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相聚平定之重回母校再登冠山

相聚平定之重回母校再登冠山

4月15日,天朗气清,春风送暖,平定师范八五届109班同学在毕业33年后,再回母校平定师范,重新寻找八十年代求学生活的点滴痕迹。时光荏苒,日新月异,母校已经升格成为“阳泉师专”,曾经熟悉的古朴端庄的平房教室、整齐划一的西七排宿舍、高大宏伟的礼堂、尘土飞扬的操场都已不复存在了,扑入眼帘的是高大气派的大楼、平整宽阔的校路、繁花似锦的校园、现代化的办学环境等。

所幸,平定师范的历届领导,富有历史的远见卓识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在校园的不断建设中,仍然保留了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同时也留存了几间具有文化底蕴的平房教室,平定县政府依旧保留了深深刻写在平定师范学子记忆中的大石坡,让曾就读于此的师范人在故地重游之时,触目兴叹,见景生情,而不至于在模糊的记忆中苦思冥想而不得。

2015年8月,我们八五届学生师范毕业30年之际,为了撰写《平定师范的那些日子》一文,我亲回母校考察,一一落实记忆中的建筑地址,多方采访同学们,数万字的文章反复修改了不下二十遍,作为一篇纪实性很强的文章献给平师的校友,在网上发布后,唤醒了几代平师人对师范岁月温暖美好的回忆,更唤起了同学之间顷刻相见把酒言欢的殷殷之情。

平定师范校址位于平定县的上城,即古平定的城池衙门所在之处,在此必须介绍一下具有“文献名邦、古州平定”之重誉华名的平定。

一、“文献名邦”之来历。

清嘉庆十二年(1808),山西丁卯乡试,平定一次就取得十名举人、五名副贡,并且其中一人名列全省第一,使平定文风盛誉享誉全省。

在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乡试中,平定神峪人杨大芳,高中癸卯恩科山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成为清代山西最后一名解元。次年,杨大芳赴京,通过甲辰科会试、殿试,最后又考取了进士。

嘉庆十六年(1809),州牧吴安祖,从江南水乡文风之地绍兴来到平定上任,通过披览州志,下乡察访,参拜崇贤堂,看到位处万山丛中的平定竟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在兴奋之余,为了表示对参加丁卯科考举子的庆贺和激励,鞭策后人,欣然在达官贵人、往来商贾过州必经的南天门要道上建造了简朴庄重、令人肃然起敬的 “文献名邦”牌坊。上书“科名尡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的楹联,至此,平定“文献名邦”的赞誉得到广泛传播。

平定历史上中进士人数***108人,其中金代11人、元2人、明34人、清 61人。

近代有“山西文化数二定(平定、定襄),二定里面数平定”之说法,可谓名副其实。

二、平定冠山。

冠山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处,晋东名胜之一。山西古平定州境内的名胜游览之地,海拔1125米,苍松翠柏,烟云缭绕,山势嵯峨挺拔秀丽。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有资福寺、冠山书院、槐音书院、仰止亭、吕祖洞、文昌阁、夫子洞等名胜古迹。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冠山雨过”为平定州八景之一。金、元时期祖籍平定的著名爱国诗人元好问在《乡郡杂咏诗》中赞美冠山曰:“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冠山风光秀丽,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以儒文化称著。冠山四季皆景,可供游览的景点达30余处。

三、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旧址在平定师范礼堂附近,清代唯一官办书院。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王祖庚,劝捐银2683两,以利息作为师生费用,借用上城州署西部学院行署为讲学所,因上城为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旧称榆关,故初取名“榆关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陶易奉礼部咨查各省书院名目,以榆关名义未确,思及嘉水贯通山城,始自嘉山源远流长,改称“嘉山书院”,咨部纂入《大清一统志》。乾隆五十年,学使戴衢亨易名“冠山书院”,有房屋50余间,规模宏大极一时之盛。现仅存零星碑记石刻,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崇古冠山书院。

崇古冠山书院(第二批省保),位于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元朝中书左丞相吕思诚、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冠山书院读书治学。明末清初民族志士傅山也曾隐居于此,这些志士豪杰都曾留下了不朽诗作。尤以乔宇诗碑、玄秘塔集五言刻石最为著名。

清嘉庆十一年(1806),奉直大夫孙裕重建。书院坐西朝东靠山临谷建于冠山腹部,随地势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为737平方米。内院正面月台上有西窑五眼,居中一明两暗称崇古洞。月台下南窑三眼,中窑壁嵌集柳公权玄秘塔,五言诗石刻十六块,窑门额书“广业”。北窑三眼额书“新德”也为一明两暗。外院有窑洞一孔为书院仆役居室,外形为瓦房,内部为窑洞,冬暖夏凉。

宋初,继全国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之后,北宋末年在平定州城西南八里,山明水秀的冠山上建起了“冠山精舍”,书院属民间私办。元初,中书左丞吕思城父祖数世读书于此。元代,在“冠山精舍”的基础上,扩建为“吕公书院”(吕公即吕思城),亦称“冠山书院”,成为山西显赫一时的最大书院。

五、资福寺。

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木砖结构、营造严谨。寺内存清碑八通、元碑一通。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佛、弥陀佛、文殊菩萨等。

据寺内碑记,资福寺始创于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由山西代县人慧远法师化缘修筑精舍,并任第一任住持,当时寺庙没有正式名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为了收复北汉,敬请冠山主住持启悟法师拜求菩萨护佑。

金朝大定廿二年(1182年),平定刺史赵秉文遵御旨,在住持宏觉法师的倡导下,发动善男信女募捐善款化缘布施,助建寺庙,扩大规模,刺史赵秉文命名为“资福寺”并题写寺名。

? 1994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了“冠山”、“资福寺”、“大雄宝殿”三块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