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泰戈尔诗《吉檀迦利》片断和赏析共600字(爱情诗除外)

泰戈尔诗《吉檀迦利》片断和赏析共600字(爱情诗除外)

重读《吉檀迦利》 续

《吉檀迦利》将语言之美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首诗最初是用孟加拉文写成的,“充满了微妙韵律、不可翻译的轻柔色彩以及创新的格律”。看来,我们现在将其称为散文诗,主要是由于这部作品,在先由泰戈尔本人将其翻译成英文,尔后又由冰心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很多诗歌本身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的“不可翻译的轻柔色彩”和韵律的缘故。诗人们和读者们必须在两难中做出选择:要么依旧保留原文的韵律,使其静静地躺在孟加拉文优美的摇篮里,而不为世界上多数人所知晓;要么不可避免地在翻译过程失去原来的语言美感和韵律,而广为传播于全世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否则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知道这部伟大的作品,并为之倾倒。尽管在文字的转换中,《吉檀迦利》已经失去了很多风采,可她依然楚楚动人,风情万种!在这种必须、却无可奈何地失去原有韵律美的翻译中,想必泰戈尔本人和冰心都会有很多遗憾,并且将这种遗憾带给了读者。然而,更多的还是保留下了诗歌之美。

虽然,英文的《吉檀迦利》已经几乎没有了原诗本来存在的诗歌之韵律美(个别诗章依旧有英文的韵律,如第10首),但是那些掌握着诺贝尔奖评定资格的西方文权威们,在读过译成英文的《吉檀迦利》后,给出以下评语“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很遗憾,这些评委权威们和我们一样不懂孟加拉语。如果他们熟悉孟加拉语,真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写诺贝尔奖的评语。

不仅仅是诺贝尔奖评委们。晚泰戈尔十年,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WB叶芝,于1912年读到英文《吉檀迦利》时,即给予盛赞,并为之作序。

叶芝写道:“他的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经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二十五岁左右到三十五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他的艺术愈来愈深刻,变得富有宗教和哲学意味了;人类的一切向往憧憬,都是他歌咏的题材。他是我们的圣人中间第一个不厌弃生存的,他倒是从人生本身出发来说话的,……这些抒情诗——据我的印度朋友告诉我,孟加拉文的原作充满了微妙的韵律,不可翻译的轻柔的色彩以及创新的格律——以其思想展示了一个我生平梦想已久的世界。一个高度文化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极像是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灯心草一般。……正是我们自己的心情在呼喊:‘因为我热爱今生,我知道我将同样热爱死亡。’”

美国诗人庞德说:泰戈尔……掌握了英文的种种妙处,他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

瑞典著名学者厄普萨拉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应该赋予这位集艺术家和预言家于一身的作家的。泰戈尔在这方面是无以伦比的。

我国著名诗人,曾担任泰戈尔来华翻译的徐志摩说:跟泰戈尔老人在一起,我的灵感就有了翅膀,总是立刻就能找到最好的感觉。

读读《吉檀迦利》中的一些优美诗句,便知道,这些著名诗人们何出此言: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1首)

这是开篇,生命与苇笛,庄重与轻盈,一下子从最朴素和自然的地方进入到一个伟大的话题。

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 (2首)

对神的亲近?虔诚?敬仰?或均揽其中!

只让我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你来吹出音乐。 (7首)

又一次,朴实地献歌,又一次带给读者的质朴美感。为什么总是苇笛?还有比苇笛更单纯和自然的音乐之声吗?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12首)

无须赘言解释了。在这样诗句面前,我们最好闭嘴。哲理自明。怕不是顾城受过此句的启发吧?

我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这相会的日子还没有来到。(13首)

一句毫无雕饰的话,却极富诗意。就像一片落叶漂在秋水上。

我只在等候着爱,要最终把我交在他手里。(17首)

对神的虔诚,还有比把自己交于某人更痴情的吗!使人想起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对神而言,凡身当然要交给主。对情人呢?元好问已于几百年前做了回答。琼瑶也同意,所以将其用作片头曲。在感情上,神和情爱竟然相同!令人惊异。但神更有父母的成分,情人没有。无论如何,这点肯定!

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19首)

真正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这种沉默能够安慰灵魂,填满心灵。在沉默中守候,在沉默中希望。

我什么都看不见。我不知道你要走哪一条路!

是从墨黑的河岸上,是从远远的愁惨的树林边,是穿过昏暗迂回的曲径,你摸索着来到我这里吗,我的朋友?(23首)

我的朋友?神?情人?朋友?一种***性的发问,一个***性的诗歌美感。难以言表。你摸索,我等待。

夜像黑岩一般的黑。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罢。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点上罢。(27首)

以生命点燃爱之灯火,灯火便是生命!便是爱!周围越黑,灯火越显得明亮!

