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浅谈如何促进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文

浅谈如何促进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文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近900万,其中云南最多,有500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巍山县总人口近31万,其中彝族人口近10万。要建设和谐 、文明、幸福的巍山,不仅要抓好政治、经济、文化,更重要的要抓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彝族作为巍山的主体民族,抓好彝族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从重视文化因素、情感因素、艺术因素、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课文诵读和典范性语言材料的积累等方面,就如何促进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教育 ,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一)重视文化因素汉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往往具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形象特征;字形中充溢着鲜活的诗意;汉语的字(词素)可以轻易组成丰富多彩的词汇,词组又铺排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汉语重文意、重精神。象形的文字,叮咚的诗句,丰富的意象,悠久的文化,是诗,是画,也是史。我们要在教学中,带领、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美丽,感受汉语背后深广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彝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数,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灯谜,民间文化中的传说、神话很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内地一些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同时,我们还可把精彩的社会生活搬到语文课堂上来,把学生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我们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内地的诸如“红头绳”、“粽子”、“乌篷船”等一些东西,当他们和这些东西来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学生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反过来,我们要让彝族学生学好汉语文,也必须尊重和了解彝族的文化。彝族群众的名字里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的崇拜,对子孙的祈福。(二)重视情感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将“爱”投诸学生,使师生间的情感火花碰撞起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照亮其稚嫩的心扉,则可以改变民族学生后天的不足,产生直接的期望效应。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对全国一统的汉语文教材,觉得不易适应。民族学生在家庭及其周围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及文字。面对一个汉语文信息,少数民族学生领会时要经过许多“加工处理”。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制作”。学生在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天要接受许多汉语文新信息,首先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然后慢慢咀嚼,最后才从比较中悟出一点含义来。从词汇角度看,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语言,诸如“虔诚”“尴尬”“潦倒”“把握青春的旋律”等,很难找到它与民族语言的对应点,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从语法角度说,民族学生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本民族语言的规律,常囿于把“我家门前有一朵红色凤仙花”说成“前门家我有朵花凤仙红色一”这样一种定势,因此写起文章来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颠山倒四。对于那些更为抽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除尽,它才是偶数”等哲学和数理逻辑语言,民族学生的理解速度明显不如汉族学生。于是不少教师抱怨民族学生“笨拙”,错误认为他们“天资不良”“智力低下”。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提高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不大,更严重的是对民族学生缺乏必要的同情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教育中的大憾事。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能力与认知水平是由其生活与活动,历史与文化诸条件所决定的。换言之,人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并非由先天的遣传因素所决定,众所周知,在我国十一亿三千三百六十八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一亿左右。这些不足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分布于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上,而且多是生活在边远高寒的山区、牧区、林区,其交通之闭塞,经济文化教育之落后可想而知。如果希望少数民族学生在如此条件下也象汉族先进地区学生那样,在汉语的运用方面,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思路开阔,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着眼于实际,热爱和关心民族学生,千方百计解决其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的教育”,才能产生一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的期望效应。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位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迷恋“她”,期望“她”能象真人一样出现于人间,精诚所至,少女果真活起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亦称“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以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这是一种期望效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感受,人类的社会情感由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组成。一个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负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感,每时每刻以学生为美的形象来塑造,刻意追求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态,不断给学生以美的印象,那么,师生将处于一个和谐的美的统一体中,学生情感必然会向羡慕、信赖、崇拜、模仿教师方面发展。如此条件一经成熟,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再给学生投去激励的目光,倾注期望的感情,便可产生民族教育中的“内射效应”“模仿效应”“动机效应”等“罗森塔尔效应”。情感体验是语言学习的灵魂。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及情感状态制约着人的认识活动,具有激化鼓动作用。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情感的驱动,便将对学习丧失兴趣,自然就没有对学习的渴求。而适度的快乐情绪可使人精力充沛旺盛,思维清晰敏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彝族学生少有受市场经济冲击的势利和淡漠,而保留了人性中的淳朴和善良,有时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一声安慰的话语,一件小小的礼物,会让他们和你走得很近。因此,积极的情感是彝族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是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诱因与动力。所以,我们在构建彝族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创设情境”和“情境激趣”。在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老师情感的投入。我们提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朋友、同学、父子、师生。试想,当师生之间弥漫着一层浓浓的亲情之后,为师者还有什么不能影响学生呢?(三)重视艺术因素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教材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语文学习要挖掘其中的艺术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给学生以快乐的体验。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学生有歌唱天赋。在语言学习过程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本身的活泼性、丰富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唱起来、跳起来。我在调查中发现彝族学生对现代记叙文的学习感到有些困难,但对诗歌的学习既有兴趣又学得快,有时一节课就可以把比较长的诗背下来。究其原因就是诗歌有韵律感,读起来上口。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吟读、大声读,让学生在声调的高低起伏中识记、感受、品味。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可以排成课堂短剧,如《雷雨》、《石壕吏》、《祝福》等。在学习这些篇目时,可以指导学生扩充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剧情表演中学得知识,在视觉感知中强化理性思考。(四)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阅读对于开启学生智慧,提高语言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阅读方法的缺乏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彝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笔者认为在彝族学生汉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通过感知、理解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各类文章的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要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的理解,将阅读各体文体的思路及技巧展示给学生,这样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还能够掌握阅读理解的思维方法。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对篇章的阅读,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又要注意到各类文体的阅读思路及所使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如阅读小说作品,一般应从情节入手,并结合作者创造的典型环境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阅读散文,则要从理清结构线索入手,领会作者的情思,把握文章的主旨及写作技巧;对诗歌这种体裁的作品,则往往要从诵读入手,品味语言的魅力,通过想象、联想和理解诗歌的意境,进而完全掌握诗歌的内涵和本质。(五)重视课文诵读和典范性语言材料的积累我们大家都明白厚积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就要注重语言、语感的积累。虽然我们彝族学生使用的是和汉族学生一样的教材,但整体而言,我们学生的汉语文素养与汉族学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是到了高中,但阅读有困难,口语表达不清楚、不规范的不乏其人,作文中病句连篇的现象更是比较常见。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机械地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参建议确定教学目标,而应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充分利用作为课文高度典范的优势,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去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知识,要求他们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和速度等小技巧,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话讲得清晰、正确,用语贴切、得体。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背诵一些经典性的篇章,并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而对于文中那些富有哲理、充满诗意的段落、句子还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仿写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语言形式,增强语言感情能力,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是能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任何有效方法,我们都应不断探索总结,使彝区的汉文化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