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众文化关于大众文化,恐怕很难用几句话来定义。大众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已有很多认知和争论,孰是孰非亦无定论。察各类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归于不外乎两类:一类侧重于大众文化的内涵,着重强调文化的内容;另一类侧重于大众文化的形式,尤其强调文化的传播形式。两类观点的侧重不仅源于认知观点和方法结论的不同,它还与文化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初期的大众文化及定义都属于强调内容的大众文化,强调内容的原因并不是轻视和否定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而是将文化的内容作为命题的前置,以内容为主导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强调形式的大众文化是以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主导的,而作为文化内涵的内容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多是指此。这类文化形态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内容并不俱备某种特指性,而是服从于定义它的文化表现形式,尤其是传播形式。当然,现代的观点也都涉及到了大众文化的内容方面,但那也只是对形式的一种限制。辨析大众文化命题需明确这样几个前提:(1) 大众文化的内容具有指向性,在政治环境动荡或阶级矛盾激烈的社会中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而在政治环境平稳或阶级矛盾缓和的社会中,大众文化则是一个泛阶级的文化形态,其内容的指向是分散的,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即是指此。需要强调的是,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内容有很强的导向性。(2) 大众文化的经济基础不必然是市场经济。现代的多数学者均认为“大众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1]强调大众文化是依商品规律运作的。但事实上,非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且普通存在着大众文化。二者的区别是传播目的不同,一个是为实现经济效益,另一个则是为实现社会效益,具体传播方式也有很大区别。(3) 大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对具体文化形态的作用都是等量的,但往往由于大众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使这一等量关系产生了扭曲。兹就前述对大众文化定义如下:大众文化,是以主流文化为主导、以大众传播为主要手段、以实现某种利益为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众喜闻乐见,被公众广泛认识、复制、传播的社会文化形态。1.2大众文化传播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众文化以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的。”[2]一方面,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形式和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大众传播使得文化不再局限于一部分人之中,令它具有了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众传播产生了强有力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对于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来讲,大众文化也引导着大众传播。 与大众文化更为联系密切和直接的大众媒介,构成了大众文化得已生存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情境,构成了大众文化得以传播的物质传播渠道。从修辞效果看,“大众媒介直接关乎大众文化的意义构成。”1当然大众文化对大众媒介也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在二者的关系中,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甚至,大众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其它信息的传播有着同样的构成,但基于大众文化的特殊性,它的传播就有了一些独特的规律在讨论大众文化的传播问题时,应当重视它的源头和归结——受众的分析,什么人需求它、什么人创造它,以及什么人、通过什么渠道、什么形式传播它等,继而可以归结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些独特之处。大众文化传播的构成,也就是这一分析的过程和结论。
[1] 叶志良:《大众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3页。[2]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6页。1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1.3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传播 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多具备商业性这一特征,有的学者甚至将大众文化与商品文化等同起来,归入了商业文化的范畴。商业性,是大众文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具有的特性,它是将交换价值放在第一位的。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要远远大于它的交换价值。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众文化的物质表现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文化生产过程是进行商品化生产、资本化投入和价值化收益的,又依据市场规律进行交换、复制、再交换。大众文化便这样融合到市场经济环境中去,成为商品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生产”2的社会大环境下,大众文化的传播必然服从于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传播过程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传播变得更自由、更快捷,但同时也愈来愈对传播的内容产生漠视,反而对传播的形式反而愈加重视。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它必然要求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以文化商品交换和流通所形成的文化市场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文化市场供求双方的物质和利益为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调节作用。市场经济对大众文化的影响直接作用于文化形式,继而通过文化形式间接的对文化内容产生作用。我国现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也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肯定。所以,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现实生活是有宜的。2大众文化的传者与传播控制2.1传播的前沿文化的传播有着明显的广泛性,大众文化尤为如此。它的传播者即包括了专职的传播者、专职的文化制作者,又包括了非职业的传播者——受者群。我们可以将参与大众文化传播者分作三个不同的群体:(1) 媒体传播群。媒体是大众传播的中坚力量,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传播职能。它是通过传播社会对大众文化的镜像反映来间接的传播大众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文本的间接制作者。媒体传播群的传播活动是自觉的、专业的、系统的、技术化的,其基本动机来源于媒体吸引受众的需要。