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纳·赛西雅拉图出生于哪里

纳·赛西雅拉图出生于哪里

纳·赛西雅拉图

纳·赛西雅拉图,蒙古族著名诗人、学者。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音罕苏木人。中***党员。195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修科。历任内蒙古师范学院教师,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教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国际蒙古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文名:纳·赛西雅拉图

别名:中国

国籍:蒙古族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音罕苏木

职业:学者、诗人

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修科

代表作品:《珍贵的礼物》、《第一个早晨》、《纳·赛西雅拉图诗选》

职务: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

职称:教授

文学生涯

文学之路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系主任等职。1994年被评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1984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纳·赛西雅拉图教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蒙古语言文学工作者,他不仅在蒙古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蒙古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他就以优美流畅的笔力创作了众多题材的诗歌作品,《青年运动员》一诗引起读者注目,获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学作品评奖三等奖,并被选入蒙古国《亚非诗选》,并多次出现在我国中小学《蒙语文》课本中。

文学作品

自1957年开始,他相继出版了《珍贵的礼物》(1957年出版)、《第一个早晨》(1976年出版)、《纳·赛西雅拉图诗选》(1983年出版)和《纳·赛西雅拉图新诗选》(2003年出版)等四部诗集。这些诗作充满激情地讴歌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人、新事,讴歌了草原人民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他成为蒙古民族家喻户晓的诗人。1986年,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为他颁发了“三十年来为繁荣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学事业做出显著贡献”的荣誉证书。

他的一些诗歌还被译成汉文,如《天安门抒情》、《心中的天鹅》、《巴彦罕山》等诗作。著名蒙古族现当代诗人纳·赛音朝克图评论其诗歌创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快的节奏感”。此外,纳·赛西雅拉图还擅长于蒙古文学评论,五十年代发表了《谈小岗苏和的形象》、《读阿·敖德斯尔的〈草原之子〉》等评论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白鹰山》获1957—1980年自治区文学戏剧电影创作评奖二等奖;《老板脸上的岁月痕迹》获自治区“索龙嘎”奖和首届民间文化“阿尔丁”奖杰出贡献奖。

2007年,一部汇集纳·赛西雅拉图先生的诗歌、散文、学术论文、诗歌理论民俗与研究、巴林史料文献整理研究的文集——《纳·赛西雅拉图文集》(六卷本)出版。《纳·赛西雅拉图文集》是其50余年辛勤创作的果实与结晶,汇集了纳·赛西雅拉图的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民间文化研究和地方史料文献整理研究的文章。该文集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广,对蒙古文学创作和研究以及在民间文学、民俗文学、蒙古历史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出版了《珍贵的礼物》、《第一个早晨》、《纳·赛西雅拉图诗选》、《儿童文学作品选》(四人集)四部诗集。此外,还发表了150余篇长短诗作和30余篇散文作品。出版了学术专著《蒙语诗的节奏研究》,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了全国蒙文高校统编教材《蒙古文学史》(古近代部分)。主编出版了论文集《蒙古民俗研究》等。先后四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和最高奖—“索龙嘎”奖。

家庭文学熏陶

纳·赛西雅拉图出生于巴林右旗巴音罕苏木(现为大板镇)舅舅家里,并且从小在舅舅家长大。其爷爷是清朝末年管理驿站的官员,父亲兄弟姐妹很多,是个大家族。纳·赛西雅拉图开始读书时,没有纸和笔,人们都是在两块薄木板上抹上蓖麻油,再抹上草木灰,然后再将抹有油和灰的那两面对贴在一起。等到写字时,将对贴的两面木板打开,拿一根木棍当笔,可以在抹有油和灰的木板上写字。蒙古人称这两块抹有油和灰的木板为“散巴尔”。

5周岁时,纳·赛西雅拉图的母亲将其领到他母亲的一个叔叔那里,拜母亲的叔叔为师,开始学习蒙语文学。纳·赛西雅拉图每天夹着散巴尔去母亲的叔叔那里学习蒙语。学完蒙语文字后,他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及当时的手抄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名著。

桃李满天下

1953年7月,纳·赛西雅拉图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55年9月至1957年10月他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业余研究班深造。1957年10月至1959年11月,纳·赛西雅拉图借调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当时系主任为季羡林)教授蒙语文学。在北京大学,他一边教授蒙语,一边到中文系听文学理论课到西语系听西方美学课。1959年11月,纳·赛西雅拉图又回到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50多年来,他先后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文学概论、蒙古族文学史、蒙古文论、马列文论、蒙古诗歌理论等十余种专题课,其中多数课程是他首次开设的课程。从1979年开始,他还先后培养了4期9名蒙古文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区蒙古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培养了高层次人才。他的学生遍及全国使用蒙古语言文学教学的八省区和首都北京,可谓桃李满天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纳·赛西雅拉图教授就默默地从事着蒙古文学教材的编写和蒙古族文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在多年参与蒙古族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调查访问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上世纪60年代初,他撰写出《蒙古文学史》古近代部分、《蒙古族现代文学》、《蒙古族文学简史》当代部分及《试论〈江格尔〉的思想和艺术性》等油印铅印教材,被作为全国统编蒙文教材一直沿用至今,其中《蒙古文学史》于1995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为我国的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由于纳·赛西雅拉图教授多年从事蒙古语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1962年和1980年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者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等职。他的传略被载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作家传略》等大型辞书中。

金秋的丰收

纳·赛西雅拉图还致力于蒙古族诗歌的理论研究,1981年,凝结着他几十年创作经验和科研心血的《蒙语诗的节奏研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蒙语诗歌格律的学术专著,它系统地探讨了蒙语诗歌的节奏、格律和形成方面的诸问题,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1984年,该书被评为自治区“索龙嘎文艺评论奖”二等奖,1990年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

为了探究蒙语诗歌的渊源及传承关系,他还撰写出《〈蒙古秘史〉诗歌研究》、《蒙古古近代书面诗的几种格律体》等系列论文,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蒙古诗歌的形态特征、韵律类型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而比较深入的探讨,从而揭示出发展的规律性,为新时期蒙文诗歌形式的继承革新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000年,纳·赛西雅拉图又出版了论文集《蒙古诗歌史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