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童年趣事之吃玉米

童年趣事之吃玉米

在所有啃过的玉米中,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小时候的一次偶然发现。

那时候村里的孩子比较多,不像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村里显得冷冷清清。傍晚,一放学吃完饭,大大小小的孩子军团,就聚在一起玩耍、打笑。不像城市,农村没有什么固定的娱乐活动,像去KTV唱歌,打台球之类的,所有的玩耍创意都需要小伙伴们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加之农村视野开阔,这就给我们了更多的契机。

在我们村的一处荒地上,不知是谁在那儿堆了一大堆沙子,足有一亩来地的样子。慢慢的,那个不小的沙丘就成了我们孩子们玩耍的圣地。

一开始我们只是在上面瞎跑,后来跑跑没意思了,就用底下的湿沙子做沙房玩,还有小孩在上面挖了好些洞,有些洞只是一个小小的沙坑,有的则被挖得如穴居人的洞穴一般深邃。纯情的小男孩小女孩们玩着扮演爸爸妈妈的游戏,那洞穴便是他们的家,家里的小狗就是他们的孩子。

再后来大家觉得就这样闭门造车,只营造自己的小世界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寻思着是否能够产生一些互动。而在所有的互动形式当中,没有什么比恶作剧更刺激,更逗人发笑的了。于是,顺理成章,那些小小的沙坑在邪恶少年的心灵腐蚀下,变成了一个个暗藏杀机的陷阱。

挖一个沙坑,找几根树枝搭在洞口,找一个大一点的塑料袋蓬在上面,用挖出的沙子掩盖,最后再找一些别的地方的干沙做出细心的伪装,外表让人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个陷阱。做好之后,便引诱别的小伙伴前来玩耍——

说这里有个好东西要给他看,对方便屁颠屁颠跑过来。突然扑通一声,一脚踩个空,整个身子陷了进去。看到猎物中了圈套,小伙伴们纷纷发出一阵阵尖利的笑声。被捉弄的人面露羞恼的笑容,心里却盘算着下次怎么也得把对方给整一次。

再过一阵子,大家对于这种互相捉弄的把戏也感到了厌倦,该捉弄的也都捉弄过了,再接下去也就只能变成毫无新意的以牙还牙的老玩意。

一天下午,大家聚在一起,百无聊赖,对着以前挖的偌大的沙坑发愣,偶尔互相说几句话。已是黄昏,晚风有点凉,有人提议生上一堆火玩玩,大家一听,觉得蛮有意思,于是立刻各自动身去寻找柴火。当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儿,沙坑就被填满了,点着后火焰窜到半人高。这一群小孩,小脸被映得通红,瞎兴奋着!

到七八点的时候,孩子少了一些,火也小了一些。有几个还没玩够的坐在一块,懒懒得用树枝拨着火焰,火星像萤火虫般飞出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经过这一番玩耍之后,晚上吃的饭也都消化地差不多了。

四下看过去,正值玉米要成熟的季节,黑油油的一大片玉米,紧密排列着,像贫民窟里聚在一起的流浪汉。微风吹过,带着浓郁的玉米清香。

我们肚子饿了。

沙坑里的火焰仍还健在,时而一根树枝炸裂,放出残忍、神圣的尖叫。玉米地里一阵簌簌轻语,微风裹挟着秘密鼓噪耳膜……

像是经历了一阵遥远的回溯,我们记起了遥远祖先关于火的记忆——在那段最初的生存当中,普罗米修斯带来的闪光的希望穿越万年的尘埃,挤过紧密的玉米地,给我们带来一个诱人的有关食物的幻象——

玉米可以烧着吃。

那时的玉米正好,不是太小,又不至于太老。正是那种剥开翠绿多毛的皮,露出来黄灿灿湿漉漉的玉米棒子,用手指甲在玉米粒上掐一掐,就能爆出白色的乳液。这种玉米吃起来最香,咬一口,汁液丰满,满嘴的清甜。

那时候的玉米,不是煮就是剥开皮烤,这两者味道其实都是一般,煮的玉米浸了太多的寡淡的清水,本身的甜味与清香以大不如前,烤的玉米就更是了,完全失去了玉米多汁和香甜的特性。

也算是机缘巧合,因为大家谁也不愿意把玉米带到自己家里去煮,同时也懒得烤,就索性和着皮整个地扔到火堆里去,再填一些柴火盖上。然后大家就又坐了下来,静静等待着。期间有一两个比我们大的孩子路过来看我们烤火,我们像做贼一样屏着呼吸,不把火堆里的秘密告诉他们。

约莫过了四十多分钟,我们觉得差不多了,就拨一个出来尝尝,毕竟以前并没有这种做法,心里有兴奋也有怕自己白忙活一番的忐忑。

胆大的先尝!

大家纷纷睁着眼睛看着那位第一个吃的人,期待着下文……

“嗯!嗯嗯!!!好吃!好吃!你们也尝一尝”

尝了一口,果然好吃!

这种和皮的烤法兼具烤玉米的焦香和煮玉米的甜美的多汁,味道浓郁地让人无法自拔。实际上这种烤法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外面的玉米皮,让最里面的皮的汁液产生高温,类似于一个小小的煮锅,使得玉米自身的味道浸入自身。剥开脏兮兮的外皮,露出的却是光洁的黄灿灿的身子,香味扑面而来。

还有比这更原始纯正的做法了吗?

因为拿的玉米不够,所以吃玉米演变成了抢着吃玉米。也不怕烫,抢着一个就跑,后面还有还有没有抢到的两三个追击者,最终跑到一个玉米地里,你一口我一口,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