(2) 制作传播群。大众文化的文本制作活动主要是由职业文化的制作群里来完成,其文本本身在客观上具备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所以大众文化的制作群不仅是大众文化产品的主要的制作者,它还通过直接复制、传播具体文化产品来传播大众文化。制作传播群的传播活动是不自觉的、非专业的、系统的、技术化的,其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3) 个体传播群。大众文化有泛文化、泛阶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大众文化传播的受众者有可能成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者,有传播个体,也有媒体或文化制作传播者的组成人员,但无论是什么都存在受者与传者双重身份的转变。参与大众文化传播过程的所有个体即构成了个体传播群,它的能量总合要远大于专业的传播机器,所以我们在研究大众文化传播时应当重视这种传播力量及它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个体传播群的传播活动是不自觉的、非专业的、分散地、非技术的、非盈利的,其基本动机来源于传播个体的文化素质、兴趣、喜好等。在这三个传播群中,个体传播群的认知实际上是社会个体文化意识的总集合,它通过对具体参与传播人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及信息需求的反馈与其它传播群产生联系。2.2施控行为与角色互换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由传播者在其内部与外部不断的进行选择、加工、传播来丰富的,大众文化文本不断的在各个传播群中被选择、解读、再加工、传播着,并在各个传播群内部重复着这一过程。信息源在被层层选择、解读后,最终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只是信息源中的少量信息,这一少量信息经过传播者的再加工、再创作成具体并传播出去,文本再传播中不断的被选择、复制,不断的得以修正并形成稳定的模式,最终扩散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形式,形成了量化优势。很明显,从源信息到大众文化文本的过程就是各级传播者不断施控的过程。随着信息的反复传播、复制以及不同传播者所作的不同解毒,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都会逐渐的发生变形甚至施异化,有时往往出现背离原文本的现象。毋庸置疑这一现象也是由不同传者的不同施控行为所造成的。大众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文化制作和传播组织,而具体的制作和传播过程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者实现的,他们对具体大众文化文本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众传播中,传者除受经组织传递的社会控制、组织内的潜网等影响外,传者的个人因素是一个很明显的控制因素,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传者是具体文本的制作、传播者,但其也是其它文本传播的受者。他对具体文本的选择性施控,其实是他本人在对其它大众文化文本的选择、理解后,在个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二次加工、创作、传播。即作为个体的传者只在他实际操作的个案中扮演着传者的角色,而在大众文化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却成为了更多其它文本传播的受者,并将其解读文本的内容或形式转移到他所制作传播的具体文本中去。于此,把关人与受者的角色形成了互换,这也是文化控制在传播活动中的表现。2.3传播者的受控特点 在文化传播活动中,各类传播组织有着最强的选择能力和传播能力,但其受到的各种控制也是最强的。它在传播过程中的选择动机和饥渴的传播欲望也并无非是源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控制,即这种对大众文化进行选择、制作、传播的行为实际上是传播组织受控的表现。 传播者受到的控制无非就是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控控制、自我控制四种,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传播者的受到各种控制是不均衡的,各类控制手段对传播者的控制强度和程度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播者必须依据市场规律运作,其文本必须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实现经济效益是多数大众文化传播者的主要动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控制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者产生了最强、最为直接的作用。仅次于它的是受众控制,传播者受到受众控制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已经受到经济控制,为了实现利益就必须适应收受以吸引更多的受者。政治控制、自我控制虽然也是很明确的控制力量,传播者也必须接受其控制,但对于依市场规律运作的传播者来说,终究不如经济控制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来的具体、直接。
2 叶志良:《大众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3.多元与多态——认识大众文化3.1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众文化有如下基本特征:商业性。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是依赖于市场机制来进行制作、传播、消费的,大众文化的物质表现——文化产品是作为产品出售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必然会进行商业化运作,文化活动成为一种社会生产,文化产出则成为一种地道的商品。“文化工业的产品到处被使用,甚至在娱乐消费的情况下,也会被灵活地消费,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1这不仅是文化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更是一种社会需要:一方面,文化的制作者、传播者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生产,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商品化生产或商业化传播;另一方面,文化的消费者和接收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引导了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受众的消费需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商品化。技术性。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大众传媒的技术发展扩展了大众文化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大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能。技术媒介为大众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众文化的传播已经完全依赖于众传媒技术:一方面,技术性含量高的传媒成为大众文化最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技术媒介给大众文化带来的是文化的多元与多态;另一方面,技术性使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成为可能,使文本的制作复制、传播更为简易和方便,并使大众文化产品由个体创作转为工业化生产。娱乐性。娱乐,直源于受众的享乐动机,在市场环境中大众文化的制作、传播者则利用了这一点;以服务于文化的商业化生产。对于受者来说,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第一效果,大众文化传播的一大功能就是娱乐受众,使受众消遣娱乐的需求得以释放。而对于传播者,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传播者的商业需求。