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笊篱的优美散文

笊篱的优美散文

打记事起,就看见在厨房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用细铁丝编织的笊篱。

 父亲曾经说过,这个笊篱是我刚出生的那年,他走过一个建筑工地时,跟工地上一个老师傅要了些绑钢筋用的粗扎丝,回家后自个儿编制的。黑色的八号铁丝围着圆圆的笊篱边缘,然后再延长一尺多长弯曲组成笊篱的手柄,既轻巧又美观。

 “笊篱编织得太密了……”第一次使用笊篱是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对父亲说。

 “你太年轻,不懂。”父亲沉默片刻又说,“笊篱的疏与密与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等你长大后,一切都会明白。”父亲不去解释缘由,也不再理会我,继续去忙他的事。

 明白什么?为何要等长大?一头的雾水伴随了我很多年。等长大成人,生活有了阅历,方悟出其中的道理。父亲说笊篱的疏密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如此。笊篱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烹饪过程中捞的动作,达到被捞食品与油、汤分离的目的,取代用手很难办到的事。这只是它的使用价值。其真正含义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我小的时候,挂在墙上的笊篱一年当中也用不上几次。但凡每次看见母亲把落满灰尘的笊篱从墙上取下清洗,我都会很高兴,家里一定是要改善生活了,只要不是过年,肯定是吃饺子。吃面条几乎用不上笊篱,因为吃的都是糊涂面,笊篱此刻就失去了价值。每人每月只有几两食用油的年代,平时节省点油还要留作过年用,这时候的笊篱就起到了很大作用。用笊篱把油炸食品从锅里捞出,在锅的上方多滞留会,好让被炸食品上的油能多流入锅里点……这种做法似乎成了惯例。在我们家里,笊篱和饺子是最亲密的两个伙伴。使用笊篱,一定是吃饺子。

 这种做法多是因为生活上的困苦所迫造成的,节俭的目的是希望日子能像小溪流水一样不断流。

 其实呢,在不吃饺子的时候也会偶尔使用笊篱。百分之四十的杂粮总是要想办法吃掉的,否则,每个月的口粮无论如何是坚持不到月底的'。于是,很多家庭在夏季都会用玉米面制作一种叫“漏鱼”的食物。再就是把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在一起,擀成面条,煮熟后用笊篱从锅里捞出吃。两种面粉制作的面条,煮熟后没有一点筋道劲,面条很短,只能用笊篱了……

 怪不得我说父亲编织的笊篱太密,父亲说等我长大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种道理只是表层的,其中真正的内涵还不止这些,它与我们的生活习性和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笊篱编织得密,在过日子上就是一种节俭;编织得疏,无形中就会有浪费。中国人自古都有节俭的习惯,这种习惯能传承延续下去,原本是一种美德。上天赐予我们食物,人类理所当然对上天也应该有一种回敬和感谢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里的笊篱使用的次数更少了。时间久了,笊篱锈迹斑斑,不知何时,厨房墙上再也没能看见过父亲编织的那把笊篱的身影。后来,母亲在超市里买回了一把不锈钢笊篱。父亲用细铁丝编织的笊篱,伴随着我们一家人生活了很多年,也见证了那个年代各家各户的日子从清贫逐渐走向富裕的全过程。

 如今,每当使用笊篱的时候,都会想起那把老笊篱,想起那个时代的生活,想起老辈们潜移默化地给我灌输的思想。在当今衣食充裕的社会,节俭是否还要继续传承下去,我觉得无需置疑。如果能领悟出上天赐予我们食物的不易,那还需要说什么呢……