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瑶族长鼓舞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瑶族长鼓舞散文 篇1记得有一年的秋季,我应邀参加一个作家采风活动,采风的地点就是有神奇瑶都之称的江华。就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华长鼓舞表演。
那是晚稻刚刚成熟的季节,江华大瑶山的旮旮旯旯里零零星星地散布着一片片巴掌大的稻田。金黄金黄的晚稻,就那样单调孤独地帖在幽绿的大瑶山的肚脐眼上或者脚底下,抑或贴在大瑶山木屋的边缘或一弯清溪流韵里。
这是大瑶山特有的情境。
我们就在这样一种镜像中,走进了江华长鼓舞的悠远意蕴里。
为我们表演长鼓舞的,是江华大圩镇文明村的瑶族同胞们。我们还没进寨门,就有锣鼓声像一群喜鹊一样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我以为是这个寨子里的人娶亲嫁女,走近了才知道,锣鼓声是为我们敲响的,还有几个人分成两排迎着我们跳着长鼓舞,边跳边向我们迎过来。于是,瑶家这股火辣辣的热情就像他们的瓜箪酒一样,顿然把我们的全身心都醉了个透。
到了文明村的一座房子前,迎接我们的那些瑶族同胞中的一个老者,早就吩咐几个姑娘和嫂子打来清澈的山泉水。正在不解时,陪同我们的江华文友向我们悄悄提醒,这是瑶族同胞对远方客人最浓重的礼节,说这水是给我们洗脸的。而且,这个脸还洗得很特别,洗脸盆都由这些姑娘和小媳妇们分别端着,站在客人面前,等客人洗好了才能离开。当然,我们也在陪同人员的暗示下,按照瑶家的风俗,悄悄准备了一个小红包,答谢这些像山花一样美丽清纯的姑娘、小媳妇们。
以前只听说过瑶族同胞敬酒迎客的习俗,这次真正亲身感受了这样的瑶家风味。
给我们敬酒的还是那些姑娘和小媳妇。她们在正堂屋前的一块平地上站成两排,我们轮流从中间走过,并接过她们手里那杯馨香了千万年的瓜箪酒。主人并没强行要求我们一定要喝完那杯酒,不喝酒的人可以不喝,但一定要接过瓜箪酒象征性的抿一小口。我是第一次喝爪箪酒,固然会将这一杯瑶家风情一饮而尽。
待这一切礼节完毕,瑶族长鼓舞才带着它们千年的神秘,从那个遥远的传说中走进我们的视线。
瑶族长鼓舞散文 篇2很多人都知道瑶族的祖先叫盘王。
同时很多人也听说过,瑶族的另一种叫法就是长鼓民族,瑶族文化就是“长鼓文化”。
但我们未必有多少人知道,瑶族长鼓舞的传说却是一个复仇的漩涡。
这就要从这个传说说起了。
包括那个瑶族始祖盘王在内,最早的瑶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据相关史料记载,瑶族大量迁入江华等县是在元末、明初两个朝代。在迁徙中,他们靠山吃山,在自己各自居住的大山里垦山土种杂粮植树木。每当所居住的山野垦种出成片的杉林之后,就不能再种杂粮了,于是就重新举家迁移,到另一片蛮荒山野里再建木屋,垦荒造林。他们就这样过着长期的游垦式生活,给大瑶山留下一片又一片青山翠木,留下一脉又一脉瑶族文化精华。所以,在瑶族长鼓舞中,至今一直传承着一组二十多个专门表现造屋的动作,这些动作的模仿,完全来自瑶族先民的生命旅程,从寻屋地开始,到找树、砍树、锯树、直到上梁、盖屋,真实而又形象地让我们见证了瑶族频繁迁徙的现实人生与历史,可堪称长鼓舞的经典。
还有一个历史真相也不能令我们忽视,那就是,在遥远的古代,任何一个迁徙的民族都离不开狩猎。我们的瑶族始祖盘王就酷爱打猎。盘王就是盘瓠,是高辛氏宫中一只畜犬,后来因其为国立功被招为驸马。从史料记载,盘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却产生于原始狩猎时期。顺着这个传说,我们就能找到瑶族长鼓舞的源头活水。这就不得不要说到盘王的一次打猎。这一天,独自上山打猎的盘王,突然发现一只羚羊从他面前飞身而过,盘王举起弓箭就急起直追。当羚羊飞跑到一个悬崖峭壁前时,已经来不及躲避那万丈深谷就掉进了山崖,被一棵梓木树的树杈叉死了。因盘王只顾追赶这只羚羊,根本就没看清前面的那道深谷,也随着惯性冲下了悬崖,正好也掉在那棵梓木树的树杈上。黄昏洒下一点点余晖,晚霞清洗着大瑶山的寂静。盘王的子女因时近薄暮还不见父亲归来,就在大瑶山一路呼喊一路寻找,最后,在一片山崖的梓木树上找到了死去的盘王和羚羊。盘王子女悲痛欲绝,并认定是羚羊和梓木夺走了父亲的性命,随即对那只羚羊和那棵梓木充满了仇恨。悲愤中,他们将那棵梓木砍下来,挖成长鼓身,并剥下羚羊皮蒙住两端,做成一只长鼓,日夜敲打,边打边跳,撕心裂肺的发泄着对那只羚羊的仇恨,呼唤着父亲亡灵的回归。
当长鼓舞的'表演真切地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似乎真的听到了盘王子女那一声声悲恸大瑶山的呼号,听到了长鼓舞遥远的文化源头的潺潺流水声。
瑶族长鼓舞散文 篇3在这场长鼓舞表演中,我看到了一种狩猎的场景和细节。这种题材的表现,是很符合长鼓舞的现实历史。因为,长鼓舞所承载的,就是瑶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上的真实写照。表演中,动作粗细并蓄,形象逼真而又朴实传神。
长鼓的制作都是瑶胞们亲手所为。虽然传说中盘王儿女是用梓木树和羚羊皮做成的长鼓,但现在的瑶族长鼓却继承而又改革了它的制作原料。现在的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一米二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的黄羊皮,然后用六至八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使长鼓更多了几份工艺的审美意味。在长鼓舞表演中,一旦配上牛角、芒锣、唢呐伴奏,那鼓角喧天、山鸣谷应的音韵和阵容,简直就有古代列队布阵厮杀疆场之势,雄浑而又壮美。
