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记叙茶事的佛门手札是唐代神秀的《苦笋帖》。
《苦笋帖》是唐代佛教高僧神秀所著的一部记叙茶事手札。这部手札记录了几位佛教高僧在禅林中品茶的情景,其中神秀自身也是其中一员,他在手札中对烹茶的方式、泡茶的技巧、茶具的外形以及茶水的味道等等作了生动的描述。
《苦笋帖》全文采用诗歌体裁,***有48首长短不一的诗歌。它的文风优美简练、语言清新自然,让人感到清凉舒适,颇有别致之趣。在书中,神秀讲述了他和其他几位禅师在茶室中翻讲论禅修,并一同品尝名茶的情节,详细描述了烹茶的器具及物料,烹制过程,茶性与味道的评价以及茶道中的修身之义等内容,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神秀对茶道的研究非常深入。
神秀在手札中描述了泡茶的过程,他特别提到了自然的沸腾,因为他认为如果茶壶接触到火源过早,那么茶的芳香就会烟消云散。他还描述了茶水的颜色、香气、口感和滋味等方面,对茶品做了精细的评价。他认为茶的香气和口感应该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而不是过度强烈或刺激。
《苦笋帖》中还探讨了茶道的修身之义。神秀认为,品茗不仅对身体有大量的益处,更能增加修行的修持力和清心寡欲的心态。在禅修之时,饮茶也是一种极好的助道手段,可以增强子观查想的效果和降低禅修中的疲劳感。《苦笋帖》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茶道文化手札,不仅仅保留了唐代茶文化的诸多细节,还引领了人们对茶道修身的思考和研究,留下了茶道文化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记叙茶事的佛门手札
除了《苦笋帖》之外,类似的记叙茶事的佛门手札还有很多。比如唐代顾非熊的《百一苣舌帖》,它是一本关于茶道的诗歌手札,主要描述了盛唐时期的茶道生活。唐代竺法兰的《圣智品茶法》,记录了唐代禅僧在烹制茶水时的一些技巧,以及如何将茶道融入禅修中。这些佛门手札在当时对茶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茶文化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