乎每一天傍晚,我都会扶着爷爷到古道上散步。爷爷很吃力地挪移着,这一句写出了爷爷行走的艰难我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臂,生怕他跌倒。“紧紧地抓”“生怕”动作与心理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我对爷爷的关切那时我甚至庆幸爷爷的腿瘫痪,让我每天这样扶着他慢慢地闲走。我的“庆幸”幼稚得可爱爷爷很满足,很开心地笑着,絮絮地向我唠叨我小时候的故事,真没想到他连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耐心地听着,其实我成长的哪一步没有爷爷的关切与期望呢?由搀扶爷爷散步联想到成长的道路上爷爷对自己的扶持,虚实结合,相映成趣,写来如行云流水,不着斧痕
一次爷爷走得累了,便坐在椅子上。我也坐在他旁边。儿时爷爷在这里教我背诗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忽然我说:“爷爷,你等着。”我就跑回家去拿来爷爷的烟斗,细细地装上烟丝……我又记起爷爷爱读《易经》,年轻时曾用小楷亲自手录了一遍。我从爷爷枕边找出他几十年前抄录的业已发黄的《易经》,默默地给爷爷点着了烟,摊开书,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爷爷像孩子一般认真倾听着。此处叙写我给爷爷拿烟斗、装烟丝、找《易经》,点烟摊书读《易经》。先前是爷爷教我背古诗,现在是我读古书给爷爷听;先前是我“不解其意”“傻傻地学”,现在是爷爷“像孩子一般认真倾听”,前后对照,写得情趣横生忽然,布满皱纹的脸上,竟滑下了两颗泪珠!是激动,是欣慰,是感激,是自豪,令人咀嚼再三,回味无穷未曾因风雨磨难而倒下的爷爷居然哭了!看着爷爷满头的苍白和干瘦如枯枝的手,肖像描写,笔墨经济,形态毕现我清清楚楚地感觉到,我脉搏里流动的,也有爷爷的那一部分血啊!这血,难道会褪色,会枯竭吗?不,它永远是鲜红的,永远会源源不断地流,一千年一万年……血,既是实写,是血缘的遗传;血,更是虚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爷爷对知识的渴求,象征着爷爷经风沐雨,抗击磨难的不屈意志。这血,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永不枯竭
爷爷在81岁离我们而去。不久前,我才从奶奶口中偶然得知古道上的每一方石板,都是爷爷年轻时铺起来的。这么长这么深的古道,当年爷爷是费了多少力气呢?古道凝聚了爷爷多少心血啊!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风雨沧桑几十年,它毫无怨言地任后辈踏过,而且越踏越坚实了;两旁的大树茂密成阴;为古道上的人遮住了骄阳和暴雨,虽然它已苍老得失去了辉煌。景物描写蕴含哲理,那古道那大树仿佛就是爷爷的化身深重的绿色里,落日的余晖洒在老人的肩上,慈祥的笑脸在我脑海中定格,定格成一幅永不淡褪的画面。前后两次描写了深重绿色里爷爷的身影,由模糊而至清晰,凸现了爷爷慈爱的形象;且在结构上再次与开头部分相呼应,不露斧痕,写得巧妙,令人叹服
曾听奶奶说,月明星稀的晚上,她分明看见爷爷悠闲地坐在古道上的树阴下,还是去世时的装束。此处角度一变,从奶奶的眼中来写爷爷,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表达了奶奶对爷爷的深切怀念我不忍心对她讲这只是她的幻觉,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古道上的传说——古道上一个美丽的传说。最后点题,“美丽”一词用得别致隽永,令人咀嚼回味:美丽的传说中蕴含着的是美丽的亲情啊![Page]
本文是一篇极上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亲情”为话题进行作文,全文虽未见“亲情”二字,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亲情的褒扬和赞美,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反映了小作者所具有的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全文通过回忆,叙写了我与爷爷在一起生活的几个片断——爷爷教我背诗,爷爷双腿瘫痪后我扶爷爷散步,给爷爷拿烟斗装烟丝读《易经》,表现了爷爷对我的关切和希冀,我对爷爷的挚爱、崇敬与怀念,从而赞美了亲情的纯洁、无私、可贵与高尚,美丽的亲情令人难忘!全文避免了单调的平铺直叙,而是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描写中又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环境和细节描写等方法,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行文富于变化,爷爷的形象也更加血肉丰满,鲜明突出,生动感人,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几处景物描写,着墨经济,用语凝练,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较好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处议论,更使文章的内容不断得到深化,主旨得到升华。全文语言自然流畅,似从心泉间汩汩流出,朴素而不失典雅。
悠悠亲情
高一(10)班 赵彬斌
亲情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阿尔勃累喜特丢勒兄弟《祈求的手》;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的祝愿,亲情是……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亲情。回味一下家庭生活,你便会在亲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随意的动作中,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叮咛中,一件日常的琐事中,深深地感受到它——悠悠亲情。