历代沿袭下来的长鼓舞表现内容***有七十二套,而今普遍流传的有拜、承、大、小、打、置、架、斛等十五套。从长鼓舞的表现细节,我们不难看到这个苦难民族的不屈与坚韧。在我亲眼目睹的这场长鼓舞表演中,我看到了长鼓舞艺人对动植物那种动态与静态的有趣模仿。其中,模仿禽兽的有金鸡展翅、画眉跳笼、山羊反臂等;模仿植物的有左打左莲花、右打右莲花、上打雪花盖顶、下打扫地莲花等。还有一些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动作,如舂米、筛米、扎腰带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生活情趣。过去在特定的祭祀礼仪中一些作揖、伏林、矮拜等舞蹈动作,虽然很有它的文化特征,但现在基本上很少派上用场了。
这些生动、形象、想象丰富的模仿动作,淋漓尽致地彰显了长鼓舞那神奇怪异、矫健粗犷或细腻柔美的表演艺术特征。
长鼓舞表现的形式,主要有“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其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高桩”、“矮桩”之别。表演中,有二男二女四人合舞,有两个男子对舞,也有群舞。表演时的屈膝,稳健而又有力,是长鼓舞动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长鼓舞一般都在堂屋中表演,观众伫立四周,中间剩下很小的空间。特别是在方桌上表演,每一次位置的变换都必须拧身而过,而且每一个姿势都必须保持曲的线条。源于这种表演场地和空间的限制,长鼓必须贴身而舞,必须紧凑严谨,动作不能过大,这就形成了长鼓舞“曲”、“拧”结合的又一特点。
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相比,蹲、屈、拧、贴、奏等长鼓舞最鲜明独有的几个艺术特征,构成了长鼓舞独一无二的舞蹈元素。
长鼓舞无处不在,它委实就是折射瑶族同胞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长篇叙事诗。
婚姻、喜庆、节日、祭祀中,长鼓舞在各家各户的吊脚楼前或欢快或忧伤的被敲响。
鸣冤告状,集结起义,在州府的朱赤大门或瑶胞们的宗族祠堂前,长鼓舞或沉郁或悲愤的被敲响。
长鼓舞,真可谓是瑶族同胞日常生活的另一种话语空间,更是瑶族同胞精神世界的大写实与大写意。
一只长鼓,居然可以演绎出一个民族的劳动生活特质。
一只长鼓,居然可以承载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轨迹。
作为瑶族的始祖,盘瓠追猎羚羊坠崖身亡引发出长鼓舞的传说,固然充满了神奇色彩,但这还不能准确界定为长鼓舞真正的历史起源。
长鼓舞真正的历史其实更加具象更加实在。
从有关考古发掘了解到,瑶族长鼓起码在春秋战国就已出现。殷墟出土的木鼓,河南楚墓出土的绘漆木鼓以及战国秦汉画像资料中再现的大小种类和形制不同的木鼓,都向我们透露了长鼓舞最早的历史痕迹。然后,我们再看看楚国的屈原在其《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的记述:“扬抱兮拊鼓,疏缓兮安歌。”屈原笔下这种且歌且舞的情形,与现在我们看到的瑶族舞长鼓的形式如出一辙。还有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也如是抒写:“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男女并舞。”而那个时代的沅湘之间,正是瑶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其习俗与现在的瑶族“还盘王愿”、“度戒”简直一模一样。难怪,宋人沈辽在《踏盘曲》中写下如此诗篇:“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
从这些历史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来考证,就足以说明,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瑶族先民就开始使用长鼓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了。从这个历史事实来看,长鼓舞的历史源头还不是从盘王的传说里流出来的,盘王的传说,只是瑶族长鼓文化绵长的流水中一个跳荡的回旋,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对接。
瑶族长鼓舞散文 篇4在大圩镇文明村,为我们表演长鼓舞的,是第二代瑶族长鼓王赵明华带着他的儿子和孙子。他们祖孙三代用长鼓舞特有的元素,为我们演绎了种树、舂米等劳动情境,也为我们诠释了鸟的飞翔与歌唱等细微的原生态舞蹈审美情趣。
长鼓舞结束后,就在赵明华老人家的正堂屋里,村里的瑶族同胞分两排为我们摆了两条长席,每条长席都用农家的正方形饭桌相互紧挨着凑在一起组成。然后,在每条长席上铺上碧绿的芭蕉叶,再在上面摆满一碗一碗农家菜。
就像第一次现场观看长鼓舞一样,几十个人坐在一排长桌子上***同喝酒,这又是我的生平第一次。瑶族同胞总是有他们别具一格的热情,总是有他们别具一格的创意,总是有他们别具一格的风情。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回到故土与亲人喝酒狂欢的快慰和温情。
我不知道,这么庞大的长桌宴,这么奇特的饮食文化和瑶族习俗,这种盛大的狂欢,是不是也可以点燃长鼓舞的文化火焰?这样的疑问,只有赵明华和他的弟子们可以回答了。因为,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会在传承中寻找到自己新的生命根源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