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顾名思义,短小精悍。具有哲学化的简约。
据我所知,就微型诗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这里,我所指的微诗主要是指三行之内,每一行除去标点,不超过十三字。且一首整体诗的总字数一般不超过三十字。
那是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微型诗论坛认识到山东著名诗人赵德民先生后,他邀我加入到了微型诗的团队创作中去。
顺其自然,那阶段我认识了一批以创作微型诗为主的文友。香港著名微型诗人怡凡(笔名)是社长,论坛和杂志均由他牵头创办。后来我才知道,怡凡先生那会已经搞了《中国微型诗》和《中国小诗苑》两种杂志多年,赵德民先生是其中一位编委。怡凡先生鼓励并希望我们在他和另位几位知名作家的带动下多写微型诗,旨在传承。为此,诗社好几个写微诗的文友都出了一至两本或多本微型诗,用的大多是香港书刊号。相对大陆来说,香港的书刊号较便宜。
赵德民先生的《三叶草》和一个网名叫青玲的文友的微型诗集我都收到过,也分别为他们写了简单的书评发在杂志里。
重庆华心老师是大学教授,他出了五六本微型诗和儿童诗也都寄给了我。
那些年,我一直以一泓清泉,清泉,易文三个笔名发拙作。
微型诗和微型散文诗是一家。《中国小诗苑》的版面主要分三大版:短诗,诗评,微散。
微型散文诗只能三行,总字数不超过一百。
接下来的几年,我做过《中国小诗苑》的副主编。那期间,除了写微型诗,微型散文诗,每天除了正常上班,回到家就抽空负责给文友们写单首诗评。估计就是那时候学习上了写诗评,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反而不敢轻易下笔了。
怡凡先生曾经说过,他与上海著名散文诗人秦华是故交,而秦华老师,又曾与我在和青浦文友老师交往过程中认识过,而且我们一起拍过几次合影。但我始终没有勇气单独与秦华老师联系。原因还是感觉水品有限,自卑。
2014年,《诗海拾贝》一书出版,怡凡先生邀我写篇序。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为不是自己的书写序。当时实在推辞不掉,便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写了五千多字的序。
2015年是难忘的一年。
中国微型诗的创作核心出了两派,失去了它应有的祥和。最终,我于2016年下定决心彻底走出微型诗社,远离纷扰。两派,我选择都不沾边。
后来,只是向征性的交微型诗稿。
再后来,创作微型诗的兴致消失殆尽。
都说回忆是首歌,深有同感。在此,感谢华心(笔名)老师,在我离开了中国微型诗的创作团队之后的这几年,依然能时不时的让我收到他为我寄来的书和杂志。如果记性不出差错,华老已近九十高龄。
感谢感恩生命。在此,又让我留下一笔畅所欲言的回忆。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