还记得那次,外婆带来三个芒果,一家人都喜欢吃,爸爸把它放在冰箱里。
我打开冰箱,在灯光下,看着三只芒果,金灿灿的,一个个安静地睡着,透着诱人的香味。即便如此,我还是悄悄地合上了门。妈妈看见了,取了一只,递给我说:“吃吧!我们还有两只呢!”我抬头,看见妈妈慈爱的眼神,以及微笑的嘴角,点了点头,接过芒果。但是我知道,妈妈这几天感冒,喉咙发炎,肯定很难受,正需要这几只芒果的滋润;况且外婆打电话催她吃了好几次,她总是推说着,或者撒谎说她已经吃了。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吃,她要留给她的宝贝女儿。于是,我把芒果又放进了冰箱。
第二天,回到家,三只芒果已放到桌上,妈妈用沙哑的声音嘱咐我吃了芒果,我拿着芒果进了自己的房间,虽然好香,我还是没吃,随手把它放在书桌旁。
晚上做完作业,我累了,又看见那个芒果。听到妈妈的咳嗽声,我连忙拿起我的那个芒果,想到冰箱去换一只凉的给妈妈吃,我打开冰箱,这时我发现:芒果,一个也没有少……
其实,倒杯茶,盖个被等细微动作都是出自亲情的温泉,亲情是理解与支持,信任与体贴,难怪有人说:
我们挟着寒气而来,又携着温暖而去。
我们担着失落而来,又捧着希望而去。
悠悠亲情……
感受亲情
高一(10)班 徐燕华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
我的外婆是个忠实的耶稣教徒。每天晚上,她总是早早地吃过饭,照例跪在硬梆梆的床上,领着我一起祈祷。因为当时我人还小,外婆怕我跪在太硬的床上吃不消,便找来一个棉花包给我垫上。外婆一辈子没上过学,但她祷告起来还真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是“有条不紊”。她每说完一句,我都得在最后添上一个“阿们”。我根本不懂它是什么意思,想必外婆也不会很清楚吧。只觉得和她一唱一和煞是有趣。每天,她都会为儿女子孙们一个个地祈祷:希望这个健康平安,保佑那个一切顺利;当然也免不了许多赞美耶稣的话。然后便是唱歌,这些歌,外婆在平时也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很多时候,我跪着累了,便偷偷地向她瞥一眼,她仍然不折不扣地跪着。想起外婆多年患有腿病,真担心外婆会撑不住。于是,我便问:“外婆,您累吗?”她吃力地撑起头:“不许打叉,否则会不灵的。”我将信将疑地盯着她,她睁大眼睛,满是一副坚定虔诚的模样。我只好不再说话,无聊地盯着棉花包上发呆。[Page]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向耶稣祈祷这类全是迷信,根本不会有什么救世主的保佑。于是,我开始向外婆宣传: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她听了嘴巴扁扁,苍老的脸一提一提,浑浊的眼中似乎有了泪。看来她被触怒了。是呀,平时亲戚朋友们根本不信这一套,现在连我——这个从小一起陪她祈祷的人都开始怀疑,疏远她了。她颤巍巍地说:“谁说的?心诚的人是准能打动救世主的!”
我不再与外婆争辩,也许她说得有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老人家并无恶意。祈祷成了她的安慰,她的支柱,她的寄托!
回忆起这些,又想起前些天外婆特意托妈妈送来的棕子。那不时飘着的香味,让我潸然泪下。于是,我不由吟起一首诗:
外婆亲手做成的粽子,
穿越千里,
落在我的餐桌上;
一缕清香,
弥漫着亲情。
我打开粽子,
看见熟香的米粒上,
闪动着亲人的企盼;
一股心酸,直呛心里。
我大口嚼着粽子,
两行热泪,
烫伤了一双手……
一篇文章要能打动读者,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能感动阅卷老师,必须有它的独特之处,这独特之处用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亮点。什么是亮点?何教授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我常说: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发展等级”分与就与你无缘了。(见2003年4月21日《扬子晚报·作文园地》《如何追求高考作文的“亮点”(1)·机智的构思——谈“亮点”》)
二三两篇文章虽说不上是极上乘的佳作,但亮点还是有的。《悠悠亲情》一文的亮点之一是文章开头第一段。本段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亲情”写得形象可感,似可触摸;用语也颇为凝练,言简意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心。亮点之二是文章主体部分以记叙为主,以“芒果”为线索,串起件件小事,同时也串起了点滴亲情,最终在心中汇成悠悠长河,朴实的语言中透着真情。
《感受亲情》一文同样有两处亮点。其一是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的温暖。如 “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外婆怕我跪在太硬的床上吃不消,便找来一个棉花包给我垫上”。其二是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化文章的主旨。如“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这里较好地运用了谐音修辞,使文章显得别具情趣;文章结尾处引用的诗歌,有力地强化了文章的主旨,“我大口嚼着粽子/两行热泪/烫伤了一双手……”极度的夸张把对亲情的赞美推向极致,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