应说明的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不等同于娱乐文化,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是一种外在表现的功能性倾向,而娱乐文化的娱乐性则是内容的基本属性。通俗性。大众文化不同于高雅文化,是在极大多数人群而不是在小群体内通行的。大众文化之所以被大众接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上的通俗性,这是由大众文化受众的广泛构成所决定的。通俗性给大众文化首先带来的就是传播优势,不论受者的文化层次如何都可以看得懂,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就很容易得到广泛传播。此外,通俗性间接的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任何形态的文化只要对文本进行了通俗化处理就都可以融入到大众文化中来。从这一层面上讲我们甚至可以说,不通俗的东西就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但是也要主义通俗性带来的消极方面——易于流俗。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的文化很容易使通俗性由形态扩散到内容中去。为了迎合最广泛文化大众的趣味,大众文化产品愈来愈倾向于世俗、庸俗,甚至是媚俗。这种一味追求通俗性的后果是使大众文化变成一种无节操的文化,增加了大众文化的浮浅。3.2大众文化传播表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众文化在传播中呈现如下现象:模式化。大众文化使一种群体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扩散方式的,这就难以避免其内容和形式产生类似甚至使相同的样式,形成了短期内固定的模式并反作用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模式化直源于文本的流行性,原创的文化文本在经过批量复制、大众传播等一系列流程后成为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流行文化。伴随着文化流行的是对文化形态的反复模仿和不断复制,以至于最后形成文化模式。大众文化的模式化既有内容的也有形式的,还有则是直接复制文化元素。如某一电视节目一旦流行,其它的制作单位也都竞相模仿,于是很快就会出现众多与此类型相似的电视节目,并形成一种形式作用于其它文本。比如齐鲁电视台2005年开播了一个用地方方言演播社会新闻的节目,埠内多数电视台(频道)很快都有了相类似的节目。虽然大众文化文本的创作者不断的在创作新的文化卖点以及个体的个性,但这些个性十足的内容无非是对***性中相关类型的模仿,于是越有个性的反而越失去个性。主流化。大众文化吸收了丰富的主流文化,它是建立在公认的社会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环境之上的,是它与它们相统一的。也只有与它们相统一,大众文化才具有生命,才可以没有任何阻碍的通行于文化大众之中。可以说任何的大众文化文本都必须与同时代的主流文化相统一相适应,才能构成大众文化,凡是与社会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相悖的断然不会被广泛认同。大众文化是与同时代的认知水平相当的,它的适应不仅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强制,大众文化文本也在积极适应主流文化。如2006年是中俄文化年,许多文本都去迎合这一主流,像某保健品广告中的动画人物换成俄罗斯民族服饰,出场动作改成俄罗斯民族舞蹈。多元化。大众文化不是孤立的,它源起于大众对社会各种文化形态的吸收、解读、再创作。在大众文化中可以得到几乎所有文化形态的影子,只不过其内涵和形式已被过分解读、演化,甚至异化。这种多元化不仅仅是文化的互渗,更是构成大众文化内容的核心架构。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解读高雅文化、民间文化、商业文化、政治文化等文化形态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讲,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大众解读社会文化并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和结果。现实中,大众文化也积极的寻求与各种文化形态的融合,多数文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主动的吸收各类文化元素以实现自己的多元化。其原因有二:一是多元化的文本可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符合最广泛人群的口味,这也符合文化商业化的需要;二是文本的多元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引入,可以给文本罩上高雅的外衣,尽可能的掩盖文本的空洞和世俗,以此提高文本的文化品位,为其正名。导向化。大众文化对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意识有一定作用的导向作用,而且愈加强大。不仅是受者,还包括了传者,都会不自觉得由大众文化所引导。由于大众文化传播涉及面的广泛性,大众文化的文本模式会给社会文化形态总体、社会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而形成引导。但需认清的是,这一引导只是社会文化流程中一部分,大众文化本身还被其它的文化所引导。从宏观的角度看,它也只是文化引导力传递者中的一员,而不是原初的导向动力。3.3信息在传播中的几个表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众文化的信息传播多有如下几个表征:信息情感化。人是情感动物,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物质文化无疑是最为突出的,而大众的精神文化则相对缺乏。于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下人对情感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历史最高点。在充斥着物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甚至是人对物的情感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反映的重要内容。传者通过情感元素的采集和重新语境化来保存情感,受者通过接受这样的信息得到慰藉。不仅是情感信息,许多非情感信息也套用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元素,造成了一种大众文化整体的情感化。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与流行媒介也“能够有效的把象征性形象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1信息故事化。故事化的信息对于受众往往很强的吸引力,“故事代表文化价值观并提供文化连贯性。”2以各图书馆文字类图书的借阅情况为例:借阅频率最高、书刊数量最多的是小说等故事化的文学作品,而散文、诗歌等故事化不强的文学作品借阅次数则相对较少,而无叙事的文学理论作品则鲜有借阅。故事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文本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非叙事性的体裁往往也掺杂进了故事化的形式,比如流行音乐前缀的叙事性文字,甚至是故事化了的歌词本身。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故事形式易于理解,更符合消遣的需要,易于达到情境再现的效果。当故事化成为一种信息加工和传播方法的时候,大众文化文本的制作和传播变的更加容易,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情境被压缩提炼成象征性形象,通过不断的重复,使意识形态和文化主题模式化。信息可读化。基于大众文化的非严肃性和受众的多样性,便于读取、易于理解成为大众文化信息表征的第一要素。大众文化信息的可读化除包括了话语的可读性外,它还有更广泛的内容,具体包括了简易化与图像化两个方面。简易化主要体现在了信息话语易读和文本内容的浅显上,目的是便于受众接受和解读。图像化是指通过文本的图象化表达来实现信息的可读性。信息的可读化使大众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许多繁难、呆板的文化形态都可以经过可读化的加工与大众文化产生交叉,丰富了大众文化的信息含量、提升了大众文化的品味。但可读化也会使受众对其它文化系统的认识变得浅显、片面,甚至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