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幽默大多寓意讽刺。无关痛痒之言语至多只能说成是笑话, 与幽默无关。古之幽默有陈说事理明辩是非之体用, 喻事讽人警世深刻之功效,意旨深长语言机趣之善巧。此为真幽默, 实幽默。笑话不能堪其美。伟人创造幽默,世人选其笑料, 编作笑话。幽默创造了现实生活中并非实有而又在情理之中, 必须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人世图画。 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幽默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意义和幽默的本质, 竟妄称可笑,那可真是笑话一则了。 幽默第一人,巍巍然之孟夫子纶巾儒带。于乱世之间隙, 或与君王论政,或与弟子讲学,或行于路间有感而发, 或每临大事痛斥时弊。无不讲故事般娓娓到来,机趣横生。 明理阐义蕴意其中。使闻者动心,心中荡漾,荡漾无穷,无穷趣意。 齐宣王问政于孟子。夫子发问:“有人出门远游, 把妻子托付于朋友。回来时妻子以为朋友所有。当如何?”宣王答: “绝交。”又问:“如有监狱长管理不好手下人,当如何?”答:“ 撤职。”再问:“如有君王治理不好四方境土,当如何?” 宣王左顾右盼而言其他。此种循循诱导般的机巧幽默,在《孟子》 一书中比比皆是。夫子之幽默,哀世人之困顿,悯民众之忧苦。 此为幽默本质。《孟子》是散文,期间的故事小品又见小说端倪。《 疱丁解牛》等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开小说奇幻境界之先驱。 此为幽默本质。父子自言:“吾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 放淫辞。岂非好辩哉?予不得以已。世人顽愚,世事可怖, 不得以而教化之。还应自言:”岂非好幽默,予不得以已。“ 太史公也幽默。《高祖本纪》中:周昌入宫奏事,高祖方拥戚姬。 昌还走,高祖逐的,骑其项问:“我如何主也。”昌仰曰:“ 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大笑,然尤惮昌。乃欲废太子, 而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口吃而又盛怒:“臣口不能言, 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一忠直大臣形象跃然纸上,同时暴露了统治者的荒淫和暴孽。 古人幽默在讽刺,寄寓世人。后世有人编笑话,含有讽刺意义, 应视为幽默笑话。 后汉邯郸淳撰《笑林》。鲁迅先生论此书:“举非违,显纰漏,实《 世说》之一体,亦后来诽谐文字之权舆也。” 这时候幽默笑话已从人们生活当中凝练出来, 形成一文学体系的旁支。用文字记录下来“因诽说以著笑书” 的开始。 《笑林》一则:有一老头,无子。家富。性俭啬。穿破衣服, 吃粗粮。早起晚睡,营理家业。聚敛无厌,而不顾自用。( 活脱一个葛朗台,疑心果戈里受其影响。 后世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形象,可见影响不凡) 有一天一个知他富有的人引着乞丐来乞讨。他持拗不过, 不得已进入内堂取了十枚铜钱。出来时一边走一边藏起来一点。 到门外时就剩下五枚铜钱了。他闭着眼睛受给乞者。并反复叮嘱:“ 我可是在倾家荡产帮助你了,你不要再听他人胡言乱语。 以后不能在来了。”一个人的笑话不少人的写照,有私心者坏伦常, 重利益者损道义。从古至今,看中钱财而轻视人情的没有不衰败的。 以今日之偷税漏税,走私贩毒,制假作假危害社会的行为。 究起初衷与吝啬的老头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幽默层次很高。 向来以少数人的笑话劣行来影射这个社会的弊端。这种幽默有些苦, 有些涩也有力量。在笑过之后不得不引起深思。 正如我们所经历过的那段历史。 清入关以来,骄奢淫逸,满员多不学昏庸。咸丰以来时遭外侮。 光绪间,二满员上书言事:某御史奏请起用檀道济为将( 檀乃刘宋时人,已死千余年)。某京堂奏称日本东北有缅甸。交趾。 日畏之如虎。请遣使结约。夹攻日本。 井底之蛙的愚见是整个民族的悲苦。在内外交困的当时开这种玩笑, 岂有不亡国的道理。中国旧有的幽默是冷幽默, 是强烈忧患意识铸就的讽刺艺术。 这点幽默精神不断支持人们向上的心态。 也不知道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力量,总之能够清醒的看世界, 笑着去工作,凝重的去总结。 并有计划的去改良那些可讽刺和不公正的能产生幽默的生存土壤。 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的笑话是永远都不会有的那种讽刺和并非自嘲式 的无奈。幽默的本质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