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的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32首)

大爱无疆!大言希声,大方无隅,大象无形。人的本性中是必定要求自由的。尽管是对神的赞颂,但我们难道就不该向神学习吗?!问题要留给哲学家或社会学家了。自由、情感、责任、义务、职责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孰轻孰重?有轻重缓急吗?但是泰戈尔明确通过赞美自由来歌颂神!但比他们伟大的多的“他们”指谁呢?睿智的泰戈尔啊!

但是我发现你的意志在我身上不知有终点。旧的言语刚在舌尖上死去,新的音乐又从心上迸来;旧辙方迷,新的田野又在面前奇妙地展开。(37首)

对神的信心,对生活的信心,对祖国的信心,对自然的诠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多半相通。或许泰戈尔与刘禹锡在交心?

让慈云低垂下降,像在父亲发怒的时候,母亲的含泪的眼光。(40首)

严父慈母,均为爱!生活中如果遇到坎坷或做错了事情,就是兹云低垂吧?

光明在我生命的一角跳舞;我的宝贝,光明在勾拨我爱的心弦;(57首)

光明永在,日月轮回。光明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心若在。神佑祖国!神佑正义!神佑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生!神所保佑的往往是为了别人而顾不上自己的人。当光明拨动的琴弦是阴暗处久置生霉的琴弦时。当然,惊喜而至,绝处逢生!

她统治着我的思想、行动和睡梦,她却自己独居索处。

许多的人叩我的门来访问她,都失望地回去。

在这世界上从没有人和她面对过,她孤守着静待你的赏识。(66首)

这就是上帝! 虚无缥缈却又无处不在。俗人会想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

你我组成的伟丽的行列,布满了天空。因着你我的歌音,太空都在震颤,一切时代都在你我捉迷藏中度过了。(71首)

上帝和我们,***同前行又渐隐渐显。充满了神奇又充满豪情。

因为她丢了,世界失去了一种快乐。

只在严静的夜里,众星微笑着互相低语说——“寻找是无用的,无缺的完美正笼盖着一切!” (78首)

理想之重要!信念之重要!善良之重要!神之重要!不是所有的人都丢失了她,她永在宇宙中!丢失了她的人自然悲哀,因为“无缺的完美正笼盖着一切!”,夜间的星星们知道。

离愁弥漫世界,在无际的天空中生出无数的情境。

就是这离愁整夜地悄望星辰,在七月阴雨之中,萧萧的树籁变成抒情的诗歌。 (84首)

莫非泰翁读过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的情绪全世界都一样。《魂断蓝桥》为证。

我来到了永恒的边涯,在这里万物不灭——无论是希望,是幸福,或是从泪眼中望见的人面。 (87首)

凡是边缘的东西都最富诗意。万物不灭!喜怒哀乐均在世界中存在。此喜彼忧,阴晴圆缺。所以人类常追问永恒。永恒是什么?

当死神来叩你门的时候,你将以什么贡献他呢?

呵,我要在我客人面前,摆上我的满斟的生命之杯——

我决不让它空手回去。

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的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死神来叩我的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90首)

诗人必思考生死!

呵,你这生命最后的完成,死亡,我的死亡,来对我低语罢!

我天天地在守望着你;为你,我忍受着生命中的苦乐。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泪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91首)

死亡就是最后的完成吗?是或者不是。我向你奔流,你却泪眼朦胧。

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我的上帝,让我一切的感知都舒展在你的脚下,接触这个世界。

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的全副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

让我所有的诗歌,聚集起不同的调子,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成为一股洪流,倾注入静寂的大海。

像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他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103首)

顶礼膜拜!优美动听!“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

诗歌必有格律、韵脚和精炼的要求,否则不称其为诗。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是诗歌的独特美感所在。但诗歌形式本身所要求的格律、韵脚和精炼,弄得不好则常常限制了意境和感情的表达,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这也正是写作诗歌的困难之处,所以诗人难当。中国古诗词则规矩更严,要求用典。当然这可表明诗人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但是,一首本来就三五十个字的诗里,用典过多,则常常使读者感到难解。这种文人之间相互较劲,却弄得读者莫名其妙的现象,实在有趣,或许也是格律诗逐渐淡出主流文化的原因之一。

但人们对于格律诗的欣赏兴趣并没减少。对于格律诗写的人少,看的人多。而现代诗则恰恰相反。

繁忙的现代文明社会,常常使诗人们无暇精心地引经据典、遵格守律。但韵律或格律美却依旧会使读者们产生美的***鸣,不减当年!诗人们为了生计,不能十全十美地顾及诗歌之美了,其结果使许多想读诗而无处寻觅的读者们却跃跃欲试了。

美是各种不同文艺形式所追求的***同目标。绘画给人以有色彩和线条之美,书法给人以刚柔与舒展之美,舞蹈给人以节奏和姿态之美,音乐给人以旋律与声音之美,建筑给人以形态与和谐之美。而诗歌给人以韵律和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