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生平简介
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987)一月十五日是一冬寒的日子,但却给原籍浙江硖石的富商徐申如带来异样的心头的温湲,因为他在那天得了一个儿子,就是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原名章垿,民国七年更字为志摩。幼年就聪颖异常,被看作神童。民国四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因返乡与张幼仪女士结婚,转入上海沪江大学,五年转入天津北洋大学。六年,又入北京大学法科。七年秋赴美国克拉克大学习银行会计。八年毕业,得一等荣誉奖。同年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习政治,九年得文学硕士学位。是年九月离美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
民国九年,时二十六岁,在剑桥开始写诗。十一年三月,在德国与张幼仪离婚。十月十五日返国。十三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为英国处理庚子赔款事,在现代评论发表这回连面子都不顾了一文加以抨击。十四年曾再游欧洲,返国后编北京晨报副刊,从刊中的内容可看到他爱国的情操。十五年十月与陆小曼结婚。十七年他和胡适先生一起编新月杂志,彻底为新诗作扎根的运动,为新诗开启另一扇大门。民国十八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英文系教授。
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因应林徽音之邀到北京,由南京乘中国航空公司飞机,飞抵距济南之党家庄附近,忽遇大雾,致误触开山山头,机身著火,因此遇难,年三十六。
************************
从伦敦到剑桥
志摩在少年时代深受梁启超的影响,思想倾向是社会性政治性的,其中即使有文艺性的夹杂,也并不是主体。志摩初出国门时的爱国热情是人尽皆知的,到美国后更有增无减。罗素一九二○年前的著作,志摩在美国时就接触到了。罗素政治社会方面的言论,在志摩脑海留下不灭的印象,而这位英国哲人在困境中只认识真理,不同权势低头那种卓尔不群的英雄形象,更深深感动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志摩。他决定「摆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的引诱」,赴英「从罗素」。
志摩到伦敦继续政治、社会方面的深造,认识了政坛名人林长民---那时候林氏带著他十六岁的女儿林徽音。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一出现,如闪电雷一轰,使志摩生命的景色骤然转变,使他深陷情网而不能自拔。
林徽音离开伦敦到苏格兰读书之后,徐志摩感到百无聊赖,就在此时,他和林长民一起参加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在那认识了剑桥王家学院院友狄更生(G. L. Dickinson)。他见志摩烦闷,就劝他到剑桥换环境,而志摩接受了狄更生的劝导,转学到剑桥王家学院去了。
徐志摩写诗的生涯自剑桥开始。剑桥当时文风顶盛,加上志摩一到伦敦就交上了一班文艺界的「名士」,和因爱情而思想精神负累加重时,写诗以抒情消愁言志 。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
数十年前我吹著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著了什麼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於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然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
这是他写诗的起头,也是他弃政治从文学的始点。志摩早期内容方面,大致可分(1)爱情的苦恼,(2)决定离婚后的一种坚决心境,(3)决定以文学为终身职业的雄心大志。
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写道: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算是不曾虚渡。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他的痛苦明显不是别的,乃是林徽音已回中国,而又没有半点要和他结婚的迹象。生活是恼人的,但也有它美丽的一面。本来在民国十年秋志摩已开始认识剑桥,但民国十一年的春天是特别可纪念的。他深深爱上剑桥的自然胜景,特别是那一流清浅的康河。他称自己是个自然崇拜者。他所写有关剑桥的诗文,有些已成了中国新文学的瑰宝。
根据剑桥大学的档案,学院给他那份颇高的评语是「持智守礼,放眼世界」。虽然如此,但志摩在剑桥并没有完成什麼研究计划或取得博士学位。剑桥两年在志摩眼中是成功的两年。他发现新事物,认识新朋友,参与新活动,…他颂赞剑桥,认为那是他唯一的知识与智慧之源。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他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认为他在美国是读死书,在英国是读活书,这本大活书包括自然。前者是被迫的,后者出乎自愿,或更好说是出乎求知的纯情。志摩在英国不但成了个诗人,也成了个英式民主的热烈拥护者,因而他在回国后对国内政治是左右往弓,他无时不关心中国大局。
爱的追寻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在民国十年初到伦敦时,志摩已爱上了林徽音,且在情网中不能自拔。张幼仪在环境的压力下,离开丈夫往德国求学(已怀有身孕),志摩乃得解放之乐。但这份快乐不长,林徽音随父回中国以及徐申如老先生大力反对儿子提议离婚,使志摩深感烦恼与痛苦。他要谋求出路。为了要提出一个强而有力的离婚理由,他在民国十一年三月前写信给妻子张幼仪:
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从他个人观点来看,颇为合理,因为他认为只有真爱才有真幸福,在这基础上,才能造能人类社会,但在当时,却不能唤起一般人的同情。志摩给妻子的信,带给他所盼望的效果,张幼仪最后同意离婚。
志摩在民国十一年十月离英回国,他回国完全因为林徽音。然林徽音在回国不久就答应做梁家的媳妇,本来志摩可以立刻回英继续学业,但既然林徽音还没有跟梁思成订婚(双双赴美国宾州大学研习建筑),他总觉得还有一线希望,所以,他在北京留下,也留下了痛苦和哀愁。
恋爱与结婚
民国十三年,梁启超与除志摩冲突又起。这一次是为了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一个有夫之妇,而她的丈夫王赓也属於梁氏的门生。
徐志摩民国十四年欧游时,曾经很郑重考虑他和陆小曼的关系。他立定心肠,要在爱情的事上勇往直前,绝不半路收兵。他第一个大胆步骤就是直接写信给小曼的母亲,请求她支持小曼和王赓离婚。陆老太太接信大怒,当然不加理睬。徐志摩第二步策略,是督促小曼鼓起勇气跟他逃到欧洲,他那时只有个念头,就是要以白马王子的身份救小曼出「牢笼」,要二人恋爱成功。不过陆小曼是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中国妇女,加上她本身优柔寡断,她没有出走的勇气。不久小曼病倒,志摩从欧洲兼程回国;两人见面,爱情倍增。
徐陆二人的恋爱轰动中国文化界,直到今日不少人仍津津乐道。志摩和小曼恋爱成功后,在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给恩厚之写信说:「我毕竟胜利了---我击败了一股强悍无比的恶势力,就是人类社会赖以为基的无知和偏见。」
婚后生活
志摩和小曼的婚姻,始终得不到双亲的谅解。他两口子婚后虽云回家乡与二老同住以尽孝道,但同住的结果却不成功。徐老先生和太太最后在拂然不悦的心境下,乾脆离往浙江,跑到老远的北京和原来的媳妇和孙儿一起生活。志摩与小曼在家乡继续待了一段时期,但不久内战威胁浙江,他们乃狼狈逃难到上海。由於得不到父亲在经济上的接济,志摩只好借贷。
志摩与小曼谈恋爱时,一直抱改造小曼的思想;他估记小曼的挥霍和逸乐,无非是苦闷的发泄,只要苦闷一去,德性自来。然而他错了,小曼性格与习惯的缺点,不是志摩能改造的。虽然小曼的确聪明慧美,以多才多艺,但她不是沉潜向学的人,她喜欢上舞场、逛戏园、捧伶人、抽大烟、而又身体多病。从民国十七年起,志摩在三间大学兼课。次年,减了一间,但添了中华书局编辑一职。他的精力似乎过人,他的收入并不少,但家庭开销更加庞大。事实上,若非志摩穷追苦恋,小曼也不会跟王赓离婚和志摩结婚。所以,一切的果都出自志摩手撒之种。怨谁?怪谁?
民国二十年胡适见志摩在上海与小曼生活得苦恼万状,乃招他到北大教书以转换环境,志摩欣然答应;想不到在一次飞往北京参加林徽音演讲途中竟然意外身亡。
三个女人的人生路
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他跟夫家维持著奇异的关系,成了乾女儿,和徐志摩保持友谊及更深的关系、***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林徽音与梁思成结婚,***创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志业,没有他俩,就没有今天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设计继承。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及她的丈夫对他感情的了解与沉默一直是不解的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遗骸让林徽音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她费了许多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失匿迹在这世界上。
生命的回响
志摩自经过西欧的文化洗礼,便以文学为主,不但崇尚创作,并且一生推动文艺事业不遗余力,这也是他追求理想的一种具体行动。文学是美的,它的影响力是大的,是精神革命的一支生力军;从事文学,与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的思想完全可以配合。
徐志摩热情奔放,热爱自由和美,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胡适追悼志摩的文章内,为志摩多方面辩护,并多次强调志摩是一个「可爱的人」。梁实秋在关於徐志摩艺文曾经如此描述他:「他有说、有笑、有表情、有动作,至不济也要在这个的肩上拍一下,那一个的脸上摸一把,不是腋下夹著一卷有趣的书报,便是在袋里藏著有趣的书札,弄得大家都欢喜不置。……但是因此也有人要批评他,说他性格太浮。这批评也是对的。他的老师梁任公先生在他与陆小曼结婚典礼中证婚时,便曾当众指著他说『徐志摩这个人性情太浮,所以学问作不好!』这是志摩的另一面。」
徐志摩的诗文创作中也洋溢著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他的新诗真挚而丰美,散文则词采绚烂,常自创新词汇,又杂以西文句法,虽或觉其生硬,虽能自成一种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无疑的他将占有一席之地。
立志追求真爱的徐志摩虽然以不幸的婚姻、不完美的情感生活悲剧收场,然而他以一生之力,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讴歌并追寻生命中真善美的精神,却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或许这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被中国人记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