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我自以为少年时代就读得“懂”的。哥哥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等到成年以后,去向弟弟道歉,弟弟却惊异地反问:“有过这样的事吗?”这个取材于童年生活的故事一下子就攫住了我的心,以致压得我好几天喘不过气来。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风筝》的这个结尾,就是反复读了许多遍,以至可以背诵下来的。好像鲁迅的小说《祝福》、《故乡》、《伤逝》等的结尾一样,不但蕴含隽永,而且富于音乐感,吟诵起来叫人耳闻天籁。
这种北方的春天的悲哀深深打动了我。少年的我读《风筝》的时候,也联想到了自己:我竟无待乎“哥哥”的践踏!我压根儿就没有放过风筝!小时候营养不良,身体不好,住在北京的窄小的胡同里,到哪里去放风筝?再说我也买不起风筝,也不会制作风筝,也不会放风筝。我没有童年!这个思想深深地压迫着我,我想抗议,我想斗争,当我走向革命的时候,我是有过这样的动机的:为了让每个孩子得到童年,为了让每个孩子放起属于自己的风筝!
果然,下一代人就幸福多了。1965年到1972年,我在伊犁住着。在那个期间,我的二儿子是五至十二岁。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风筝工艺和游戏的大匠了!当他把自制的“屁股帘儿”(大概就是鲁迅所说识的“瓦片风筝”吧)放到空中,而且明显超过了其他同伴放起的高度的时候,我也仰着头去观望了。我这一代未能实现的愿望,总算由下一代实现了,我感到无比的痛快,舒展,好像我的心也随着那“屁股帘儿”升上了蓝天,而与成群的白鸽相颉颃了。
风筝是这样地牵动过我的情感。也许,这正是原因之一,使我在去年的一篇小说里,用“风筝”、“风筝飘带”、“屁股帘儿”,寄托了我的年轻的主人公的那么多怀念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